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慧芬
摘要: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不僅關系到教師個人的發(fā)展,也關系到學校的發(fā)展。但是,很多學校管理人員未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為體育屬于輔助性課程,導致學校不重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較低,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人們對體育教育問題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在新課標下,學校必須認識到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加快師資建設的步伐和力度,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雖然體育教育改革的根本是教學體系的改革,但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教師。如果學校缺乏專業(yè)的體育教師,那體育課程的改革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變成一紙空談。但是,從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可以看出,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學校詳細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調整對策。
一、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一)師資數量
每所學校的學生人數不同,實際情況不同,體育教師的需求數量也有所不同。文章以某市為例,該學校共有教學班546個,在校學生的人數為29563人,體育教師共有116人,平均到每所學校體育教師的數量為6.5人,體育教師數量最多的學校有9名體育教師,數量最少的學校有4名體育教師,體育教師和學生的比例為1:329,班級和學生的比例為1:64。通常情況下,一名體育教師可以對5個班級的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不能超過35人。除此之外,該市還缺少專職的體育教師,而兼職的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于形式化,缺乏責任心,降低了體育教學質量。很多學校得體育教師需要一人帶幾個班級,體育教師的教學壓力比較大,這對體育教師的發(fā)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年齡結構
教育專家表明:學校體育教師的年齡必須平均,也就是有老年教師,有中年教師,也有青年教師。不同年齡的教師特點和教學經驗不同,而且學校必須不斷外聘年輕的體育教師,壯大體育教師隊伍,這樣就不會出現老教師退休,教師斷層的問題出現,又可以實現新老教師的平穩(wěn)交替,保證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年齡不僅僅是一個數字,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體育教師的教學經驗會更加豐富,而且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會不斷提高。但是,老年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差,年輕教師觀念比較新穎,而且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由此可以看出,年齡是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中必須考慮的因素。研究表明:人在20-30歲時,記憶力是最好的,而且反應能力比較強,30-50歲時,人的思維能力是比較強的。學校管理人員必須充分了解不同年齡段體育教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這樣才能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文章以某市為例,該市年齡最小的體育教師為33歲,年齡最大的體育教師為53歲,30歲以下的年輕體育教師人數為0,30-40歲之間的體育教師有33人,年輕教師的比例比較低。
(三)學歷結構
學歷結構實際上就是一所學校不同學歷體育教師的人數比。如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學歷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學歷并不完全代表一位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但是如果體育教師的學歷過低不僅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會阻礙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西方國家比較看重體育教師的學歷。文章中該市20%的體育教師是本科學歷,34%的體育教師是大專學歷,其余教師均在大專學歷以下。因此,該市要想提高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就必須認識到體育教師學歷管理的重要性。
(四)職稱結構
職稱結構實際上是指學校不同級別體育教師的比例。職稱代表了一位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職稱是學校和教育部門對教師能力的肯定。根據國家教育部要求,學校的體育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中級職稱教師,初級職稱教師的比例應該為2:4:3。但是,該市的高級職稱教師人數比較少,初級職稱教師比較多,比例不協(xié)調。
二、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條件不完善
如今,很多學校缺少體育教學設備,教學硬件設備不符合國家標準。硬件教學設備實際上就是體育教學中所需要的設備和場地,嚴重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該市城鎮(zhèn)學校的體育場面積不超過200m,即便是該市的一些重點學校,體育教學設備也不充足,無法滿足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需求。調查結果顯示:85%學校體育教師對教學條件不滿意。導致學校體育教學設備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缺少經費,而且很多學校管理者對體育教學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體育教學中教師只需要組織學生跑步,打籃球就可以,無需準備過多的教學設備,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二)教學質量不高
在很多學校,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還在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口哨是教師授課的主要方式,教學手段十分單一,而且對基礎技能講解比較多,導致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體育課程的熱情和積極性。如今,多媒體技術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廣泛應用于學校體育課程教學中,但是很多教師無法熟練操作多媒體設備,只有15%的教師會使用多媒體進行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機會比較少,而且學生練習的時間和機會也比較少,更多的是教師進行示范,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學質量不高。
(三)新課標未完善實施
教育體制的改革給體育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和理解對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在新課標下,體育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新課標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情感變化。據調查顯示:該市只有7%的體育教師能夠深刻理解新課標的內涵,93%的體育教師無法真正理解新課標的內涵。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課程教學中是新課標改革的基礎。但是,很多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都是教學的主導,學生被動的進行學習,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四)繼續(xù)教育不夠
要想提高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學校就必須認識到體育教師繼續(xù)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該市體育教師的數量比較少,學校管理者對體育教學認識不足,導致學校很少派遣教師外出參加專業(yè)化培訓。除此之外,即便學校愿意讓體育教師外出接受繼續(xù)教育,但是外出接受繼續(xù)教育的費用需要教師自己承擔,這對于教師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導致很多教師參加繼續(xù)教育的積極性比較低。
三、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對策分析
(一)樹立新的體育教學觀念
要想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學校必須更新管理觀念,認識到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從根源上改變體育教師結構,提高體育教師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學設備和場地是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物質保障和基礎,學校還應加大教學設備購買方面的資金投入。
(二)壯大體育師資隊伍
學校要定期從外部聘請專業(yè)的年輕體育教師,調整體育教師結構,平衡職稱教師比例。
(三)加強體育教師培訓
學校必須認識到加強體育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定期派遣教師外出參加專業(yè)化培訓,學校必須承擔教師培訓的全部費用,減輕教師的壓力。學校管理人員要多關心體育教師,了解體育教師的生存狀況。學校還應該完善教師獎勵和懲罰機制,對表現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四、結語
很多學校缺少專職的體育教師,而兼職的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于形式化,缺乏責任心,降低了體育教學質量。學歷并不完全代表一位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但是如果體育教師的學歷過低不僅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很多學校,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還在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十分單一,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要想提高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學校就必須認識到體育教師繼續(xù)教育的重要性。要想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學校必須更新管理觀念,認識到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學校要定期從外部聘請專業(yè)的年輕體育教師,調整體育教師結構。教學設備和場地是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物質保障和基礎,學校還應加大教學設備購買方面的資金投入。
參考文獻:
[1]何志芳,郜建海.青海省農牧區(qū)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現狀分析與建設構想[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2:73-78.
[2]陳雁飛.論改革開放30年我國體育師資隊伍建設與發(fā)展歷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04:446-448.
[3]王志斌,陳湘麗,武文華.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23:59-60.
[4]周建華.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對20所實施“三自主”選課模式的高校調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1:8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