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涉及很多抽象化的東西,單單依靠教師講解難以將抽象東西具體化。但是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教師語文教學更加的直觀、生動,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本文從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出發(fā),探討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以期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實現(xiàn)理想化的語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運用策略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1.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決定了其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于枯燥的事情,但是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小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趣味化的課堂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的過程也會更加自主化;2.深化學習內容,發(fā)展學生能力。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上,由于工具等條件的限制,很多知識內容教師無法向學生進行展示。而且很多知識內容單純從教師口中講出,缺乏畫面感,學生最終學習的效果也較差。多媒體技術可以播放音頻、視頻以及動圖等,將很多知識重點與難點直觀化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加深學生記憶。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一堂課講授的內容更加豐富,并且內容深度有所加深,學生的能力也得到發(fā)展。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的策略探討
1.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相融合。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能局限于學生對生字詞的讀寫、段落的背誦,更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多媒體技術靈活應用可以幫助教師升華課堂內容,達到教學內容審美化。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尤其是向學生展示圓明園之前與毀滅之后的樣子,通過對比,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流露,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向同學展示了更為全面的圓明園內容,讓同學們意識到今天和平的來之不易,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2.教學內容形象化。語文的學習偏重于記憶,但是單純死記硬背也是不可取的,終究還是要回歸于語文學習技巧方面。小學語文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生字讀寫以及美文背誦,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常常叫苦連天。的確,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限,對文字通常需要反復書寫背誦才能記住。但是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一些生字進行拆解,利用一些圖文幫助學生學習漢字。在面對一些形近字時,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對比,使?jié)h字更加直觀具體,強化了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鞏固,有利于打好基礎知識;3.教學內容豐富化。備課時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尋找相關的圖片、視頻等材料,當講到某一知識點時向同學進行播放,這種講課形式可以大大集中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教學內容的豐富要以課本內容為核心,教師再進行補充或者深化,目的是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不是拘泥于教材內容。另外,多媒體技術在豐富內容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抓住知識重點與難點,方便學生進行有效預習與復習;4.不能濫用多媒體技術。教師既要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還要適度使用多媒體。很多教師常常一節(jié)課都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PPT,絲毫沒有擺脫多媒體技術,導致學生審美疲勞,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下降。
三、結語
多媒體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有重要意義,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有效推動教育的發(fā)展,但是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也是正確推動教育發(fā)展的重點,莫讓多媒體技術使用泛濫,要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化。
參考文獻:
[1]鄭彥聞.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狀況研究[J].學周刊,2018(30).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