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定海短章

      2019-09-10 07:22:44王族
      散文 2019年9期
      關(guān)鍵詞:蓑衣水稻田斗笠

      王族

      貓嘆氣

      定海邊漁家,多有土陶罐,緊扣其蓋,長久放置于避光處。

      細(xì)看,其制作簡單,乃是實(shí)用器物。

      聞到香味,遂湊近去聞,味道更濃。

      里面有好東西。

      詢問,得知罐內(nèi)腌制著海鮮,到一定時日揭開,其味道獨(dú)特,食之頗為過癮。

      只是苦了漁家那貓,它久聞罐內(nèi)香味,卻因加蓋而不得食,只能望而興嘆。

      此陶罐名曰:貓嘆氣。

      剃頭籃

      以前農(nóng)村的剃頭師傅,手提一個剃頭籃,走村串戶給農(nóng)民剃頭。

      那籃子不大,內(nèi)裝剃刀、毛巾、鏡子等物。如剃頭師傅吸煙,還會有一個水煙壺或旱煙袋。

      剃頭師傅常常走得遠(yuǎn),所備干糧吃完,碰到的人家不論剃頭與否,都會給飯。

      其時的剃頭付費(fèi)方式,以“包頭”計(jì)算,即剃頭師傅在一年內(nèi),將某一農(nóng)民的頭承包,農(nóng)民一次性以稻米付之。

      后來才逐漸改為付錢。

      大多剃頭師傅,一生僅用一個剃頭籃,如子承父業(yè),便將那籃子交給兒子。

      后來手動推子出現(xiàn),剃頭籃和剃頭師傅,便不多見。

      彈魚船

      大海起潮落潮后,便形成積水的海灘,漁民稱其為“海涂”。

      海涂為漁民最愛,等到潮落,他們便從屋中扛出一件木具,向海涂走去。

      那木具名曰彈魚船,亦稱泥馬。

      此物用途,乃是專用于去海涂撿拾海鮮。原來,每每起潮時會有魚、蝦蟹、蛤蠣和泥螺被沖到岸上,落潮后便回不去,困在泥水中掙扎。此時的漁民,一腳踩在捉魚船中,一腳蹬海涂,使捉魚船向前滑行,隨手將蝦蟹等撿入船內(nèi)。

      那海涂上的泥水頗為稀軟,但劃行捉魚船卻最好,其輕便靈巧,操作省力之優(yōu)勢,在海涂上可淋漓盡致發(fā)揮。

      撿拾完畢,便收起彈魚船,回家將海鮮烹制食之,是難得的享受。

      小腳

      女子小腳,始于宋朝。

      那時女子以小腳為美,故所有女孩自五歲始,便用布纏腳定型。

      小腳者,三寸為最佳,有金蓮之譽(yù)。

      四寸者,乃銀蓮。

      五寸者,乃銅蓮。

      若是六寸,或六寸以上,便難以嫁出,一生被雙腳耽誤。

      女子纏腳時頗為痛苦,素有“小腳一雙眼淚一缸”之慘狀。纏成三寸金蓮的女子,一生行走不便,身心承受不堪痛苦。

      此惡習(xí),至辛亥革命時期終于廢除。

      在定海博物館,見幾雙小腳鞋,雖然做工華麗精美,但畢竟是要讓一雙小腳受罪,便覺得非為美物。

      另有一張民國小腳女人的照片,那雙小腳,真是只有三寸,看上去讓人心顫。

      斗笠

      斗笠,舊時稱箬笠。

      箬字不好認(rèn),但意思好記,乃箬葉也。

      也就是說,編斗笠用的是箬葉。當(dāng)然,也還要用到竹篾,否則編出的斗笠便無法戴穩(wěn)。

      一頂斗笠,可用于遮陽,亦可避雨。

      自唐代始,便有了斗笠。唐人張志和在《漁歌子》中曰:“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p>

      可見,戴斗笠避雨最好,若雨中的人,頭頂有斗笠,便毫無顧忌。

      只是那斗笠不輕,被雨淋濕后則更重,估計(jì)舊時的人,能不戴,便斷然不戴。

      蓑衣

      寫了斗笠,不可不寫蓑衣。舊時的人,若是遇大雨,僅一頂斗笠無濟(jì)于事,還得配一件蓑衣,才可避免被雨水淋濕。

      蓑衣亦始于唐代,人們?nèi)∽貦皹淦?,制成棕絲,然后縫制成大衣狀,在雨天出門,便穿戴在身。

      唐人的日子已是幸福,但雨具卻不發(fā)達(dá),粗糙的斗笠和蓑衣便是例證。

      穿蓑衣在雨天忙碌的人,多為農(nóng)民、漁民和牧民等。別的職業(yè),可歇息等待天晴,唯他們不能等待,要把身子像錐子般扎入雨天中去。其實(shí),是命運(yùn)不能等,或者說勞苦之命原本就等待不起。

      熬至傍晚,他們披一身寒濕歸家。

      入夜,那蓑衣掛在檐下,滴答落下的水珠,猶如另一場雨。

      銅匠擔(dān)

      舊時的舟山,常有修復(fù)器皿的師傅,肩挑一擔(dān)走村串戶,一聲聲地喊:“銅生活做否?”

