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開利
【摘? ? 要】隨著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計算機專業(yè)越來越受到中職學生的歡迎。中職計算機的教學,旨在為國家培育計算機技術性人才,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因此正確高效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難點以及教學方法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 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020
計算機專業(yè)一直以來都備受學生歡迎,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國家對計算機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在眾多的中職專業(yè)中,計算機專業(yè)就更加的受到關注。但由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習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加之中職的學生受相關教育的程度普遍較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中職計算機的教學并不容易。因此,在各種問題的包圍之下,要使教學有較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師找到并運用合適高效的教學方法。
一、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難點
(一)計算機專業(yè)的相關知識具有難度,學生難以迅速入門
對于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的相關知識,從簡單來說,是對于計算機本身的認識,包括對計算機的功能的認識及其使用,計算機各種硬件的認識,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比如打字、文件保存和輸送等等。這些知識雖然簡單,但對于剛正式接觸計算機的中職學生而言,知識就比較抽象難懂,因此學習和領會起來就相對困難一些。從稍微復雜一點的知識來說,就是各類文檔的編輯和處理、圖案圖畫的繪制和處理、計算機各種軟件的使用、計算機的編程方法的學習、各類程序的設計和軟件的開發(fā)、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計算導出等等,這些知識相對于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而言,就更復雜并且難以理解,因此學生學起來就會覺得困難,不容易聽懂,難于運用,尤其是在基礎知識不扎實的情況下,更是加大了學習的難度。
(二)中職計算機的學生普遍知識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
中職就讀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在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之后,因考不上理想的高中,而選擇了到中職學校來學習。首先,這些中職學生只是進行了初中知識的學習,其次,大部分學生是中考成績偏差而選擇了中職的,因此這些學生普遍的知識文化水平是相對不高的,尤其是關于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更是了解甚微,這樣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當中有一定的難度。原因在于:第一,初中和小學都很少甚至是基本上不會涉及到計算機相關知識的學習,小學生太小,理解能力不夠,會學不懂計算機的知識,初中生文化課科目多,學生文化課學習壓力大,很少有時間對計算機的知識進行學習。加之小升初考試和中考都對計算機能力沒有要求,因此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并未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方面的教育。因此學生對計算機了解少,基礎知識不過關,入門難。第二,在計算機的學習過程中,有時會遇到英語和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倘若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這些知識不具備,那計算機相關操作的學習就相對困難一些。比如,在對excel和word文檔進行編輯和數(shù)據(jù)處理的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求和、求差、求平均數(shù)等中學數(shù)學公式的運用,學生如果對此類知識不了解,那自然在學習過程中就要下更多的功夫。再比如,在程序設計的時候,大多的設計流程都是英文版的,如果學生英語水平太過于薄弱,學習此類知識就會覺得困難。
(三)中職計算機的學生難于管理
絕大多數(shù)的中職學生都是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孩子,在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相對來說不穩(wěn)定,心智還不成熟,對于學習并不是很專心,因而課堂難于管理,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再加上計算機的教學是以上機操作為主,文化理論課的教學為輔,更注重操作技能。因此,大部分的課堂都是在微機室進行,用計算機上課,讓學生自行操作。這樣一來就會出現(xiàn)學生在微機室不做與課堂相關的東西,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其他操作,而不是學習。
二、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方法
(一)循序漸進,注重效果而不是速度
因中職的學生在一開始進入學校學習的時候并沒有怎么接觸計算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初期應更加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教學。從認識計算機開始,逐步的擴展深化,讓學生能聽懂,能吸收。切記不能只追求速度,而不顧教學質量,而要循序漸進。但這并不是說花大量的時間來講理論知識,不注重實踐和操作。而是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聯(lián)系實踐,講理論的同時通過對應的實踐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為計算機知識本身比較抽象,所以必須加以實踐,用實物的方式讓學生在感官上得到體會,才能領悟。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盡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具體和生動,多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并學以致用。
(二)教學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
由于中職的學生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理解能力較低,中職學生在入門階段,會因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欠缺而導致入門困難,學習起來吃力。再加上計算機的知識本身就相對難以理解,較為抽象,因此學生會出現(xiàn)學不懂的情況。比如:在中職就讀的學生當中,有部分是來自收入較為落后的家庭,家中沒有計算機設備,以前就讀的學校也并未開設計算機的課程,雖然當今網(wǎng)絡技術發(fā)達,但對于這一部分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計算機便是陌生的。他們之中甚至有的同學會不知道如何使用鍵盤和鼠標,也不知道怎么打字,怎么切換輸入法等等。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對于計算機的教學應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并且要有足夠多的耐心,從最為基礎的知識和操作開始教學,讓這些學生了解計算機,慢慢學會如何去使用計算機。
(三)加強課堂管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中職學生普遍難于管理,課堂紀律差,學習效果差。因此,教師一定要嚴格的管理課堂,在讓學生接觸計算機,用計算機上課的時候,應斷掉網(wǎng)絡,操作頁面上只能進行與當堂課程有關的操作。并且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的計算機由老師的計算機進行控制,不得進行其他操作。在學生自行練習的過程中,老師應規(guī)定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完成并定時上交,對于不能完成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膽土P。并且在此過程中,教師應不時地對學生進行巡視,以避免學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同時如發(fā)現(xiàn)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對其進行講解和指導。
中職計算機的教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但是作為中職計算機的教學老師,既然已經選擇了這份職業(yè),那肩上就已經擔負了這份職責。即使在教學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和難點,但是,只要我們本著教好學生的初心,不斷地探索合適的、高效的教學方法,并把這些方法切實地運用到計算機的教學過程當中,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學生就能學到技能,從而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