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陽
在蘇航工作室的正房里擺放著他收藏的音響、黑膠、標本和礦石,這里就像一個琳瑯滿目的博物館,這里也因為“蘭馨堂”的匾額而好像有個專門的堂號。
文藝復興之前,在英國的紳士之間興起了一股“好奇柜”的風尚。即把自己喜歡的物品按門類收藏在一個獨立的展示柜中,同好之間的交流和顯擺,到文藝復興的時候,“好奇柜”更是發(fā)展成了“好奇屋”,這就是博物館這一現代事物的前身,從小就畫工筆畫寫書法法航說,中國古代文人造園林,其實也是“好奇屋”的路子,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讓別人看。
蘇航,平面設計師,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系,大二的時候他設計的“申奧海報”獲得獎項,成為當年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多年從事設計行業(yè),讓他觸類旁通逐漸成為了“裝置藝術家”“室內設計師”“建筑師”等。他自己卻說只需要寫一個“愛樂人”的頭銜就夠了。
夏日炎炎,芭蕉苒苒,在這個破溫度紀錄的夏天我們走進蘇航在北京的工作室。和幾年前相比,他收藏的發(fā)燒器材變得數量更多、體量更大、規(guī)模更驚人了,收藏的黑膠唱片數量也是更加滿坑滿谷,占據了生活的每一個細縫。
一進到蘇航的“音樂室”,兩組頂天立地的音箱讓來客不禁嘖嘖稱嘆。蘇航的工作室外表看起來是典型的北方院落,波瀾不驚、信步閑庭,可是沒想到內里乾坤卻有這樣兩組“黑羅漢”,其實這是蘇航的DIY。上面一對號角式音箱原來是美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影院用的音頻設備,是音響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國西電( Western Electric)的產品。內行人都知道這個和貝爾實驗室有緊密關系的美國公司為人類貢獻了現代的劇院音響和家庭HiFi。1984年,該公司因美國反壟斷法而被拆分,原來西電的All Technical Service部門拆分出來成為后來的Altec音頻公司。兩組“黑羅漢”下面的兩對音箱就是來自后來的這家Altec在六十年代的產品。這兩組可以說是同-DNA,不同年代的產品被蘇航DIY在一起,產生了全新的生命和聲場。
Faure la Musique De Chambre(左)Feeling free(右)
“小時候參觀自然博物館,突然間我就被帶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和宇宙。”
在音樂發(fā)燒器材巨人和黑膠唱片的密林間,還有很多小動物的骨骼標本。收藏這些標本源于蘇航小時候的一段記憶。他在七八歲的時候,學校組織去自然博物館,那次參觀對他的震撼一直持續(xù)到今天: “北京的老自然博物館,印象特深的是除了各種動物的骨架外,還放著半個人體,我確實是給嚇壞了??墒遣┪镳^里面有一種特別的,給地面大理石打蠟的煤油味,地方很寬敞,又涼快,那么多動植物的標本,沉淀在里邊,就覺得特別神秘,突然間我就被帶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和宇宙?!焙髞恚赡甑奶K航,又在全新的上海自然博物里找到了少年時的震撼:“真的被嚇呆了,我覺得這是一群瘋狂熱愛博物館的人做的一個博物館。你能看到他們傾注了許多的愛。不是在以一個純科學的方式去做博物館,而是用熱血和愛,太棒了!”對自然博物館的熱情激發(fā)了蘇航收藏動物標本的熱情,而作為設計師,他又在動物骨骼中發(fā)現了結構的美。他把音樂、標本和設計融為一體,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好奇屋”?,F在他有一個很大的愿望,就是能在舊的自然博物館的老建筑里,做一個集合動植物標本、音樂、發(fā)燒器材、出版物、咖啡館等于一體的集合體,把他愛好的事物集合在一起的商業(y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