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覺堅贊
摘要:幼兒心理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喜歡玩樂,其展開活動的基礎形式之一便是游戲。幼兒在參與游戲過程中,往往會將自身本性展露無遺。不僅如此,游戲也可以激發(fā)嬰幼兒的潛質(zhì),使得幼兒身心均得到發(fā)展。因此,幼兒園教師應將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基礎形式之一。
關鍵詞:幼兒;游戲;影響;運用
幼兒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對于事物往往新鮮勁一過便很難再集中,并且情緒化嚴重,對于老師的教導往往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自控能力較差,不用正確的方法,則會對幼兒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響,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游戲教學法則是將幼兒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融于各種豐富有趣的游戲之中,將教學與游戲有機結合,讓幼兒愿意主動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在游戲中得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保證幼兒能夠得到游戲中的有趣體驗,另一方面,也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這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從游戲?qū)τ變航逃械挠绊懠叭绾芜\用進行闡述自己觀點。
1.游戲?qū)τ變航逃挠绊?/p>
1.1.游戲能影響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提高學習樂趣。
對于剛接觸學校的幼兒來說,面臨的環(huán)境、同學和教師都是新鮮又充滿刺激感的,他們極其渴望新事物,貪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僅會讓他們覺得乏味,而且會影響學習效果。而游戲是讓處于啟蒙階段的幼兒獲得學習知識、獲得生活經(jīng)驗的有效方式,它能提高幼兒的智力發(fā)展,全面提高幼兒對學習的樂趣。如當幼兒處于情緒低落、不主動參與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2至4分鐘進行游戲,通過手指打鼓、手指兄弟、手指謠和手指鎖等游戲,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幼兒的學習樂趣,開闊幼兒的知識視野,是一種能讓幼兒鍛煉身體的好方法。
1.2.游戲能培養(yǎng)幼兒的素質(zhì)身心,提高綜合能力。
游戲有內(nèi)容、情節(jié)、角色、動作、語言、活動、玩具和游戲材料,涉及的內(nèi)容豐富多樣,有利于提高幼兒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如可以玩簡易腦筋急轉(zhuǎn)彎的游戲,如教師提問幼兒:“A和C誰比較高呢?”回答是C高,因為ABCD(A比C低)。這樣的簡單問題可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快速有效地學到英語知識,打通另一條思考的大門;開展密室逃脫和人椅游戲的訓練,幼兒坐在椅子上,每一個幼兒的雙手抱緊前面幼兒的雙肩,再慢慢坐在后面一位幼兒的大腿上,集體向前。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幼兒之間的交流和感情,讓他們懂得齊心協(xié)力、互相幫助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讓他們通過參與優(yōu)秀活動,培養(yǎng)課堂上的紀律性;再者可以開展一些教師和幼兒互動的游戲,教師抓住不同幼兒的興趣點,有助于更好地溝通感情,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2.1.精心設計游戲,明確教育目標
游戲教學法是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但并不是說只要是游戲,就都可以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是不正確的,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課堂教學目標,并且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精心設計游戲,把教育的信息融入到游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的培養(yǎng),并且教師在設計游戲時也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讓游戲發(fā)揮最大的功效。首先,教師要保證游戲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既然是游戲教學法,那么游戲在教學中一定是占了較大的比重的,而不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幼兒的需求和愿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活動本身是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結果,并且可以根據(jù)結果改變的,這就要保證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與周圍的世界進行互動,能夠收集有效的信息,在不斷的感知中形成對于事物的理解。其次,要控制好游戲的難度,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難度較高的游戲會讓幼兒喪失游戲的積極性,也會打擊幼兒的自信心,而難度較低的游戲也會讓幼兒提不起興趣,所以游戲的難度要控制在能夠讓幼兒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在不斷的嘗試和挑戰(zhàn)中能夠完成游戲并且獲得成就感。最后,在游戲的設計上,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充分的考慮到游戲的安全性,考量游戲的時間、場地、所需要用到的器材等等,讓幼兒能夠快樂的進行游戲。
2.2.培養(yǎng)幼兒的主體地位,導入游戲。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教育的主體。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白幼兒作為受教育者和主體的地位,以游戲為載體,積極開拓思維讓幼兒參與游戲,并通過對不同幼兒的接觸,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出他們不同的身體特征,這樣才能快速地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從而樂于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扮演游戲角色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意識,如玩拉小豬走游戲,準備好藤圈、小豬頭飾,讓全班幼兒分成兩隊,第一名幼兒扮演“拉豬人”拉著藤圈向前走。第二名幼兒戴上小豬頭飾蹲著走,然后全班幼兒集體唱兒歌:“耳朵大,眼睛小,豬的全身是塊寶??炖∝i進豬圈,小豬小豬要走好?!弊詈笤诘谝幻袄i人”的帶領下,所有小豬都找到自己的“家”,游戲得以圓滿結束。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幼兒不僅明白了豬的身體構造,而且培養(yǎng)了觀察能力和方向感,增進了小伙伴之間的溝通和感情。
3.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
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開展游戲情境教學不僅能夠在短時間拉近自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使得幼兒與自己更為親密,同時也能夠調(diào)動幼兒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故而,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基于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使得教學更具針對性以及目的性,令教學與游戲之間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以“認識4以內(nèi)的數(shù)量”一課為例,該課程是小班數(shù)學與的基本課程,教學目的是為了令幼兒掌握清點4個物體的方法,并明確總數(shù)。為此,教師可為幼兒創(chuàng)建如下情境,要求其中一個幼兒扮演水果店的銷售人員,剩余幼兒則扮演顧客。之后,指導幼兒演示顧客購買水果的場景,如扮演顧客的幼兒要求購買4個蘋果,扮演銷售人員的幼兒便需給予其相應數(shù)量的蘋果。若幼兒取量正確,教師應予以鼓勵。若不正確,教師也應耐心指導。通過這一方式,幼兒能夠了解數(shù)量增加與減少的過程。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如“一個蘋果怎樣變?yōu)閮蓚€蘋果?”該問題不僅可以令幼兒接觸小學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也可以開發(fā)幼兒思維,培養(yǎng)幼兒腦力。通過上述游戲,教師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積極性,從多個方面開發(fā)幼兒智力,提高幼兒學習能力。同時,也能令幼兒提前接觸其之后需要學習的知識。
總之,游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動,幼兒在游戲當中可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充分釋放自身天性,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與成長。教師不應排斥幼兒玩游戲,反而應該鼓勵幼兒參與游戲,以免阻礙幼兒天性的發(fā)展。作為教師,應主動將課程內(nèi)容融入教學游戲當中,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動力,令其掌握課堂內(nèi)容,教師也可完成課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