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晴
除夕夜,張嬸忙暈了頭,守歲過了零點(diǎn),已毫無睡意,便忙著做湯圓餡子。這活兒費(fèi)事,需將黑芝麻和花生粒搗碎,倒進(jìn)滾熱的油鍋里,加上白糖,火候恰到好處后,再舀出來盛在碗里冷卻凝固。然后開始包湯圓,把糯米面揉黏,捏一個洞,將餡子灌進(jìn)去,搓成乒乓球一般大小均勻的湯圓,整齊地排放在筲箕里。做完這一切,遠(yuǎn)處不知誰燃響了第一掛鞭炮。張嬸便把自家的鞭炮抱到院壩,一圈圈拆開,點(diǎn)燃后迅速閃開幾步,雙手捂住耳朵。密集的鞭炮瞬間炸開,一氣呵成,一顆不留地化為垃圾后,張嬸滿意地回轉(zhuǎn)身,鉆進(jìn)廚房。
一個個湯圓在滾水鍋里陸續(xù)浮上來,張嬸從窗口往外觀望,見天色放亮了,才對隔壁房間喊道:“貴川,快起來,吃湯圓了?!?/p>
貴川是張嬸十二歲的兒子,昨晚也睡晚了,這陣還沒睡醒,磨磨蹭蹭鉆出來,眼眶里紅紅的,要哭沒哭的樣子。張嬸說:“大年初一得有個好的形象,打足精神來!腰鼓隊很快就到了?!?/p>
“媽,你真的要去參加演出?”貴川嘟著嘴問。
“當(dāng)然要去,答應(yīng)了的事怎好反悔?何況是我邀請大家來的。臨時調(diào)整人員會亂了套路。”張嬸說。
“可是爸……”貴川揉揉眼,又想哭。
“好了好了?!睆垕鹫f,“新年的頭一天,喜慶呢。你都是大孩子了,該懂事了。今天就在家里守著,媽演出完就回來。”
兩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端上桌,貴川握住筷子呆愣著,沒胃口。張嬸也沒胃口,勉強(qiáng)喝了幾口湯。
很快腰鼓隊來了,穿著統(tǒng)一的戲劇服裝,臉上涂抹了油彩,個個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張嬸也換好了衣服,喜氣洋洋地奔出門,對大家深深一揖,哈哈笑著說:“新年快樂!給你們拜年了?!?/p>
互相客套一番,張嬸說:“我們開始吧,還要走這么多地方呢?!?/p>
這是一個古老的四合院,有十多戶人居住,院壩青石鋪就,又大又寬,完好無損。以前院里逢人做喜事,可擺上百桌酒席,熱鬧非凡。
年前,張嬸向腰鼓隊的隊員們提議:趁春節(jié)期間回鄉(xiāng)的人多,大年初一這天,腰鼓隊要走村串社,給村民們拜年,送歡樂,送吉祥,送祝福。張嬸的嗓子好,活潑,大家都推選她為領(lǐng)隊。
張嬸毫不拘束,單獨(dú)出列,手握銅镲,用力地打。在她的引領(lǐng)下,眾隊員咚咚地敲響腰鼓,井然有序地朝每戶村民的大門走去。隨著擴(kuò)音器里的音樂節(jié)奏,張嬸領(lǐng)唱《紅紅的日子》:“紅紅的年糕紅紅的棗,紅紅的燈籠紅紅的福字倒……”
歌聲悠揚(yáng),鼓樂喧天,匯集成流,在院壩的上空飄蕩、彌漫,向很遠(yuǎn)的地方傳播,將喜慶的氣氛推向高潮。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豎起大拇指夸贊。小孩們拍著小手,圍在腰鼓隊四周繞圈圈,嘻嘻哈哈地跑個不停。許多村民端茶送水,把家里的炒花生和瓜子,還有糖果捧出來,依次往腰鼓隊員的腰包里塞。隊員們推推搡搡不要,村民們就說:“大新年的不能拒絕,否則就淡了我們的心意?!?/p>
張嬸連忙解釋:“不是這樣的,我們還要走很多地方,全部都送,哪里收得下?”見村民們還要堅持,張嬸就對隊友們說:“隨便意思意思吧?!?/p>
有人問張嬸:“昨晚守歲,你家的鞭炮燃放最早,之后就關(guān)門睡覺了,是為今天的演出做充分準(zhǔn)備嗎?”
張嬸猛一愣:“?。俊钡芸旆磻?yīng)過來,微笑著點(diǎn)頭,“就是,就是”。
有人提醒張嬸:“這么熱鬧的場面,把你家老張扶上輪椅推出來吧,一來曬曬太陽,二來沾沾喜氣,心情舒暢。”
張嬸說:“我們老張病了,喜歡清凈,讓他靜養(yǎng)更好?!闭f完,領(lǐng)著腰鼓隊走出院壩,向另一個院落走去。
一些村民原計劃邀約聚在一起玩牌,聽說腰鼓隊的消息,便打消念頭,等著前去迎接。腰鼓隊所到之處,迎來陣陣喝彩和熱烈的掌聲。也有人要給腰鼓隊送紅包,隊員們哪里肯收,齊聲說:“我們不是為了錢,是為了大家新年過得充實(shí)愉快?!?/p>
挨家挨戶走完村里所有的院落,已是午后兩點(diǎn)。隊員們雖累得筋疲力盡,卻很開心。張嬸更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地說:“辛苦大家了,都回去休息吧,好好過年。”
風(fēng)急火燎地趕回家,張嬸來不及卸妝,直奔堂屋左側(cè)的陰暗角落。她的老公靜靜地躺在門板上,身體早已僵硬如冰。兒子貴川坐了一條矮木凳,寸步不離地守候在老爸面前。由于時間較長,他把頭埋在雙膝間欲睡未睡,身子一搖一晃,但強(qiáng)烈的意識支撐他始終沒有倒下去。
張嬸鼻子一酸,哽咽道:“老張……”
貴川猛一激靈,回過頭,一對血紅的眼睛像要噴出火來!
老張是貴川出生的第二年癱瘓的。之后又患了多種疾病,昨晚他燈油耗盡,沒能拖過零點(diǎn),把生命永遠(yuǎn)交給了去年的除夕夜。
張嬸沒有驚動院鄰,和貴川悄悄把男人停放在屋角,沒人知道老張去世。
門板下的地?zé)粢婚W一閃地跳躍,多虧貴川心細(xì),沒忘添加清油,保證老爸前行的路上燈火通明。
張嬸一把將兒子摟進(jìn)懷里,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兒:“兒啊,不要怪媽絕情。你知道嗎?我們這里的風(fēng)俗,死者走在除夕夜,來不及安葬的話,就不聲張了,跟沒事人一樣,不能沖淡了新年的喜慶。怪你爸太軟弱!我們已經(jīng)盡力了,今后的日子還長,要振作精神……”
貴川嗷嗷痛哭,淚如泉涌。
張嬸替他抹去眼淚,高亢的嗓門兒亮了起來:“紅紅的腰鼓咚了啷當(dāng)敲,鑼鼓掀起紅紅的潮……”
[責(zé)任編輯 晨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