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小學生的音樂教學也逐漸受到重視,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體驗式合唱教學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能力,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美,這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本文就小學音樂課堂體驗式合唱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學生打造高效合唱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合唱教學
前言: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采取體驗式合唱教學,使學生對唱歌形成積極的體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的運用體驗式合唱教學,讓學生體驗音樂的魅力,體驗音樂的意境,在提高學生合唱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的歌唱水平獲得有效的提高,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素質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在表演中展現(xiàn)體驗式合唱教學
小學生天生愛玩好動,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天性特點,促進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效率的提高。小學生愛玩好動,教師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趣味性活動,將學生的興趣有效的調動,使學生愿意主動的進行合唱學習。教師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開展合唱教學,表演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并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將音樂表達,體現(xiàn)自己對音樂的喜愛之情。但是,學生怎樣通過肢體語言進行表演,怎樣表演合唱以及對歌曲的合拍性、內心感受,這是合唱表演的要求。學生要通過律動、歌唱表演等表演形式表現(xiàn),才能夠使合唱表演更具美感,趣味性更強,學生會愿意積極的參與其中。同時,在開展合唱教學時,教師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簡單的肢體動作進行表演,將學生合唱的熱情積極的調動。聲腔并茂的體驗式合唱教學,能夠使學生在表演時通過自己的歌聲表達情感,在充分的熟練旋律后,能夠有創(chuàng)造性的演唱。當學生自主設計合唱表演時,能夠使學生充滿自信的演唱,將學生對歌曲的體驗和表現(xiàn)有效的發(fā)揮。合唱表演能夠就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充分的激發(fā),也使學生合作精神以及實際能力得到鍛煉。體驗式合唱表演能夠有效實現(xiàn)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1]。
二、在節(jié)奏中體現(xiàn)體驗式合唱教學
合唱教學是對歌聲集體性的一種音樂藝術。在指導學生演唱時一定要要求學生聲音的和諧一致,這是對合唱的要求,也是達到最佳合唱要求的措施。因此,在合唱教學中,音準和節(jié)奏是合唱的基礎,能夠展現(xiàn)音樂藝術的魅力。所以,在合唱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譜的能力,還要強化學生對歌曲旋律的音準與節(jié)奏訓練,為學生打造高效合唱課堂打下基礎。開展體驗式合唱教學進行節(jié)奏的培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接受,將節(jié)奏有效的把握。當學生把握節(jié)奏的能力增強,就能夠有效的開展合唱[2]。
在《祖國印象》的合唱中,教師要為講解學習中的難點。教師要將學生合理的劃分小組,分組選擇一條旋律進行讀譜演唱,教師再請其他組的同學一起來聽每組是否正確演唱,并給予糾正和評價。處理歌曲的情緒,教師引導學生,在演唱歌曲的時候有的地方該怎么處理,在歌曲的前面四句應該用怎么樣的情緒,后邊又應該用怎么樣的情緒來演唱?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在歌唱時,前面四句用親切、自然的聲音,后面的用激動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曲。? 表現(xiàn)歌曲。在指導學生演唱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聲音的一致性,達到更好的合唱效果。教師引導學生合唱時要為學生滲透愛國思想,激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這樣學生在演唱時自然就會將對祖國自豪和驕傲的情緒帶入其中,唱出自己對祖國的真摯情感。
三、在學唱中體會體驗式合唱教學
在合唱教學中,指導學生學唱的方式有很多,讓學生的聲音更加的動聽,更加準確的表現(xiàn)歌曲是音樂教師教學的重點。正確的咬字、吐字是歌曲學唱的基本功。學生清晰的咬字吐音,通過圓音、純音在體驗式的合唱教學中學習唱歌,形象的將歌曲的情感表現(xiàn),充分的發(fā)展歌曲的感染力。教師要有效的利用多媒體,通過圖片、動畫等幫助學生感知和體驗歌曲中的情感,使學生通過趣味性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在學習《西風的話》這節(jié)課時,教師要有效的開展體驗式合唱教學,促進學生合唱水平的有效提高。教師引導,這首歌曲的情緒怎樣?預設,柔美、深情。追問,作曲家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出“柔美深情”的呢?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速度、力度、旋律走向等音樂的基本要素來分析。教師為學生分別范唱高低聲部,讓學生感受柔美深情,并請思考教師演唱力度有什么規(guī)律?上行漸強,下行減弱。 高低聲部學生分別隨琴用“hu”模唱旋律來模擬西風,并畫出旋律線。高聲部小組合作學習填詞演唱的同時低聲部在教師的帶領下學唱歌詞數(shù)遍。教師帶領學生嘗試合唱,兩聲部合唱,教師指揮并錄下學生的“作品”。要求學生看懂指揮的手勢、表情等。學生聽賞自己的錄音,教師引導討論分析好與不足的地方,注意提醒學生歌唱狀態(tài)、聲音位置與氣息控制。不斷的演唱和分析,最終教師指揮,放音樂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二部合唱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盡量避免機械和填鴨式的學唱。
結論:合唱教學對于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教師采取用體驗式合唱教學對于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表演中、節(jié)奏學習中、學唱中開展體驗式合唱教學,將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的豐富有趣,提高合唱能力,真正的讓學生愛上音樂課。
參考文獻:
[1]高林.關于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方法思考[J].黃河之聲,2018(23):80.
[2]冉啟菊.關于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探索[J].重慶與世界,2018(1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