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的推進,現在人們的教育理念非常了很大的變化,現在非常重視學生德育工作,尤其實在小學階段,這個時期是學生的品質形成以及習慣養(yǎng)成的基礎性的階段,因此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今后的生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另外責任感作為一個人成人和處事的一種非常關鍵的方面,小學德育教學也意識到了在德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對于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德育;德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生責任感
前言:總所周知,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往往一事無成,在很多事情上面非常的消極、被動,這種品質即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也是一個人身心健康成長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來說。對于現階段的很多的小學來說,這個階段的責任感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的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正確的三觀以及的有利于學生在學生和生活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自主獨立的品質,還能增強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的意識,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而培養(yǎng)更多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
一、學高為師,以身示范
德育相對于其它的知識的學習來說,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德育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的傳授,而是需要學生可以很好的實現知識的內化,從而表現在學生外在的行為。并且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的能力有限,這個階段很多學生的行為都是通過對于成人的模仿,另外,這個階段的大部分的學生都把自己作為學習的重要的榜樣,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在嚴格的要求自己,更好的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總是自己的品質和言行,作為一個教師一定學高為師、以身示范,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上面的重要的榜樣,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能力的不斷的提高,要具備專業(yè)的素質和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要行為示范,以身作則,以信立人,讓學生尊崇自己,一句俗語說的好,深教重于言教。因此,要在小學的德育教學中教師本身就要具備很強的責任感,以此來深刻的影響學生,從而對于學生的行為和心靈產生相關積極的影響,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在很多的為人處事的方面更加的積極,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級建設和學習中,在家里和學校都能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樂觀和積極向上的品質,同時也希望教師和個別的學生可以對于周圍的人員產生更多正面的影響,進而不斷的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培養(yǎng)的有道德,有文化的現代化的人才。
二、改善教學方法,強化情感熏陶
對于學生的責任感的培養(yǎng)來說,涉及到的方面非常的多,主要有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歸屬感的教學,奉獻精神和擔當意識等等。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雖然所要傳導的精神差不多,但是也要結合現在的教學趨勢進行相關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教學方式可能難以適應現代的教育要求,因此,在新的發(fā)展趨勢下,小學德育教師要于與時俱進,對于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加工,以及善于利用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德育教學的效率,從而不斷的提升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的水平。同時責任感作為德育教學中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落實素質教育一個必不可少的方面。比如在《今日我做小主人》的課程學習過中,教師要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安排,讓學生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動手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父母和辛苦以及對于父母對于家庭的付出,從而通過促進學生的情感的感悟,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上更加有擔當,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做些己所能力的事情,進而通過一些教師一步步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為學生今后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家校合力,強化責任教育
現代化的教育觀念認為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僅僅要在學校方面引起充分的重視,家長也要給于充分的支持,因為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家長是其成長道路上面重要的影響者,在對德育教育的實際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和學生的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的真實的案例,建立教師家長制,形成家校合力,廣泛的組織各種學校德育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另外還要組織相關的主體班會活動,增強家長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的意識,讓責任感落實到生活和學習的很多的方面,從而一步步的實現德育內化,從而更好的規(guī)范學生的相關的行為,為學生今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結
總的來說,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品質形成和習慣養(yǎng)成的起步的階段,也是今后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的力量,因此一定要從小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責任感,小學階段作為德育教學的重要的途徑和重要的階段,同時這也是一個非常長期和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堅持,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落實學高為師,以身示范、改善教學方法,強化情感熏陶、家校合力,強化責任教育這些方面,善于利用一些真實的案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知識的內化,規(guī)范學生很多方面的行為,從而豐富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感,通過給于學生更多的真實的體驗,通過學生在真實的一些行為的引導,不斷的幫助學生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生和生活中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不斷的增強學生的能力和促進學生的知識的提升,從而真正的落實素質教育相關的要求,為祖國、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有能力、有實知識、有道德的人才,從而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趙建平.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J].職業(yè),2018,1(36):115-116.
[2]李岱珍.班級文化建設中培養(yǎng)責任意識[J].中國農村教育,2018,1(22):70.
[3]鄭劍鋒.中學生命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研究[J].生物學通報,2018,53(11):18-22.
[4]王建敏,張國君,張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醫(yī)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J].醫(yī)學教育管理,2018,4(05): 445-448.
[5]張麗娜,支進.指導角色扮演,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J].教書育人,2018,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