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處處被生活冷待?
震驚文化創(chuàng)始人兼CEO樊不凡曾說: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人人都有手機,手機里可用各種內容創(chuàng)作平臺,如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來讓你施展才華,所以不存在懷才不遇的人。如果自認為懷才不遇,只有三種可能:一、沒找準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的定位;二、還不夠100%的用心和努力;三、根本就沒才。
我的一位朋友現(xiàn)在是一個大公司的技術總監(jiān),不僅本人技術能力過硬,還很會培養(yǎng)選拔人才,為人踏實可靠,深得老板喜歡。但他在進入這個公司之前,一度混得并不好。他本身喜歡也擅長技術,卻入錯了行,一直在銷售領域任職。雖然溝通能力過關,但他卻發(fā)自內心地抗拒應酬、喝酒等社交活動。因此在銷售職位上,他做得不開心,心力交瘁,更沒有成就感。
痛定思痛,他決定放棄從事了好幾年的銷售,重新找和自己技術背景相關的工作,從基礎職位開始做起。這份工作,他從一開始就很得心應手,再加上責任感強,很快就被老板賞識重用。在五六年的時間里,一路升遷至今,成為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才。
對于很多沒有準確定位的職場人來說,如果一開始就沒規(guī)劃好職業(yè)方向,最容易出現(xiàn)懷才不遇的境況。在這個分工日益細化的時代,不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面面俱到的全才,反而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精專能力。然后在這個領域內深耕,找準了方向,挖好屬于你的那口井。
前幾天,朋友圈里一位自媒體朋友曬了自己的房產(chǎn)證,她剛剛按揭買下了一套大兩居。要知道,幾年前,她還是某商城的化妝品專柜的柜姐。而如今,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了人生逆轉。
她雖然只是職高畢業(yè),卻很懂化妝,也愛化妝。最初在網(wǎng)上分享自己的美妝心得,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她便注冊了公眾號,每天一篇文章或視頻,教別人怎么識貨,怎么化妝和打扮自己。很快她就成了很有“帶貨”能力的美妝博主,公眾號經(jīng)營得越來越好,并開了工作室,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和團隊。
剛開始,她和柜臺的另一個同事一起做,堅持了不到一個月后,那個女孩因為嫌太累放棄了。做自媒體雖然門檻低,但能堅持下來并經(jīng)營成功的,卻并不多。這位美妝號主為了一篇文章或者視頻往往要花費數(shù)小時甚至好幾天的時間,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一遍遍試妝,拿自己當試驗品。成功后還需要耐心地分解操作步驟,配圖、編輯、剪輯……最后才能呈現(xiàn)完美效果。這個過程的確辛苦,尤其很多人剛開始是把它當作副業(yè)來做時,更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
無論是主業(yè)還是副業(yè),你要做的是一旦開始就要付出百分百努力,這樣才能不辜負這個時代的種種風口,更不會辜負自己。
門檻再高也有能夠進去的人,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在各方面努力改進自己。以自媒體寫作為例,現(xiàn)在人人都在說自媒體過了紅利期,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即使如此,我身邊還是有不少作者能夠在短時間內積累出不錯的讀者資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這其中,有堅持,更有才華在支撐。
這世界從來沒有那么多的懷才不遇,其實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你懷的“才”到底夠不夠。“有才”才能“有用”,變現(xiàn)為競爭力。
當你自覺懷才不遇時,首先要搞清楚原因是什么:是自我感覺太好,一直以井蛙之心度日而不自知?還是池塘太小龍游淺水,沒有機會展示自己?抑或是,沒找準方向,力氣用錯了地方?分析好了再去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才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