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輝
摘 要: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階段,小學的存在顯得尤為必要,而數學作為一直以來都比較復雜的學科,想要學好,必須從小學階段抓起,眼下新課改早已在進行階段,各門學科也已經投入了新課改的洪流中,數學也不能例外,現如今,建立高效優(yōu)質的數學課堂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最重要問題之一,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了,設法將傳統(tǒng)的數學理念知識,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最大程度的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得每個學生的數學水平和成績,都能夠得到顯著地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校;課堂
伴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小學乃至高年級的氛圍要逐漸向有效性的發(fā)展方向靠攏,通俗來講,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課堂效益和實際教學情況為參考,隨著教育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現今的教學模式已經變得比以前更高效。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而言,不僅僅要做到鍛煉學生的實操,更加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兩個重點內容恰恰都需要通過數學教學來做到,通過課堂讓學生的多項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了解學習程度,發(fā)現學習問題
要想從根本上普遍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水平,就應該首先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做到實時的了解跟進,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同的疑難點,教師應該選擇對其指定針對性的輔導方案,并且教師還應該提前對這些情況進行掌握,以便于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也記得對學過的內容有很深刻的記憶性,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讓學生不停的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鞏固的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的思考障礙,為了提高每節(jié)課的上課效率,保證每個知識點都能被學生充分的吸收,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跟學生多多接觸交流,主動的詢問每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學習的心態(tài)以及他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有著怎樣的看法,通過搜集到的這些情況,從而便于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做出適時的整改,如此一來,就可以實現教師和學生一起走向進步的最終目的。
正所謂“因材施教”,在數學課堂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各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性格等方面加以熟悉了解,之后就可以根據每位學生所具有的個性從而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眾所周知,在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要想打造出簡單高效的課堂氛圍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基于此,充分掌握學生的興趣點,并且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重中之重,只有學生有興趣學習數學,教師才可以開啟學生的思維,進行有針對性的豐富多彩的授課,當學生面對教師提問或者是在作業(yè)中出現了錯誤的時候,教師也不應該加以指責和批評,也應該適當的對其進行鼓勵,再利用私下的空余時間對學生進行約談,看看究竟是哪里沒掌握從而才會出現錯誤,這樣一來,學生的接受度也會高出很多。
二、合理開展對話,展現思維過程
作為教師,首要任務不光光是講好每堂課就結束了,還應該從多方面的對每位學生表現出人文關懷,畢竟“教書育人”是合二為一的,這也是作為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準則,鑒于數學本來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所以很多知識點單單通過學生的死記硬背是根本無法做到真正的理解掌握的,因為教師還是需要多多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此外,教師還應該留意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在必要的時候跟找到他們進行談話,通過圍繞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具體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方法等層面進行深入的探討,讓學生大膽的表達出內心的想法,當學習過程中遇到了疑難的知識點時,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們,積極的向其提出疑問,堅決杜絕有難題不敢問老師,從而在該知識點上屢次犯錯的情況發(fā)生,只有學生踴躍的向教師提出了問題,教師才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從而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其次,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是呆板的講述書本上的死知識點,而應該通過一些有趣的實踐操作來豐富學生們的思維,從而提升他們對數學的濃厚興趣,當今很多教師,都把講課變成了主動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這樣一來,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開發(fā)具有輕松活潑氣氛的教學環(huán)境,多多鼓勵學生勇敢的展現自己,對于新的知識點要去主動的創(chuàng)新和挖掘,讓學生徹底理解,學習不光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自主交流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三、教師適時幫學,學生自主分析
由于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并沒有先天的基礎,并且對于知識點的接受度也不是太高,所以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該注重知識點和日常生活情境的相互結合,除此之外,還應該及時的針對學生開展一系列幫扶的手段,從方方面面幫助學生努力提升數學成績。首先,教師應該從簡單的知識點講起,最好控制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進程,在課堂作業(yè)之外,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跟學生學習程度相互匹配的練習題,讓其通過針對性的練習題加快學習進度,并且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向教師反饋,同時學生在跟教師交流的過程中也應該逐漸培養(yǎng)自己自主學習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在出現錯誤的時候,通過及時跟教師請教交流,從而不斷總結經驗,達到知識點鞏固的良性循環(huán)。
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組成一對一的輔導,或者引導班級里的優(yōu)秀學生對差生進行輔導,在課余向差生傳授學習的方法。通過學生之間的積極交流,優(yōu)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積極帶動差生的作用。
對于差生,教師也不應該橫加指責,這樣會極大的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面對差生,教師也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言傳身教的耐心方式對其進行教導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
當學生遇到難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分成學習小組的方式,四人或者多人一組讓他們進行討論,之后把自己的問題加以總結,通過課后筆記的形式反饋給教師,這樣自主總結的方式也能對緩解課堂氣氛起到很好的輔助效果。
結論:綜合以上內容,當今的教育發(fā)展正面臨新課程的大整改,各門課程都在積極的進行改革,數學也不例外,作為最為抽象的一門學科,數學教師更應該把握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勇于創(chuàng)新,將枯燥乏味的課堂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巧合的結合,達到讓學生能夠通俗易懂的目的,此外還應該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及時交流,教導學生養(yǎng)成實時反饋知識掌握情況的好習慣。這樣的方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因此還是需要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進行探索,最終實現學生數學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靜.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中國校外教育,2018(13):135-136.
[2]田連群. 淺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 課程教育研究,2013(33):197-198.
[3]魯仁年.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方法[J]. 課程教育研究,2018(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