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娟
摘 要:化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知識,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化學探究中從現(xiàn)象來分析,挖掘知識的本質,通過自己的推理和判斷來建構知識框架,形成對知識的系統(tǒng)性認識。復習過程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積極地從方法上引導學生,使學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師如何通過高中化學復習落實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三化學;核心素養(yǎng);本質;規(guī)律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教師在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要發(fā)揮概念和原理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形成科學性的認識,從不同角度來引導學生認識化學知識,依據(jù)高考試題命題特點進行有效復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高考方向有紋路,做到復習有的放矢
在高中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考試方向,關注命題熱點,了解考試題型??荚噧热莅嘶瘜W基本素養(yǎng)有機化學基本知識、實驗基本操作、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電化學、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化工流程、實驗探究、物質結構等知識。例如2019年全國Ⅱ卷第7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道試題的考查就涉及到了化學與生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教師要對這些考查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帶著學生有針對性地復習,促使學生在應用的時候融會貫通。
二、命題特點有紋路,做到復習有針對性
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時要探究考綱要求,了解考綱變化,命題特點,做到復習針對性強。近幾年的理綜化學試題反應了化學科學發(fā)展趨勢及特點,關注現(xiàn)代化學化工領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部分試題以學術專著、會議論文、技術專利、科技期刊等資料為背景素材編寫,在命題方式上比較注重物理、生物、數(shù)學等學科與化學的融合。盡管命題角度新穎,但是考查的知識原理和本質并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特別注重能力立意、學科素養(yǎng),突出必備知識的考查。例如2019年全國Ⅲ卷第12題,考查三維多孔海綿狀Zn為原材料的二次電池,試題內容來源于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2017年發(fā)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論文,看起來相當高大上,實際上題目本身不難,考查的是最基礎的電化學知識和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只要知道在原電池中陰離子移向負極,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教師要鼓勵學生建立信心,大題小做,穩(wěn)中求變,克服畏難心理;近兩年試卷的題干越來越長,閱讀量大,2019年全國I卷長達3000字,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對學生的閱讀速度進行專項訓練,提高學生接受信息、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師了解命題特點就會在復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三、復習策略有紋路,使學生自主參與探究過程
1.重課本
高考很多試題源自于教材中的知識點、習題、實驗的改編,學生必須通過豐富的知識來靈活地解決問題。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強化重點、突破難點、追蹤熱點,通過歸納總結提升能力。教師還需特別注意對比各版本教材的異同,補充其他版本教材的重要信息。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是高考命題的最重要的依據(jù),我們學校用的是魯科版教材,人教版教材中的有許多實驗內容及信息是魯科版所沒有的。如2017年全國I卷第12題,以Na2S2O3與鹽酸的反應現(xiàn)象為推斷題突破口,該知識點在魯科版沒有出現(xiàn),而在人教版中是重要實驗。此外,蘇教版教材也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參考;若有條件,港澳臺的版本以及國外的教材都可以作為教師拓展知識面的資料。
2.重主干
在高考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復習的主要內容,通過提煉主干的方式來明確探究的內容和復習的要點。對于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尤其應關注其中的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微粒半徑比較等知識要點。在實驗基礎知識方面要把握儀器名稱、用途、基本操作、常見分離和提純以及檢驗的方法,學會操作,并靈活解決問題,達到熟練應用的目的。在性質實驗方面,學生要學會儀器組裝、掌握實驗步驟,通過判斷物質類推測物質性質,學會對現(xiàn)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3.重細節(jié)
在化學學科的試題設置中特別注重細節(jié),這是重要的學科特點。學生在解題時若粗心大意忽略細節(jié),就可能因為看錯一個字而一錯到底。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高考題中有很多數(shù)形結合的題目,運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化學問題,對考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充分體現(xiàn)了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的核心素養(yǎng)。如2019年全國I卷第28題,利用二維坐標圖中各氣體分壓的變化趨勢來判斷對應的物質;如第35題中給出晶胞圖進行原子距離及密度的相關計算;如2017年全國I卷13題,要求考生能對電離常數(shù)、pH概念、數(shù)學中的對數(shù)計算等知識高度融合并且熟練應用;這些都需要學生對各種函數(shù)坐標圖中數(shù)據(jù)變化趨勢仔細進行分析理解。2019年全國Ⅱ卷第28題,設置的問題如:用索氏提取裝置進行實驗需要將茶葉研細,研細的目的是什么?圓底燒瓶加熱前還要加幾粒什么?提取過程不可以用明火加熱,原因是什么?這些需要學生對實驗細節(jié)進行分析,思考實驗過程,探究實驗原理。
總之,在高考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化學知識,通過知識來認識化學概念,進行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在思考中形成變化的觀念,掌握化學平衡,學會推理判斷,在復習中“按紋劈柴”,才能做到高效復習。
參考文獻
[1]劉新榮;高中化學“新型化學電源”重難點知識透析[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習研究);2017年11期
[2]顧曄;“化學電源”教學設計[J];化學教與學;201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