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明
在每個班級里,如果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不能有序開展,那么任何學科的教學就如同逆水行舟,甚至會處于混亂之中。當然,沒有科任教師的配合與付出,班主任工作也很難出效果??梢?,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重要成員,然而卻非唯一成員。每個班級都有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學生,只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難以保持班級良性發(fā)展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協(xié)調(diào)好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科任教師配合班主任管理好學生,這才是班級向上發(fā)展的原動力。筆者認為,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共促班級良性發(fā)展,需要遵循三“做”三“不”。
一、做到“搭臺”而不“拆臺”
在班級管理中,不管是班主任還是科任教師,要有效地管理好學生,就需要雙方保持步調(diào)一致、目標統(tǒng)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尤其是在學生和家長面前,一定要保持口徑一致,才能避免班級管理隨人而變,維護老師在學生和家長心中的形象。然而,在很多班集體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在執(zhí)行班級活動時,缺乏相互溝通,往往各行其是,這樣很容易造成雙方間的矛盾。如果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能夠相互配合,通過及時有效溝通,就能更好地達成一致的方案,進而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為了促進學生在活動中成長,我會精心選擇和設計每一個班級活動。在活動實施前,我會和所有的科任老師做好溝通工作,協(xié)調(diào)好各方面的矛盾。比如,我們班每年都會舉行班級生日會,學生需要進行組織策劃和節(jié)目安排,就會不可避免地占用原來閱讀的時間。事先,我會找到語文老師溝通班級生日會的事宜,和她分析舉辦班級生日會的原因,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語文老師如果安排學生組織什么活動,也總會提前和我溝通。這樣的尊重,正是科任老師和班主任需要建立的和諧關系。
當然,閱讀和課外活動對于學生們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的課外活動或許是出于對學生個體能力的鍛煉,而閱讀則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及時溝通,在課程允許的情況下,將自己其中的一節(jié)課向?qū)W校申請作為班級閱讀課,在這一節(jié)課中,學生可以自由地閱讀。
總之,班主任在開學初要主動聯(lián)系科任教師,將自己一個學期以來的班級管理設想和措施告訴科任教師,并征求他們的意見,將矛盾解決在萌芽之中,這樣的協(xié)商能達到思想和步調(diào)統(tǒng)一,避免事后產(chǎn)生矛盾。
二、做到“合力”而不“推責”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如果五個能力較弱的教師團結(jié)在一個集體里,受一種思想、一種原則、一種作風的鼓舞,能齊心一致地工作的話,那就比十個各隨己愿地單獨行動的優(yōu)良教師要好得多。由此可見,合力做一件事時的力量有多大。在班級管理中,除了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之外,各學科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也是促進班級良性發(fā)展的關鍵。因此,班主任應該主動協(xié)助科任教師,使科任教師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當然,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協(xié)調(diào)好雙方關系,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信任。
每一位教師在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失誤。面對失誤,不管是班主任還是科任教師都應該虛心改正,直面自己工作中的失誤,并從失誤中去尋找正確的教學和管理方法。
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經(jīng)常會組織學生舉行各類班級活動,學生都很積極地參與活動當中。但因為當局者迷,有些時候我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問題,而科任教師作為旁觀者,最能看到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迫谓處煘榱税嗉壐玫匕l(fā)展,會樂意幫助班主任指出問題。如在舉行“班級審判會”的活動時,審判會成員定期對班級里出現(xiàn)的不足進行“審判”,我認為這樣的活動能夠起到好的效果。語文老師告訴我,這樣的班級活動,經(jīng)常會變成互相陷害,會影響班級的和諧氛圍。雖然一開始我不以為然,不過等靜下心來觀察,確實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我感謝語文老師的提醒和幫助。對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冷靜聽取科任教師的提醒、建議甚至批評。在問題面前,千萬不要用諷刺挖苦別人的方法來文過飾非,給自己開脫。否則,科任教師會慢慢脫離班級管理,班主任也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面對矛盾,班主任要和科任教師開誠布公地交流。比如,面對讀書時間和班級活動的沖突,班主任應降低對自己班級活動的強制要求,而征詢一下其他科任老師的意見。如“我覺得每天孩子們都在班級里讀書不妥,這樣反而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可以適當增加課外活動的時間”,相信科任老師從孩子自身發(fā)展出發(fā),也會有類似的考慮。在良好的溝通氛圍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科任教師要意識到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班級管理對于自己教育教學的影響,并與班主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級就更容易管理了。
三、做到“溝通”而不“獨行”
溝通是良性關系的開始。很多事情之所以會發(fā)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往往是缺乏溝通。在班級中,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有效溝通是促進班級良性發(fā)展的關鍵。溝通需要班主任有預見性,而非在出現(xiàn)問題后被動溝通,那很難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應該主動尋找與科任教師溝通的機會,一是到科任教師的辦公室,相互溝通了解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情況,并對個別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討;二是有意地利用早會、吃飯等時機找科任教師閑聊,以便拉近與科任教師的距離。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加了解科任教師的執(zhí)教理念和方法,以求更好地配合。當然,也可以尋找其他時機進行溝通。這樣,班主任才不會成為班級管理的“獨行俠”。
班主任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對學生的了解也比科任教師更多。因此,班主任要幫助科任教師了解學生,主動地向科任教師介紹本班學生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及時與科任教師溝通班級存在的問題,會讓科任教師意識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產(chǎn)生更強烈的班級歸屬感。這樣,他們更愿意與班主任互相配合,共同為班集體建設出力。如每學年開始,我會主動和科任教師溝通班級學生的情況,讓科任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新學年學生的整體風貌,進而有利于班級教學的有序開展。在相互溝通的情形下,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能了解到更多的班級信息,從而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
馬卡連柯說:“哪里教師沒有結(jié)合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哪里就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教育過程?!睕]有務實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學科的教學都如同逆水行舟。反之,如果沒有科任教師的良好教學和對班主任工作的配合,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效果就只能是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