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璇
摘 要:本文以研究幼兒身體素質發(fā)展為主線,用幼兒籃球教學活動對幼兒身體素質發(fā)展影響為導線展開研究??偨Y出了幼兒籃球運動能夠促進幼兒的手關節(jié)的靈活性及上肢力量、動作精準性,能夠提高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能夠促進腿部力量的發(fā)展,提高下肢爆發(fā)力和肌肉耐力以及彈跳能力,能夠提高幼兒各部位的肌肉彈性和韌帶的延展性、柔韌性,提高幼兒的速度意識、反應速度和靈敏素質。因此,幼兒籃球教學活動對幼兒的身體素質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籃球教學活動;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84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1-018-01
1研究目的及意義
研究本課題是為了了解并讓幼兒園及社會重視幼兒籃球教學活動對幼兒的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重要性,因此對部分幼兒進行了實驗測試,用測試數據對幼兒目前的身體素質進行調查分析,通過實驗獲得的數據來讓幼兒園及社會了解到幼兒籃球教學活動對幼兒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影響,嘗試并推廣幼兒籃球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幼兒的身體素質發(fā)展。
2國內外現狀
2.1國內研究現狀
潘桂鳳在《淺談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價值與策略》研究中明確提出了籃球是基本且常見的運動器具,而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感知力、反應力,促進幼兒生理與心理的發(fā)展,這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發(fā)展需求。
2.2國外研究現狀
據調查,美國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從初中到高中,最后至大學,都有一整套相對成熟完備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尤其是在3~6歲幼兒階段,雄厚的師資力量給幼兒籃球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基礎,還有完善的教學器械。
3研究對象與方法
3.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幼兒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影響為主導,其中選取西安市蓮湖區(qū)古都西苑幼兒園30名6歲幼兒、西安市灞橋區(qū)開蒙幼兒園30名6歲幼兒、西安市雁塔區(qū)袋鼠藍湖樹幼兒園40名6歲幼兒,共計100名(男、女幼兒各50名)幼兒為研究對象。
3.2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本文通過網絡資源查閱及期刊等大量文獻資料的閱讀,根據以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與經驗,獲取與本文研究有關的資料,為本研究的設計與順利完成累計并提供了相當程度的理論依據。(2)實驗法。選取了藍湖樹袋鼠幼兒園、雙府智能搖籃幼兒園和開蒙幼兒園3所幼兒園6歲幼兒共100名為實驗對象。
4結果與分析
4.1幼兒身體素質的測試內容
幼兒身體素質參考標準一般是根據幼兒素質測試內容及標準進行評分的,選取的測試項目為;走平衡木、網球擲遠、10米折返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雙腳連續(xù)跳6項。
第一項測試為坐位體前屈,主要反映幼兒軀干與下肢柔韌素質項目;第二項測試內容為10米折返跑,反映幼兒靈敏素質和協(xié)調能力的項目;第三項測試項目是立定跳遠,主要反映幼兒下肢爆發(fā)力的測試項目;第四項測試項目是網球擲遠,主要反映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與動作協(xié)調性的測試項目;第五項測試內容是雙腳連續(xù)跳,這是一項計時項目,反映幼兒連續(xù)性的跳躍能力及全身協(xié)調性能力的測試項目;第六項是平衡木項目的測試,同第五項一樣也是一項計時項目,反映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及快速移動的能力。
4.2幼兒籃球教學活動后6歲幼兒體質體能測試結果
通過實驗組測試指標與參照組測試指標之間的對比,可以清晰地發(fā)現進行幼兒籃球教學活動與沒進行幼兒籃球教學活動的差距,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
4.3實驗組與參照組實驗前、后各項測試指標分析
體能是通過力量、耐力、爆發(fā)、速度、協(xié)調、柔韌、靈敏等表現形式體現出人體的基本身體素質及基本運動能力。本文從反映人體身體素質水平的眾多指標中選取了6項進行籃球運動前、后的測試并統(tǒng)計分析,分別是:坐位體前屈、10米往返跑、立定跳遠、走平衡木、網球擲遠、雙腳連續(xù)跳。
4.4參照組與實驗組實驗前、后各項指標對比分析
4.4.1 10米往返跑指標對比。10米往返跑主要反映幼兒的靈敏素質和奔跑速度。參照組與實驗組的幼兒實驗前、后男女的體質體能指標均有提高。參照組的幼兒提高程度明顯差異不大,而相同時間里參加過籃球教學活動的幼兒的成績提高程度就顯而易見,說明籃球教學活動的干預,能夠提高幼兒的反應速度和奔跑速度。
4.4.2坐位體前屈指標對比。坐位體前屈測試幼兒軀干、腰、髖上臂等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和韌帶的柔韌性及延展性??梢园l(fā)現,參照組的幼兒在4個月后各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和韌帶的柔韌性及延展性并沒有很明顯的改善,同時實驗組的幼兒在籃球教學活動的干預后,各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和韌帶的柔韌性及延展性有了很顯著的提高。
4.4.3立定跳遠指標對比。立定跳遠,主要是反映幼兒下肢爆發(fā)力的測試項目。實驗組的幼兒在立定跳遠的項目中成績提高的程度是跨越性的,同時參照組的幼兒也有明顯的提高,因此得出結論,在力量方面,幼兒在當前階段正常的生理發(fā)育已能很好地支撐身體需要,不宜給幼兒上過多的力量型練習。
5結論
首先,經過16周的實驗測試,男、女幼兒分別在走平衡木、雙腳連續(xù)跳、坐位體前屈、網球擲遠、10米往返跑、立定跳遠的測試項目中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次,由于幼兒籃球教學活動的干預,通過走平衡木和雙腳連續(xù)跳兩個項目數據顯示,幼兒在身體協(xié)調性、身體平衡能力及雙腳連續(xù)跳躍的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后,說明幼兒籃球教學活動對促進幼兒動作的準確性、上肢力量發(fā)展及手關節(jié)靈活性和腿部力量的發(fā)育,提高肌耐力和下肢爆發(fā)力以及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素質及平衡能力等有重要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邱燕,劉桂平,朱小龍.在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價值與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05:58-60.
[2]施佩娟.籃球小世界,運動大人生——幼兒園籃球活動開展策略淺探[J].好家長.2016(12):222.
[3]李娟.幼兒園開展籃球教學的優(yōu)勢和必要性[J].甘肅教育.2015(19):54.
[4]高瞻,張榮.我國籃球教學理論的特征與體系建設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