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美
【摘要】小學思品課對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該課程教學中要積極探究如何選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在小學思品課中能幫助學生快速提升個人品德。為此,本文介紹了情境式教學法在小學思品課中的具體實踐方法,希望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關鍵詞】小學思品課;情境式教學;小學課程
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將課堂實例與情境教學相結(jié)合,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學習。同時,教師在引用情境案例的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行為準則,以使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等得到積極的引導,本文就該方法在思品課程中的應用作出了具體分析。
一、民主討論,引發(fā)興趣法
小學思品課需要學生對教材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和辨別,從而認識到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要使學生能進行判斷,并將正確的行為貫徹到生活中。所以,教師要引發(fā)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以便更好地探討課本案例中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生產(chǎn)與生活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情境化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討論,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去思考和學習一些知識。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的過程中也要進行思考,使其更易于被學生理解。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舉例說出你知道的職業(yè),并對你知道的職業(yè)進行討論。使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引導學生思考自己長大后想要做什么工作,并讓學生說出原因,鼓勵學生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對于其以后的發(fā)展也具有更好的作用。由學習內(nèi)容可知,思品課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易于學生增加生活常識,了解更多知識,同時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有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提升學生對于生活中各類事件的看法,幫助學生堅持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
二、緊扣生活,設計情境
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jié)合生活中的例子。在講到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知識點進行簡化,同時舉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例子,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降低學習難度。
例如,在講解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的角色與責任》的內(nèi)容時,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社會中不同的人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同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教師可以拿自己來舉例,如教師在學校里是教師的角色,在家庭中對于孩子來說是家長(爸爸、媽媽)的角色、對于父母來說則是孩子(兒子、女兒)的角色。所以,在不同的情境設定中,每個人的角色都不同,也各自承擔著應有的社會責任。如在學校里作為一名教師,其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家庭中對于孩子來說,其承擔著教育孩子的職責;在家庭中對于老人來說,其承擔著贍養(yǎng)老人的職責。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會角色下有著不同的責任。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和職責,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白教材內(nèi)容。
三、聯(lián)系社會熱點,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
教師在思品課中可以多引用社會案例讓學生展開討論,同時使學生明辨是非美丑,這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思品課是一門與生活知識以及社會事件有關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教材內(nèi)容與時事熱點聯(lián)系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多看時事新聞,關注國家大事,這對于學生品德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指導作用。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安全的生活》的講解中,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學生時刻具有安全意識。教師可以結(jié)合近期發(fā)生的意外事故進行分析,讓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如地震、火災發(fā)生時學生該怎樣做,有哪些行為是安全的,有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除了這些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安全行為,如過馬路時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亂闖紅燈等,以時刻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發(fā)揮情境化教學的作用,如地震發(fā)生了怎么辦,引發(fā)學生的討論。最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總結(jié)知識點。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地震防范視頻,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
四、情境教學的其他方法
1.表演法
這是一種好的引導方法,如讓學生扮演教材案例中的角色,進行課堂角色扮演,然后與其他學生一起對人物角色進行分析,并從不同人物的角度和立場出發(fā),以更好地看待發(fā)生的事情,這對于學生看待問題、分析事物有著積極的作用,更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一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分析問題。例如,在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家人的愛》的講解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家庭中的角色,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等,并讓學生針對不同的角色進行分析,以更好地感受家人的愛。教師也可以通過情境設計,在課堂上編一個小品、對話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
2.活動法
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同時讓學生通過課堂活動學習課本知識,這更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們共歡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待問題。為此,教師可以提高活動成效,讓學生學習到該知識點,加深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一個立體積木,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積木,通過發(fā)現(xiàn)其差異,提升學生的思想感悟,教會學生看問題要從事物的各個角度出發(fā),不應該只看事物的一面,讓學生通過課堂活動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在思品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各種方法教學。情境式教學法就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情境來學習和思考。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兼顧學生的思想方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及課堂案例讓學生進行情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從思品課中學習到更多的生活常識與良好的行為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王夫泉.“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混合學習方式探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20):44-46.
沈玉娟.美麗情境,魅力英語 ——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的實施[J].華夏教師,2017(05):52.
高紅燕.智慧翻轉(zhuǎn),自主探究 ——淺談翻轉(zhuǎn)課堂在小學思品課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