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學英
馮紐曼說:“數學方法滲透并支配著一切自然科學的理論分支,它逐漸成為衡量科學成就的主要標志?!彼倪@一觀點,很好地詮釋了數學對學生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讓小學生愛上數學呢?
小學生學數學存在的問題
理解能力不夠。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理解教材內容。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也需要理解題目。從目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來看,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不理解教材或者題目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不夠造成的。
學生惰性較大。我在教學中發(fā)現,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存在著惰性,具體表現為作業(yè)不到交的時候不動筆,公式不到考試的時候不背,考試前才臨陣磨槍進行復習,因此導致學習效率非常低,甚至根本沒有效率。無論做作業(yè)還是復習,當時間緊的時候難免會手忙腳亂,導致漏掉很多重要知識點。
抄襲作業(yè)現象嚴重?!皹I(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痹S多小學生在玩耍與做作業(y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時,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雖然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每個人的時間及精力是有限的,當學生過于貪玩時,用在學習上的時間自然會減少,導致老師留的作業(yè)無法按時且保質保量地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孩子為了避免受到老師或家長的批評,就會通過抄襲應付差事。
讓學生愛上數學的方法
作為教師,我認為讓學生愛上數學的方法,一是在教學中采用新穎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二是通過表揚或激勵方式來促使學生學習數學。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發(fā)現,讓小學生愛上數學的另一個關鍵是家長。下面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探索家長怎樣幫孩子愛上數學。
在實際生活中幫孩子理解數學。以三年級的一道期中考試題為例:小紅以每秒鐘走1.5米的速度通過一條長為300米的隧道,問小紅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隧道的中點。這道題在考試中幾乎全軍覆沒,因為學生沒有理解中點與終點的區(qū)別。因此,家長可以利用與孩子外出散步的時間幫助孩子準確理解中點與終點的區(qū)別。家長可以事先告訴孩子此次散步從家里出發(fā)要去向何處,在走到大約一半時,告訴孩子此處叫中點,到達終點時再告訴孩子此處是終點。如此一來,學生既能夠準確理解中點與終點的不同,又能讓學生學會在學習數學及做題過程中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使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大大增加。
在學習時加強督促。需要強調的是,家長在對孩子學習進行督促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讓孩子既不過分緊張,又不過分放松。比如,在督促孩子完成數學作業(yè)時,家長應避免守在孩子身旁看著孩子做題,因為這種陪讀的方式會讓孩子感到緊張,孩子覺得學習成了被逼迫的事情。正確的方式是,家長可以在孩子寫作業(yè)的過程中,每隔30—40分鐘拿著孩子愛吃的水果去看看孩子作業(yè)的完成情況,讓孩子休息幾分鐘。在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時,要多鼓勵少批評,只有讓孩子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孩子才能慢慢地愛上數學。
進行針對性輔導。家長平常檢查孩子作業(yè)時,要注意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的薄弱板塊。對能夠輔導的知識,可以先行輔導,對無法輔導或不能保證輔導效果的部分,可以在班級群里與老師交流和溝通。如此一來,老師就能夠準確了解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進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使學生能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解決知識盲點。
作者系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北門里小學教師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