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二慶
【摘? ? 要】體育教師應當立足體育教學,有效履行教書育人使命,努力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領、有擔當?shù)男聲r代合格人才。
【關鍵詞】體育教師? 教書育人? 履行使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03
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diào)“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目標和方向。領會新思想、把握新要求,體育教師理應立足體育教學,有效履行教書育人使命,努力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領、有擔當?shù)男聲r代合格人才。
一、當前體育教師履行教書育人使命中存在的問題
教書與育人本來是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不可分割。但長期以來,體育教師重教書輕育人的傾向比較普遍,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1.重授業(yè)、輕育人。有的體育教師教學中只重視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卻忽視了在體育運動中對學生體育精神、愛國主義情感、積極人生價值觀、團隊合作精神、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品格以及審美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2.重抓教、輕受教。有的體育教師僅將體育課視為帶學生做做操、跑跑步、打打球、跳跳繩,認為現(xiàn)有能力素質(zhì)足夠應付學生,不重視教育者應先受教育,因而原地踏步、故步自封,既忽視自身專業(yè)理論的學習提高,又忽視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法治素養(yǎng)的增強。3.重言教、輕身教。有的體育教師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平時上課信口開河,隨意發(fā)牢騷、講怪話,不能給學生傳遞正能量;有的職業(yè)境界不高,缺乏做好本職工作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教學敷衍應付,上課吸引力不夠;有的自身品德不高,在婚戀、吃喝、交友等個人生活方面不自律;有的學術道德失范,論文抄襲剽竊或請他人代寫,或署名不實,讓學生們輕視和鄙視。
二、當前體育教師履行教書育人使命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學校辦學引導機制上存在偏差。一方面,學校黨委以及一線領導,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認定為是輔導員、班主任、政治理論課教師這些群體的職責,從而對其他課程不作要求,進而忽視了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所有課程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另一方面,科研容易量化、考核和評價,因此在職稱晉升、評獎評優(yōu)時,主要考量標準是科研項目的層次、論文數(shù)量質(zhì)量、教學任務的數(shù)量質(zhì)量。因而,很多體育教師面對這樣的導向,自然也會忽視育人,使育人成為事實上的軟任務、良心活。
2.體育課程認識定位上存在偏差。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任何課程的教學都是一個育人的過程,都滲透著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只不過有的課程多一些或明顯一些,有的課程少一些或隱蔽些;有的教師能夠自覺地在課程教學中挖掘不同內(nèi)容的教育元素、抓住不同時機自覺地育人,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目的和意義,明確人生價值追求。然而,體育課程往往變成了單純傳授體育知識和培養(yǎng)運動技能,只注重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增強身體素質(zhì)、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成績的方面,而忽視了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忽視了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
3.體育教師使命追求上存在偏差。習近平在2014年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指出:“做教師就要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钡牵F(xiàn)實中一些體育教師恰恰將教書育人割裂開來,不熱愛自己的本職,將體育教學僅當成謀生的手段,只停留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層面,不能以自身的好學識、好思想、好品格為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
三、體育教師有效履行教書育人使命的對策措施
1.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較正學校辦學引導機制。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是對整個教育事業(yè)提出的總體性要求。教育以育人為本,育人以德育為先。治校管理者應當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在各類公開場合倡導和強調(diào)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強化育人導向,由外而內(nèi)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學校在各類文化景觀規(guī)劃和設計中,應充分宣傳教師育人典型,在學校出臺的各種政策措施中,尤其是制定關系教師晉升、獎懲等關系教師成長發(fā)展等關鍵政策措施時,應充分傾斜教師中的育人典型,使廣大教師包括體育教師體會到育人的光榮感和成就感,從而推動更多教師包括體育教師把育人從一種外在動力,慢慢內(nèi)化成為一種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以立德樹人為終極目標,較正體育教學的課程定位。作為一門特殊的育人課程,要以獨特的方式發(fā)揮其育人作用,達到體育課程育人的目標。