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俠
摘要:昨天翻看合陽微信圈,看到一篇正能量滿滿的文章。講的是合陽縣慧寧府附近一個快遞公司老板杜文昊拾金不昧的事情,我把這篇文章轉(zhuǎn)發(fā)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想到前幾天作業(yè)中有個學(xué)生寫的一段話:這個世界99%的事情可以用錢來擺平,剩下1%的事情需要用更多的錢擺平。我內(nèi)心一時很驚悸,我們尚未步入社會的學(xué)子有這種認識,他以后的人生路怎能不崎嶇?
關(guān)鍵詞:幸福觀; 孝親之樂; 無愧怍之樂; 教育之樂
誠然,我不否認金錢的重要性,視金錢如糞土本身就很矯情,我只是要告訴我的學(xué)生,人生在世,比錢重要的東西還很多,錢解決不了的事情也很多。演藝圈大哥成龍很有錢,但錢緩解不了他作為失敗父親的頭疼吧?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億萬家資也沒有挽回她的生命;杜文昊,這個普通的百氏快遞小老板,交還給失主一萬塊錢,他的誠信又豈是區(qū)區(qū)萬元可抵?
回顧歷史,關(guān)二爺不算《三國演義》里武藝最強的人,為何連秉承“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一代奸雄曹操亦為之動容?在他不辭而別之際追著賜衣送別,就連關(guān)公連斬他六員大將的事也不追究。在這里,義薄云天是最寶貴的品質(zhì)。經(jīng)常有人感概,我們這個時代,誠信已不再,金錢至上。我不同意這種觀點,我們這個時代怎么了?就算關(guān)二爺那個時代,也有雞鳴狗盜之徒。任何太平盛世,都不可能全民皆謙謙君子。
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大同社會只是人們努力追求的理想國度??资ト水斈瓴皇且哺吆簦禾煜掠械?,丘不與易也!到了我們今日,有什么理由說社會把人逼壞了?我始終認為好人是逼不壞的,能被逼壞的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好人。李陵被漢武帝的薄情寡義和匈奴單于的反間計逼得投降了,而同樣的手段在蘇武身上卻不奏效!幾年前,網(wǎng)上傳了一篇文章,大體意思是,殺人狂魔馬家爵在臨刑前寫給胡錦濤總書記的一封信,胡總書記為之落淚云云。我在佩服小編胡說八道的同時,很為看這篇文章且為馬家爵憤憤不平的吃瓜群眾悲哀。我相信馬家爵這篇文章是別人代筆的,而代筆之人有不可告人的險惡目的!他在借此攻擊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君子的修為,無論身處何種環(huán)境,君子永遠是君子。錢鐘書先生和楊絳先生在文革中被扣上“牛鬼蛇神”的帽子下放農(nóng)村,國之精英卻每天在計算著用幾塊煤球才能挨到月末;傅雷夫婦被逼雙雙自縊身亡;巴金先生在愛妻蕭珊患絕癥到醫(yī)院卻無醫(yī)生就診……這是社會的悲哀,但他們亦沒有淪為社會渣滓,而報復(fù)社會。楊絳先生在困境中寫出了《菜園小記》,而傅雷夫婦在遺書中為保姆計劃了半年的生活,甚至連火葬的費用都準備停當,巴金的《懷念蕭珊》中那種痛,痛徹心扉溢于言表,每每讀之撲面而來。他們?yōu)樯鐣鞒隽俗吭降呢暙I,社會報他們以痛,他們卻報社會以歌。而我們很多人,于社會無寸功,卻動輒要求社會如何如何。夫子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爆F(xiàn)實對于君子,也并非很講情面。比如蘇軾,生活對他而言,其實就是一部狗血劇,可他用自己的修養(yǎng)和豁達,把生活變成了詩和瀟灑。若不是心似大海,又何來人生的風平浪靜? 在痛苦至極之時,他也只是埋頭在父親與愛妻的墳地里,種下了一顆一顆的松樹。整整三萬顆松樹下,埋藏了他多少無法言表的苦痛?!
而馬家爵,辜負了父母鄉(xiāng)親的殷殷期待,辜負了社會,接受國家高等教育,不思報效國家,報答父母鄉(xiāng)鄰,卻整日陷入狹隘的個人恩怨中無法自拔,以致殘殺室友,淪為罪犯,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讓父母鄉(xiāng)鄰蒙羞,使父母無法抬頭的同時還要承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苦,何其不孝!古人云:窮則窮兇極惡,達則為富不仁。這是小人的行徑。以此觀之,馬家爵的案例與貧窮沒有必然的關(guān)聯(lián),藥家鑫的罪行與父母的急功近利亦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很多人對藥家鑫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亦為之惋惜萬分。我想人們之所以惋惜,只是看到了他的高學(xué)歷,陽光的外表,可這些終究包不住他那顆冷酷、殘忍的心。米脂4.27殺人案,有眾多人絞盡腦汁為趙澤偉找殺人動機。其實我想無論是早年與他有矛盾的同學(xué),還是歧視過他的老師,都不應(yīng)該為他的兇殘買單。人類社會是一個群居體,有小摩擦和矛盾都很正常,可是如何對待這些矛盾,是人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在面對和解決人與人的矛盾過程中,我們才會成熟。古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說的是高潔的君子,外物對他們是沒有什么大的影響的。馬加爵、藥家鑫、趙澤偉之流之所以窮兇極惡,與其品性的卑劣直接掛鉤!歸根結(jié)底,是由于自私,沒有起碼的自我修為所致。
修養(yǎng)是一個復(fù)雜的問題,它的基礎(chǔ)部分與教養(yǎng)重疊。比如不隨地扔垃圾,不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善于傾聽、有契約精神等等。修養(yǎng)是一種行為,它需要不停堅持;修養(yǎng)是一種品性,它需要不住歷練,修養(yǎng)是一種智慧,它需要不斷寬容,包容,方能成為溫潤的璞玉。
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欲橫流,思想混亂的時代,總想,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直到一天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四句話:根植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頓時覺得心靈澄明,醍醐灌頂,這不就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生活指南嗎?
生于天地間,無論有無慧根,努力經(jīng)營我們的品性,做一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幸福的、坦蕩蕩的人!
參考文獻:
[1]君子固窮:比較視域中的運氣、幸福與道德[J]. 宋健. ?華東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15(06)
[2]生活何以更加幸福:儒家傳統(tǒng)幸福觀及其現(xiàn)代啟示[J]. 張方玉. ?道德與文明.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