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國
新課程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成了我們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發(fā)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課堂上,教師的絕對權給罷免了,學生的主體性給增強了,學生的個性得到了一定的張揚,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了。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在這看似轟轟烈烈的小組合作學習中,還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貌合神離的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達到預計中的效果。所以,一個突出的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英語課堂教學煥發(fā)生命的活力?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選擇適當?shù)暮献鲗W習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們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實際等因素,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般來說,對于復雜、綜合的學習內(nèi)容,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模瑤в幸欢ㄌ魬?zhàn)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通過競爭讓學生獲得小小的成功體驗,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在競爭中自覺完善自己。
二、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一是小組人數(shù)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人數(shù)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shù)太少也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組應遵循“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即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三是小組成員應是動態(tài)的,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互換角色,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于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于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
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困難,很容易使課堂教學產(chǎn)生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并通過訓練使之形成習慣。
四、合理分工,明確職責
各組成員自己推薦帶頭人——小組長,而其他組員也承擔一定的職責,如發(fā)言員、記錄員等,并且可以定期輪換崗位。同時明確在合作中不論是討論、探究、商議還是爭執(zhí),最終是為了合作的成功。
五、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一是獨立思考的習慣,以避免小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從眾的現(xiàn)象;二是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的習慣;三是認真傾聽的習慣;四是遵守課堂紀律和合作規(guī)則的習慣,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爭吵。
六、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活動。教師也應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沒有一定的時間,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最有成效。
七、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方式。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zhì)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獎勵。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使用合作互動學習,努力挖掘其優(yōu)勢,相信會給我們不小的驚喜。合作互動學習過程本身帶給學生們的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自主學習能力,相信會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