      銅生活,指的是修復(fù)受損器具,如鍋、碗、盆、盤、鎖等等。除銅質(zhì)者之外,鐵、鋼、鋁和錫類,也一并被納入“銅生活”,他們因此被稱為“銅擔(dān)匠”。

      他們有時喊上一天,卻無一人應(yīng),那便是沒有器皿損壞的人家,他們于是把擔(dān)子穩(wěn)住,走向下一個村莊。

      若多個村莊均無人應(yīng),他們便隔些時日再來。

      家中器皿受損的人,見了他們會笑;家中無受損器皿的人,見了他們則表情漠然。

      后來瓷器多了,人們不再使用銅質(zhì)器皿,銅擔(dān)匠便不再出現(xiàn)。

      也有人仍留戀銅器,在其損壞后找到銅擔(dān)匠,請求修復(fù)。

      銅擔(dān)匠卻已沒有了那擔(dān)子,面對上門求助者,一臉茫然。

      魚罩

      一種捕魚工具,用藤條編成,輕巧耐用。

      操作,一人即可。

      在水稻田和河道中,每有鰱魚、黃鱔、泥鰍等出現(xiàn),持罩者便將魚罩迅速按下,把它們罩在里面。

      罩魚易,取魚卻難。那人把手伸入罩內(nèi)摸索半天,方捉得一條亂扭的白魚。

      亦有捉不住的魚,在方寸罩內(nèi)掙扎躲避,讓人無可奈何。

      有人想出辦法,將魚罩貼緊水底移向岸邊,待水濾盡,魚便躺在岸上。

      離水稻田不遠(yuǎn)的河中,雖然魚多,但鮮有持魚罩者去捕,人皆知捕河中魚不易,便索性不捕。

      水稻田中魚少,人們卻捕得不亦樂乎,以至于魚被捕盡,還有人在田中徘徊。

      不久,又有魚出現(xiàn)于水稻田中,于是魚罩便又起落,將捕魚者遮裹成一片幻影。

      不覺間天氣變得更熱,稻谷已飽滿圓潤。

      持魚罩者凝視稻谷片刻,臉上浮出笑容。少頃,復(fù)又將魚罩倏然向魚按下,倏然掠起的水花,讓稻谷搖擺不定。

      種地活命,捕魚怡情。

      婚姻

      阿姑代拜堂,公雞陪新房。

      此為舟山習(xí)俗。

      在舟山漁村,臨近婚期的男子,因風(fēng)暴等原因不能歸來,家人便讓新郎的姐姐或妹妹,扮成新郎模樣,與新娘拜堂。

      待入洞房,便只剩下孤零零的新娘一人。

      于是又想出辦法,在新房內(nèi)籠養(yǎng)一只公雞,在項(xiàng)上系紅布,陪著新娘。

      待新郎回來,才可將公雞放出。

      也有新郎永不返回。

      是變心去了別處,還是在海上遭遇了意外?誰也不得而知。

      那女子做過新娘,卻未做過一日妻子。從此便苦熬,熬死了那雞,便又熬自己的命。

      在定海,聽說有一位那樣的阿婆,如今七十開外,孑然一身。朋友說離她家不遠(yuǎn),是否去看?

      想了想,打消了念頭。

      離開時,眼睛有些酸。

      曬鹽

      舟山群島,四面臨海,天然出鹽。

      取鹽卻不易。

      要先在海灘刮泥,然后淋鹵,最后才是曬鹽。

      取鹽歷來有三難,且均有說法。第一難,“百斤百擔(dān)”。要得百斤鹽,需先后挑泥、水、鹵均百擔(dān),其勞動強(qiáng)度之大,親歷過的人談之皺眉。

      第二難,“十個鹽民九個駝”。制鹽者因長期挑擔(dān),脊背被深深壓彎,似再也無法直起。

      第三難,“晚歸頭頂短三寸”。鹽民早上出門時,會被門框碰頭,等勞動一天歸來,進(jìn)門的瞬間,感覺人矮了三寸。

      除此之外,還有“七痛”之說,是指刮泥淋鹵曬鹽時,肩、背、腰、眼、膀、腿、腳等七處會痛疼難忍。

      但要活命,便少不了鹽。于是仍然雞啼而出,星齊晚歸。

      如今已不再缺鹽。

      那臉朝鹽泥背朝天的日子,已留在舊時,今人心中只有一份想象而已。

      在定海,聽人說如今仍有海鹽,用于烹魚,味道無比醇香。

      感嘆,人怎能白受苦呢!

      責(zé)任編輯:沙爽

      猜你喜歡
      蓑衣水稻田斗笠
      四月初八晴,蓑衣滿田埂
      幼兒100(2024年18期)2024-05-29 07:35:28
      家鄉(xiāng)的白鷺
      斗笠
      戴斗笠的小阿妹
      心聲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戴斗笠的石頭人
      題蓑衣鶴育雛圖
      蓑 衣
      漢字買斗笠
      快樂語文(2018年30期)2019-01-22 06:33:30
      蓑衣龍樹之歌
      民族音樂(2018年3期)2018-07-19 00:54:58
      上蔡县| 东乡县| 孟州市| 滦南县| 化隆| 泾川县| 卢湾区| 崇左市| 泰顺县| 焉耆| 九龙坡区| 洪洞县| 丹棱县| 晋江市| 翁牛特旗| 榆林市| 崇州市| 栾川县| 乌拉特前旗| 寿阳县| 丽江市| 新昌县| 横山县| 鹤山市| 婺源县| 台北市| 九寨沟县| 方城县| 龙江县| 富顺县| 合山市| 济南市| 乌什县| 延边| 特克斯县| 云南省| 蓝山县| 六枝特区| 宜良县| 丰都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