體育課程教學既是一項體育活動,也是一種教育手段,它不僅具有教會學生體育知識的特性,掌握正確鍛煉身體的方法;還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使學生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zhì)得到鍛煉,更重要的還有意志培養(yǎng)和體育精神錘煉等特征。可以說,體育在塑造人體健康、培養(yǎng)健康精神以及提高人的整體素質(zhì)方面發(fā)揮著巨大作用。例如,在進行田徑、游泳和部分小球訓練中,體育教師可以專門為學生設置各種困難,營造特定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學生相關素質(zhì)與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勇于挑戰(zhàn)自我、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和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zhì)。在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訓練中,可以提高參與者的合作意識、集體主義觀念。因此,體育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符合自身需求的體育知識技能外,還應重視對學生體育精神、意志品質(zhì)、正確人生價值觀、集體主義榮譽感等的培養(yǎng),使體育課程育人變得更加有效、更加有益、更加有趣,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3.以立德樹人為使命牽引,較正教師職業(yè)追求上的價值偏差。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比瞬排囵B(yǎng),關鍵在教師。堅持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只有教師自己先立德正己,成為政治素質(zhì)過硬、業(yè)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人格魅力強大的教師,才可能言傳身教、行為示范。
一是自身的政治素質(zhì)要過硬。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范性。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認識到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實現(xiàn)中國夢服務的,要從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不攻擊黨的領導、不抹黑社會主義。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主動地學深悟透新時代的新理論新思想新觀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只有教師始終堅持正確導向,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場,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才能從正面影響學生,進而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二是自身的業(yè)務能力要精湛?!皫熣?,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弊龊媒處?,必須有扎實學識,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而且要負責地常換水,不能給學生污水、陳水。以自身過硬的素質(zhì)能力培養(yǎng)人,不耽誤人、不誤導人,對教師來說十分重要。否則,教學就會落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結果只能是誤人子弟,招致學生的抱怨和不滿。因此,體育教師同樣應當始終處于學習狀態(tài),站在知識發(fā)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不僅如此,體育教師還應當有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手段,實現(xiàn)全方位育人,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三是自身的責任意識要強烈。在體育教學中,并非沒有時間育人,關鍵是有沒有想到要去育人,要堅持把育人貫穿于體育教學全過程,盡量避免純體育知識傳授課程,應當做有“心”之人。一是以人為本有愛心,切實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加深師生感情,增強育人效果;二是嚴格要求有誠心,對學生要嚴格管理、嚴格要求,要嚴之有情、嚴之有度;三是循循善誘有耐心,在育人過程中要耐心細致、不厭其煩、不怕反復。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真誠、平等地對待“體育弱勢生”,當他們在長跑訓練中出現(xiàn)“極點”時,及時鼓勵他們戰(zhàn)勝困難;使其順利闖過“極點”,促使他們克服生理、心理惰性,提高他們自覺練習的積極性。在開展分組教學時應有意識地編組,在互相尊重、精誠團結中爭創(chuàng)好成績,來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訓練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某運動項目上的特長,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增強其個人信心。當“體育弱勢生”遇到挫折,產(chǎn)生不安情緒和痛苦時,要告訴他們?nèi)松鷷龅胶芏嘁庀氩坏降拇煺?,要靠堅強意志、頑強拼搏去克服困難、跨越難關。
總之,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使命,作為體育教師也應當既教書又育人,這才是一個教師對職業(yè)最完美的詮釋,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領、有擔當?shù)男聲r代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diào)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2.
[3]布超.改革開放40年高校教書育人的基本經(jīng)驗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19-23.
[4]馬德浩.新時代我國高校體育發(fā)展的使命、挑戰(zhàn)與對策[J].體育學刊2018(5):5-12.
[5]孫正,阿英嘎.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使命與擔當:演進、問題與路徑[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