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琴 王菲
摘 要:因為游戲占據(jù)了兒童大部分的時間,幼兒園的課程應該以游戲為主,但是在具體實行中容易出現(xiàn)教學關系處理不正確、游戲排列組合的方法不恰當、以游戲為主的課程建設缺乏正確的方向等許多問題。
關鍵詞:課程實踐;游戲精神;幼兒園的課程
自從指南發(fā)行以后,正確看待游戲和生活之間特殊的價值,把游戲當作最基本的活動理念進行了更加深層次的實踐。江蘇省開展的幼兒園課程改革,目的是指引幼兒園樹立正確的三觀,推行更好的學前教育,讓兒童可以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可是在實行中也存在許多的問題,我們需要對游戲進行重新定位,將精神與理念貫徹落實到課程之中。
一、當前課程游戲化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不能好的處理孩子玩耍和教學之間的關系
羞于討論或者忌諱討論教學。把游戲作為主要課程是一種重要手段,游戲再一次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許多園校和教師對這種現(xiàn)象持懷疑的態(tài)度,特別不愿意談到很多人一起教學,沒有自己的教育立場,讓教學成為了“地下工作”。
(二)游戲排列組合方式不正確,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立場
一種的立場是基本處于教師的控制之下,一種是以幼兒為中心自由發(fā)揮,到這樣幼兒也無法獲得更深層次的快樂。
(三)以游戲為主的課程創(chuàng)立過程中缺乏方向和主旨
不能理解以游戲為主要課程的重要原因。以游戲為主要的課程對許多教學的人來說還只是一種概念,不知道其中正確的內容,更無法把握這中間的主旨,也不能讓游戲真正的進入幼兒園,使之成為教育幼兒的一種手段。
對于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許多教育學家在項目的大會上指出以游戲為主要課程并不是用游戲去替換其他其他學習內容,主要是要把游戲的重要意義、游戲的重要精神貫徹到各種活動中,讓幼兒可以更加快樂,更加健康,同時提升了教師的各種水平。到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一是未形成好的三觀,不能跟上教育的發(fā)展和時代的步伐。幼兒在不斷的探索中獲得經(jīng)驗,知識得到更高層次的上升,這個過程需要幼兒主動去進行,教育知識為游戲做一個鋪墊,幼兒園應該把兒童當作主要對象,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化轉變,游戲的活動方式也是發(fā)生機率相對較高的,幼兒參與度高的一個活動,在某一方面上說這樣也算是一種在游戲中的一個過程,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游戲精神代表幼兒心智發(fā)展態(tài)度。由此觀之,游戲是一座橋梁,溝通這兒童與教育,這讓教師難以把握對幼兒的教育形式,在實踐中失去正確的目的。二是教師不能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二者的結合,日積月累的教學方式使教師的觀念收到了限制。不能更好的進行游戲活動,這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我國主要側重于把握課本中的知識而忽略了實踐,應該將二者相結合,如此一來對教師的要求便更高了,但是舊的教學方式使教師無法改變,無法創(chuàng)新,從而阻礙了游戲進入課堂的實施。
二、推進課程游戲化的策略
對于兒童的教育的目的是讓兒童可以快樂的成長,但是要尊重兒童之間的差異性,尊重兒童為主。幼兒園開展活動應該生活化更應該開放,更需要好的環(huán)境去支撐去維持。
(一)加強教師培訓,解決課程游戲化的認識及施教技能問題
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推進游戲進入課程的首要條件。各級部門和幼兒園應該開展有目的的活動,但在這過程中會出現(xiàn)許多的問題:第一點,為什么要把游戲融入到幼兒課程中,由此樹立正確的三觀。著重強調游戲的價值,是為了更貼近幼兒的各種發(fā)展,但更為重要的是,游戲是幼兒存在的一個表現(xiàn),成人不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幼兒。第二點,正確認識二者關系,游戲進入課程的實施一種形式,但這不是最正確的形式。但獲得途徑不是只有在游戲中才能獲得,與傳統(tǒng)的方式相比較,新興的教學方式更需要生活經(jīng)驗和思維之間有,聯(lián)系,通過這種方式讓幼兒實現(xiàn)對新事物的認識,獲得新的發(fā)展,所以,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第一點,怎么開展游戲進入幼兒園的課程活動,這需要教師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他們的作用。幼兒受到自己能力的制約,需要成年人的支撐與引導,才能更深層次的進入游戲。所以,教師應扮演一個引領者,促進兒童游戲順利實施,更要提高教師的自身能力,從幼兒的方向出發(fā),針對他們的能力進行調整,做到更好的發(fā)展幼兒教育。
(二)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明確課程游戲化的方向及內容
課程主要靠教育支撐,而幼兒課程更多的是游戲。幼兒園的主要課程就是游戲,里必須加強課程內容形式的建設,使這成為幼兒園的一個重要課程,但這也需要好的師資隊伍和教師的水平,在活動中貫徹游戲精神,不是完全改變原有的形式,而是更多的體現(xiàn)自由自在的精神。
不僅要把握內涵,更要保持對外的開放性,最重要的是不用同樣的標準去對待不同的兒童,要在游戲中融入學習,從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三)改革教學管理和評價機制,優(yōu)化幼兒園游戲活動評價
與舊的教學方式相比較,把游戲融入課堂是一種很便捷的教學方式,二者的側重點也不同新興強調對教育活動在精神方面的貫徹和實施,保障兒童有自己的時間,所以教學應該有一定的改變。對不同的幼兒實行不同的教學,注重過程,給幼兒足夠的空間去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
結束語
無論是新的教學形式還是舊的教學形式,都應該一人為中心,注重幼兒的學習體驗,尊重幼兒的各種想法的同時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更好的促進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蘇志穎.實現(xiàn)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8,20:184-185.
[2]胡碧霞,張瑜.國內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研究述評[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501:74-77.
[3]陳穎.促成課程游戲化,提升幼兒幸福感[J].教育觀察,2018,72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