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清
【摘? ? 要】教學語文,詞語是當中的重點。小學語文著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語言基礎,也就是句子的構造與運用,而詞語是構造句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日常的閑聊,都是少不了詞語的,學生只有學會詞語的意義及其運用,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 掌握詞語?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51
在小學語文的基礎教學當中,詞語是其中的一大重點,詞語是構成語言的重要骨架,然而語文就是一門語言類學科,通過詞語,學生才能充分理解閱讀的意義,學習好詞語,才能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詞語,是掌握小學語文知識的主要因素,學習詞語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必要的過程,只有打好基礎,豐富了學生自身的詞語水平,才能更加熟練地掌握語文的運用,才能使語文的教學效率得以提高。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詞語呢?
一、制定教學計劃,有針對性的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學懂知識。對于教師而言,小學語文知識過于淺薄,但是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基礎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是如此,他們只是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對于世界的認知還很少,所以說教師眼中的簡單知識對于他們而言就不會簡單。其實這對于教師來說才是最困難的,因為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式一定得符合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學會,學懂。
1.制定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不必過于復雜,在備課時要結合學生接收知識的情況合理化的篩選知識點。合理的教學計劃能更加有效的教授學生更多的東西,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計劃具有針對性。所謂的教學計劃具有針對性是指不同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語文水平,所以不同階段的學生教育程度和詞語難易程度也應該有所不同。小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為一個階段,三四年級為一個階段,五六年級為一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語文,雖然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學習到了很多表達技巧,可是書面化的語文教學模式他們還是第一次學習,這一階段的學生沒有基礎知識,那么作為教師,就得給他們培養(yǎng)基礎,只需要交給他們簡單的詞語,使他們能夠利用詞語完成一些基本的句子構造就可以了。第二階段,學生開始寫作文了,這一階段就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所給題目,能把自己想到的語言優(yōu)美地表達出來,這一階段,除了構成句子的基礎詞語,就還得給學生講解一些關聯(lián)詞了,以此來增加學生作文的語言優(yōu)美度。通過前兩階段的學習,學生對于基礎詞語也有了一定儲備,那么教師就得加深詞語的難度了,比如說一些成語,或是一些簡單文言文中的詞就得開始一步步教給學生了。小學語文教學要一步步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不然會適得其反。
二、恰當?shù)牟贾靡恍W習任務
其實我知道有些教育者是不同意在學習之外給學生布置任務的,但我想說的是,學習是學生的基本職責,他們上學的意義就在于學習,教師想到的不應該是因為學習任務而耽誤學生休息時間,而是應該想到用怎樣的方法能使學生花費最少的時間有效地取得好成績。適當?shù)膶W習任務是教學過程中必要的教育手段,只有充分利用好這一方法,才能使學生學得更加輕松。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將構成句子的主要詞語順序打亂的方式做成題庫,讓學生進行重組,每天布置適量的題,既能增加學生對詞語的熟練程度,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三四年級,可以讓他們查字典,翻閱一些新詞,并理解記憶新詞的意義,積累的詞語多了,才能增加作文的亮點。五六年級,可以讓他們收集成語,通過查閱字典或是其他方式,學會成語的運用。
三、講解詞語的來源和相關故事
其實,對于成語而言,每一個成語的來歷都有其對應的故事。比如說“葉公好龍”這一成語講述的是有個叫葉公的人很喜歡龍,在他家的柱子上都刻上龍,有一天,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就想下來看看,當葉公看見真龍時卻嚇了一大跳,拔腿就跑。所以用葉公好龍來形容那些表面喜歡某種事物,內心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歡的人。結合成語由來的故事來進行講解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更能夠增加學生對成語的好奇,讓學生對詞語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再而言,比起枯燥的給學生灌輸詞語意思,讓學生死記硬背,講述一個故事更加容易讓學生記住,根據成語的來歷,學生就能很快地想到成語的意義了,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記憶起來更加容易,且不易出錯。在詞語教學過程中,有些詞語的意義表面意思和實際意思大不相同,很容易記錯,所以說,講解詞語來歷,學生根據詞語來歷來記憶詞語意思就不怕記錯了。而且,相對于死板的詞語意思,一個有趣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所以記故事遠比記詞語意思要更為牢固,更加長久。既然詞語教學用講授故事的方式有如此多的好處,我們?yōu)楹尾挥媚兀窟m當?shù)某烧Z故事或詞語來源故事是小學語文詞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大法寶,正確利用詞語故事,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詞語的教學效率。
四、作為教師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
相對于其他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小學生的腦力和情商都還沒得到足夠的發(fā)育。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對于學生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即使學生在學習中多次出錯,我們也應該要多加諒解,不能夠責罰他們,而是要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他們的努力,我們不能夠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衡量他們。要知道,每個教師也是從小學過來的。鼓勵,是人一生當中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鼓勵就沒有學習的動力,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未來還沒有明確的方向,教師的鼓勵便是對他們的肯定,鼓勵也是他們的照明燈,時刻照亮著他們前進的道路。如果老師對于學生只有責罰,就會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從而使他們的內心否定自己,長此以往,學生對學習就會產生厭倦,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好。所以在語文學習這一方面,還是要給學生鼓勵,只要學生肯學,總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語文的魅力。
五、結束語
小學語文是比較基礎的,詞語的運用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知識點之一。詞語是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語文詞語教學非常重要,沒有學好詞語,就意味著語文學科的基礎沒有打好。所以教師要抓好學生詞語方面的學習,只有學好詞語,才能進一步的學好句子,學好文章,才能學好語文這一學科。在小學階段就是要打好學生的詞語基礎,以學生為重,利用正確的教育方法,一步一步帶領學生學習詞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詞語,多加積累詞語,只有將詞語的運用做到脫口而出的地步,才算真正學好了詞語。小學階段學習好詞語也是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