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展
摘? 要:“立德樹人”是21世紀培養(yǎng)人才的根本任務(wù),然而部分體育教學工作者的教學中心有所偏離“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wù),或者說將“立德樹人”放在體育教育過程中的次要位置。本文主要圍繞作為一名大學體育教師如何將“立德樹人”這一培養(yǎng)學生的根本任務(wù)始終貫徹到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促成二者的融合式、互動式、高效式發(fā)展展開論述。
關(guān)鍵詞:立德樹人;大學體育;教學過程;融合發(fā)展
中國古代哲人提出過“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論斷:“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孔穎達疏:“立德,謂創(chuàng)制垂法,博施濟眾,圣德立于上代,惠澤被于無窮?!边@些至理名言無不在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身上得以證明與踐行,這便是立德。關(guān)于樹人二字,《管子·權(quán)修》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币簿褪俏覀兘裉焖f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一棵良木,至少得需要十年,而培養(yǎng)向善、向上、擁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需要百十年、數(shù)代人的自我踐行與精心教育?!傲⒌聵淙恕睆娬{(diào)的是教育以樹人為本,樹人以立德為先。無數(shù)事實證明,“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發(fā)成才而需要“樹”?!傲⒌隆笔菫榱恕皹淙恕?,而“樹人”首先要“立德”。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w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diào)“堅持立德樹人”。這不僅規(guī)定了我國教育工作的總方向,指明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那么作為一名人名教師,如何讓立德樹人與體育教學貫通式發(fā)展呢?這是我們體育教師所應(yīng)該深思熟慮的。
對于從事體育教學的一線工作者而言,想要把體育教學與立德樹人這一教育之根本任務(wù)相結(jié)合,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打破抑或是創(chuàng)新長期常規(guī)的工作方式,注重品質(zhì)教育
受體育課程課時安排較少這一局限性,所以廣大一線體育教學工作者與青年學生的接觸、了解并不甚多,進而也便極易忽視學生的品德、為人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殊不知,培育一個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才是我們?nèi)嗣窠處熓紫纫龅?。熟悉學生心理,學會用“心”與學生平等對話。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彼褌鞯罃[在了第一位,這個道便是為人之道、處世之道,也正是我們今天所追尋的大道。
二、學高才能為人師,身正才能成典范,立德樹人,從自身做起
我們在關(guān)注學生品德問題的同時,也應(yīng)當時刻反省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作風過硬、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鬃诱f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示范行為來教育學生,這就是為人師表,這也是教育學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愛崗敬業(yè)、關(guān)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實際上就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師德”。作為教師,立德的目的是為了樹人,樹“德才并重,以德為主”的人。在學生心目中,教師被視為社會道德的化身。教師通過良好的師德,言傳身教,內(nèi)化為“師風”,懂得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熟悉學生心理,學會用“心”與學生平等對話,在潛移默化中把良好的師德傳遞給學生,才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三、言傳身教,親力親為
在體育授課過程中,要盡力所能、不遺余力、親力親為地給學生上好每一堂課,為學生制定科學高效的運動方式和時間規(guī)劃,讓學生在其選擇的這門體育項目中,盡可能地把“可以做”轉(zhuǎn)變?yōu)椤吧朴谧觥?,把“善于做”提升為“做的好”、“做的漂亮”,這樣就達到了我們另外一個體育教學目標,培養(yǎng)國民(學生)一個健康的體魄!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绷暯娇倳浉嬲]我們,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這于我們的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也是很有啟發(fā)意義的。所以與此同時,寓教于樂,讓學生們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逐漸地增加對自身發(fā)展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往小說,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們在如體育競技等諸多賽事過程中,看淡名利得失,以良好的道德風貌展現(xiàn)出最佳的實踐水平;往大說,一代人培育好會影響他們的下一代,這樣我們中華民族的道德風尚必定跨上新臺階、綻放出耀眼于世的精彩光芒!
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復(fù)興的肩負者,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我們的發(fā)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青年學生這一學習發(fā)展階段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是決定人生德操高低、品性優(yōu)劣的特殊階段。俗話說,人無德不立,業(yè)無德不興。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的重要任務(wù)。要引導青少年肩負歷史使命,不負時代重托,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把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國的需要結(jié)合起來,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建設(shè)祖國,報效祖國。那么在培訓學生有這些意識、責任、擔當、能力的過程中,我們廣大人民教師就有著不可推卸的時代重任!要始終如一地保持著對體育教學事業(yè)的熱愛與激情、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wù)和前進方向,為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民族棟梁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寇磊.論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大學體育教育[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8):153.
[2]魏明東等.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30年的回顧[J].體育科研,2009(6):33.
[3]仇軍.現(xiàn)代教學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1(1).
[4]王宗平.大學體育課程實施背景[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