桂紅梅
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xiàn)教學的現(xiàn)代化離不開信息技術,它可以提高教學中知識傳授與反饋的效率,能使形、聲、色、動、靜發(fā)生變化,向學生展現(xiàn)具體、形象、直觀、聲畫并茂的視聽材料,能促進學生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恰當?shù)剡\用合適的媒體,發(fā)揮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整體優(yōu)勢,增加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的機會,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主體化教學。下面談一點我個人的做法和收獲。
一、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求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積極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學習興趣基礎上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一種自覺能動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激發(fā)學生興趣。除正常向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目的教育外,還要采用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實踐證明,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學語文第一冊的拼音,對剛入學的學生是很不容易接受的。生硬地學,死記硬背,學生不愿意學。根據(jù)兒童特點,針對教學當中難于掌握的鼻音、邊音和平舌、翹舌的聲母、韻母等制作拼音參考動畫片,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配上童聲童氣的朗讀,使學生們一下就入了迷,學習也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二、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利于語文知識的傳授
知識是人類實踐經(jīng)驗的結晶,是外界事物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認識,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任何事物的形成和發(fā)展,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fā)展,也必須以知識為基礎。因此,我們在強調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的同時,應當加強基礎,重視對知識的傳授。就小學語文學科而言,需要向學生傳授的主要是識字、寫字、閱讀、作文的基礎知識。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極其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和巨大的表現(xiàn)力,能夠具體形象地再現(xiàn)各種事物、現(xiàn)象、情景、過程,有效地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因此,有些傳統(tǒng)的教學無法講清和難于講清,或者雖然能夠講清楚但是學生印象不深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使他們易學易懂,比較順利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例如:教學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五言詩《宿建德江》,其中有這樣的兩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碧鞛槭裁幢葮溥€低?月亮為什么與人接近?這兩句詩的意境又是怎樣的?小學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如果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那就很容易解決了。通過Flash軟件制作一個課件,展示了課文中所描繪的景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思考,很容易想象到:所謂“天低樹”并非指天真的比樹低,而是因為原野極為空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好像比樹還要低些。學生通過觀察月亮影子在水中浮動的圖景,也很快就會懂得:由于江水很清,所以月亮似乎與人更接近了。這樣,他們腦子里很自然地就出現(xiàn)了一幅原野空曠、天清水碧、月影沉江的美妙夜景,順利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實踐證明,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確實能夠使所學的知識化難為易,提高知識的傳授效果。
三、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語文是一門思想性、藝術性很強的課。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詩歌、散文、小說、寓言、童話等不同文體無一不蘊含著美育。因此,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而多媒體技術,則以其直觀、形象、聲音、色彩、動感性等特點,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功效,多媒體技術無疑是實現(xiàn)語文美育的最佳手段之一。例如:教學《登鸛雀樓》這首詩時,我利用網(wǎng)絡資源,下載并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學生面前呈現(xiàn)出:太陽正沿著遠處層層山巒下落,霞光籠罩著沉靜的原野,黃河水后浪推前浪,波濤滾滾地從鸛雀樓的前方向東流去的圖景。這種日落、霞光、高山、大河、一遠一近,有動有靜,壯麗多嬌的畫面,既有利于把學生引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詩情畫意之中,又有利于引起他們的聯(lián)想,領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蘊含的哲理。同時,也使學生領略到祖國山河的壯美,受到美的熏陶,增強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梢?,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利于開展語文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課外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鍛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由于多媒體技術在內容上形象、直觀,形式多種多樣、生動活潑,學生容易理解把握,可以促進課外活動質量的提高。例如:我們班課外有一個寫作興趣小組,為了開展好這個興趣小組,我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攝像機拍攝了許多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如:我們這個地方有個草莓基地,在草莓成熟的季節(jié),我?guī)蠑z像機,把采摘草莓的全過程拍攝下來,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今年正月,我們村在玩龍燈,我立即想到這可是一個很好的寫作素材,于是跟著龍燈一道,參與了所有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并拿手機拍下了許多照片,還拍攝記錄下龍燈“開關”“朝山”“走親訪友”“圓龍燈”的鏡頭。開學后,我經(jīng)過整理,在興趣班上播放了這個農村傳統(tǒng)活動,立即引起同學們的濃厚興趣。觀看完后,許多同學都寫了自己的感想。還有的同學記錄下了整個玩龍燈的過程,評論了家鄉(xiāng)這特有的民俗。那次的寫作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都歸功于多媒體技術的作用。
總之,發(fā)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語文知識的傳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