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瑤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各種生活元素,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語文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靈活的運用,對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而言意義重大。因此,筆者將結合中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運用生活元素去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展開探討。
關鍵詞:生活元素;中學語文;教學;學習興趣
從目前中學語文教學實情來看,部分教師的知識講解更多關注于知識點的講授與閱讀、寫作的技巧分析,導致學生在題海戰(zhàn)術之下苦不堪言,進而對語文學科學習產生抗拒心理,覺得語文知識枯燥無味。實際上,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運用生活元素,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積極性,為教學實效的提升提供保障。
1.教學內容融入生活元素,豐富教學資源
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有著一定的代表性,能夠有效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所以,在中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對教材內容進行深挖,將其與生活形成密切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如此一來便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1]。
比如,在講解《醉翁亭記》相關內容時,文章重點在于描寫滁州自然風光與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悠然生活,同時表達了作者游玩于山水與宴飲之間。所以,教師在講述這部分內容時,便可將其引申到我們熟悉的“春游”題材,從這個學生都熟悉的角度對文章中的文人賞景與宴飲之樂趣進行分析。同時,教師也可專門組織一場春游活動,讓學生在游玩中去體會教學內容,也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如此一來,教師通過生活元素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而學習自信的建立也能有效調動其學習興趣,逐步增強中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
2.教學情境融入生活元素,實現(xiàn)體驗學習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中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外界新鮮事物懷有較強的探究欲望,所以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運用生活元素去創(chuàng)設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這對于提高教學實效而言有著積極推動作用[2]。學生通過對文字描述的情境進行體會,能夠產生更加新奇的體驗,從而深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提高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解《紫藤蘿瀑布》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要求家中栽種了紫藤蘿植物的學生先對其進行拍照,也可拿出紫藤蘿盆栽在課堂中展示,借助學生對紫藤蘿產生濃厚興趣的時機,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學生拍攝的照片,在舒緩的背景音樂烘托下去進行文章的講解,以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將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事物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聯(lián)系,能夠讓學生基于生活經(jīng)驗去感受文章中所描繪的氛圍與情感,從而感知到生活的美好,對語文學習不再抱有抗拒心理。
3.閱讀教學融入生活元素,升華閱讀感知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實踐也應當是教學活動運用生活元素的中心。在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中也要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否則難以讓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魅力有深刻感知。為了能夠讓學生對閱讀有深入了解,需要保證其擁有一定的閱讀體驗,在新課改理念中明確提出,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個性需求,將生活元素融入閱讀教學當中,通過與生活獲得聯(lián)系去展開教學實踐,從而升華學生的語文閱讀情感體驗[3]。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體驗感受語文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同時能夠助力學生生活感悟的形成,構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比如,在講解《大自然的語言》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引領學生深入自然環(huán)境當中,對自然植物進行觀察,同時還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書籍等渠道去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以文字的方式去對植物進行講述。而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不僅能夠收集到更多自然植物,并且能夠用生活語言進行表達,如,玫瑰花的話語代表著愛情;康乃馨表達母愛等等。通過生活元素的融入,學生的生活實踐得到提升,也調動其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自我技能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4.教學方式融入生活元素,密切聯(lián)系實際
在中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過去語文教學中知識與生活相割裂的局面,從而將文章中所記述的事件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進行比較融合,從而對學生的生活觀察形成指導,使其生活經(jīng)驗得以豐富,對教材當中呈現(xiàn)出的人物、景色、故事等有更加深刻的體驗。此外,在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之下,學生能夠對教材故事中的情感產生共鳴。中學語文教材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密切,所以教師可將此作為著手點,在教學方式中融入生活元素,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解《背影》相關內容時,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作者朱自清在文章中表達出了對父親的深切懷念。而學生與自己的父母親每天見面,在生活中非常熟悉,但許多學生并沒有對父母親深沉的愛有明確的認識。所以,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回憶父母親在生活中為他們做的平凡但又感人的事情,進而引導學生從內心表達出對父母親的愛意。在融合生活元素的教學中,教師再次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文章教學當中,從而學生立足作者角度,結合生活實情,在看到父親背影時便能更加體會作者的情感。如此一來,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內容形成情感共鳴,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生活元素,將學生引領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當中,以此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意識到“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實際上,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便是一門語文課,在生活中蘊含著眾多知識與理念,所以語文教學也不應該脫離生活,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在今后的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去運用生活元素,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活力。
參考文獻
[1]魏成壘. 尋找生活元素 體悟身邊趣味——對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 語文天地, 2014(17):51-52.
[2]牛寧寧. 捕捉生活元素,找尋別樣趣味——初中語文生活化教育理念研究[J]. 學周刊, 2018(2):116-117.
[3]畢小琳. 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生活元素[J]. 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教學), 2011(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