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霞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時,會缺乏一定的興趣,如果教師不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也因為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知識起著過渡的的作用,如果學生不能更好地掌握初中語文學科的知識,會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學習造成影響。作為教師,應當探討語文學科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掘學生更多的可能性,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提出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剖析語文學科的教學細節(jié),提出創(chuàng)新語文學科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科;創(chuàng)新教學;教學方式
一、引言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的學習任務是相對比較大的,針對語文學科,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也需要掌握更多的語文技能,比如賞析古文的技能和閱讀技能。因為初中學習的內容比小學階段多,學生往往會把語文學科放在最后,不利于教師的教學。從初中生的心理方面考慮,初中生正處于叛逆的時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吸引學生聽課,長期不聽課更會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
二、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略學生主體地位
很多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語文學科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足夠多的情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但很多語文教師為了追趕課堂的進度,沒有創(chuàng)設很多的課堂情境,而是已直接講解語文知識為主,這就導致語文課堂沒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語文課堂以講授法為主,會讓學生覺得語文課堂非??菰?。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學會傾聽,讓學生經過思考,發(fā)表他們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教學能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提升。
(二)課堂進度太快
很多教師因為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學時的進度比較快,這樣導致學生接收知識的時間比較少,學習效率比較低。這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與學生進行較多的互動,在課堂上沒有為學生吸收新的知識留出時間,此時學生不能更好的吸收課堂知識,反而會影響教師的進度。而且這種節(jié)奏太快的課堂會讓學生覺得缺乏趣味,缺乏對語文學科學習的興趣。因為初中階段增加了詩歌和文言文的內容,所以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重,就會讓學生對古文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給學生灌輸大量的語文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理解。
(三)未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很多語文教師單純地認為把語文知識教好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在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為人處事方面進行提升,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為語文學科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的情商和智商都起到促進作用,如果教師不能在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提點,學生也不會理解學習的意義。
三、創(chuàng)新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在生活中學語文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行觀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比如學生在初中階段會在文章中學到很多的名詞和形容詞,古詩文中也會對很多景色進行描繪,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生活經驗,很難體會這些語文意境,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多感受生活中的細節(jié),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很有幫助。比如在學習《小石潭記》的時候,文章中對溪水流動的聲音進行描述,如果學生沒有聽過小溪流動的聲音,很難幻想出來,這時就需要教師播放一些小溪流動的錄音,這樣學生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也能讓學生意識到語文來源于生活,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提高綜合素質
語文教師除了對學生的語文技能和語文知識進行教學,還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教學,往往教材中的文章都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要求。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篇典型的可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教學的散文,這篇文章中描寫了作者的父親送作者去讀書的場景,從文章的描寫可以出作者的父親很愛作者,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父親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讓學生找出父親按作者的證據,在整個過程中,能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的內容,能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 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教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不僅要講解完課本中的內容,還要有意識的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培養(yǎng),比如某堂課教師在講解完教材中課本的內容后,教師可以不像往常一樣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后作業(yè),而是讓學生自己學著寫一篇古文格式的讀后感,要求學生在十分鐘以內完成寫作,這種訓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信息感。因為初中階段需要學生理解古文中一些詞語的意思和判斷古文中一些句子的句式,這種需要學生多思考和吸收知識,這種形式能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能采用很多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yǎng),教師也能對自己現(xiàn)目前的教學方法提出質疑,并進行創(chuàng)新和提升,作出改進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養(yǎng)。作為教師,應當不停地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改良,為學生提供最優(yōu)的學習環(huán)境和充分的學習條件,不僅能短期內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更能達到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盛波.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分析[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07):129-130.
[2]辛長海.現(xiàn)代初中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108.
[3]張道言.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語文探究性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