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陽
(陜西理工大學文學院,陜西漢中 723001)
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經(jīng)驗有如盛開的玫瑰。我們要把一叢玫瑰從別的花園移植到自己的園地里來,……首先要考察并改善自己這塊地的土質(zhì),……要連土一起移,不要傷根[1]?!蔽簳^早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運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因此,他也被譽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魏書生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與中國國情和學生實際特點相結(jié)合,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探索出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思想,并指導了后來李鎮(zhèn)西等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該文力圖分析魏書生老師的課程觀與教材觀,以及他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的實踐過程,為今后的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魏書生的課程觀是他教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研究魏書生的課程觀,分析其具體實施過程,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課程的實施必須以教材為依托,語文教材(這里專指語文課本)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牢牢抓住語文課本,但只有語文課本是遠遠不夠的。
除語文課本外,魏書生老師也會給學生講名篇時文、教育學和心理學資料,介紹國內(nèi)外科技動態(tài)等有助于學生增長見識和提高學習能力的東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知識面得到拓展,聽說讀寫能力增強。例如,一次公開課上,魏老師講了《國外科技動態(tài)》雜志上的《五千萬年后的地球上》,學生爭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出“要關注人類保護環(huán)境所取得的成效,對人類前途抱有樂觀態(tài)度,五千萬年后的地球上人類仍然是主人?!蔽豪蠋熞越涣?、討論的方式引進新知識新概念,促進了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力。
教育要從一時一地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反映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就是要從文本和師生實際出發(fā)。
1.2.1 緊扣文本特點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詩詞歌賦,散文小說,都有它獨特的藝術價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同類型的作品,有不同的鑒賞價值。例如,學習說明文,魏老師教同學們按照事物的特征、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3 個方面來閱讀理解文章;學習議論文,則根據(jù)論點、論據(jù)、論證來分析解讀文章。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注意文本特點,竭力向?qū)W生傳達文本的獨特內(nèi)涵。
1.2.2 把握學生學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2]?!钡拇_,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和教育經(jīng)歷,在不知不覺的影響中,每個人都形成了特有的身心特點。教育對象千差萬別,教育方式就各有差異。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全面地了解學生,關注他們的興趣點,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對于優(yōu)秀生,思維敏捷,一點就通,魏老師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習慣,引導他們博聞強識,深入挖掘。對于待優(yōu)生,他們成績不如別人,自信心不足,學習缺乏動力,魏教師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長處,使其重新樹立自信心,引導他們進入知識的壯闊海洋中。
1.2.3 力求少講精講
“講得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nèi)容,哪是講了以后學生能記住、能理解的內(nèi)容。講得少,學生才有可能記得住[3]?!闭Z文課程的課時和學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課堂教學中要抓住主要內(nèi)容進行精講,其他內(nèi)容帶過甚至不講。魏書生將更多的時間和自主權交還給學生,學生可根據(jù)個人特點進行補充學習,揚長補短,全面提高個人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剩余的課堂時間,可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在交流和辯論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此外,教師可補充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
“六步教學法”是魏書生創(chuàng)造并使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出發(fā)點,形成了“教師少講學生多讀”的教學習慣。六步教學法主要包括: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jié)。(1)定向。是指一堂課開始時,先確定本堂課的學習重點;(2)自學。是指確定了重點之后,教師先不講,先讓學生自學本篇課文;(3)討論。是指自學結(jié)束后,學生可以前后建立小組,對自學內(nèi)容進行討論交流,還可以將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請求其他同學幫助解答;(4)答疑。小組討論沒結(jié)果的,提交全班同學解答,全班同學都解答不了的,再提請老師幫忙解答;(5)自測。針對自學內(nèi)容,學生出一份簡短的測試題,全班同學完成,再相互批改,檢查自學成果;(6)自結(jié)。一節(jié)課學完,每個學生口頭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成果,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對今后的語文課提出整改措施。
“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獨具特色,是教與學和諧統(tǒng)一的教育過程。它將課堂中教授過程和學習過程有機結(jié)合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在師生雙向交換信息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和諧的發(fā)展[4]?!比纭稅凵徴f》教學設計為:(1)學生自學,即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根據(jù)文下注釋了解作者,疏通文義,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組文章讀得好,翻譯得通順。同學們相互糾錯,找出讀音和翻譯不準確的字詞,重新改正。(2)教師指導,即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在學生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教師強調(diào)“獨”“中通”“益清”等重點詞語,師生共同分析討論文章的寫作思路和思想情感,最后落點在做人的品格上。整堂課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讓學生在一種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這樣的學習形式深得同學們的喜愛。
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材(此處的語文教材專指語文課本)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材囊括了語文基礎知識、文學常識、文言字詞、閱讀訓練、寫作交流等學習環(huán)節(jié),全面系統(tǒng)且曉暢易懂,是練習冊、參考書等其他語文學習資料無法替代的。因此,語文教師擁有怎樣的教材觀,決定著學生如何利用和學習教材。
魏書生老師有全面系統(tǒng)的教材觀,他把整本甚至整套語文教材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冊與冊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教材中的內(nèi)容不是分裂的,它們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各有特點,共同組成了系統(tǒng)完整的語文課本。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魏書生老師引導學生畫語文知識樹。學生拿到課本,要先畫語文知識樹,將語文知識分為基礎知識、文學常識、文言字詞、閱讀、寫作五個方面,它們作為知識樹的主干,在主干后面又可以分出無數(shù)個細小的枝干,如基礎知識可以分為漢字、詞匯、句子、語法、修辭等,漢字還可以分成字音、字形、字義等更小的枝干。層層劃分,一步一個腳印,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明確、系統(tǒng)的了解,學起來游刃有余,就會學得輕松愉快。
魏書生老師最出色的地方在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引導學生自學語文教材。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對整本教材沒有清晰明確的概念,學起來主次不分,可能在某些略讀課文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對該精讀的課文沒有精讀,這樣學起來很吃力,學習效果也不明顯。魏老師教會學生自己寫教材分析,通過列生字表、列新詞表、進行單元分析、歸類習題等步驟自學語文教材。這就使得在學習之初學生已經(jīng)對整本教材有了系統(tǒng)的認識,知道哪些該重點學習,哪些是了解性的,有利于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減輕學習壓力,快速取得學習效果。
此外,魏老師也引導學生自學同類文章。如小說教學,魏老師習慣教學生列表格,以表格的方式閱讀小說,閱讀任務清晰明確,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欣賞水平。
表1 小說學習任務表
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著非凡的想象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刻意地幫助學生發(fā)展想象思維。魏書生老師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他教導學生要善于將教材內(nèi)容想象成生動、具體、可感的圖像。例如,“學《白楊禮贊》,想象我們到了黃土高原,乘車在高原上奔馳,由遠而近地看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jié)的白楊樹;學《岳陽樓記》時要想象自己站在岳陽樓上,放眼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雄偉景象。這樣做,既激發(fā)了學生上課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盵3]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評價說:“魏書生是個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獻身教育,有一種忘我的精神,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到的……[5]?!痹谛乱惠喺n改面前,研究魏書生所踐行的課程與教材觀,對于廣大語文教師參與課程改革,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推進將會有很大的啟示。
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yè)發(fā)展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6]?!迸囵B(yǎng)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著力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fā)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6]。”魏書生踐行的課程與教材觀作為有效教學的一種實踐,也正以積極的姿態(tài)推動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以它的光彩和魅力影響著有效教學的前行之路,需進一步思考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