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光秀
◆摘? 要:七年級英語教學是學生從小學過渡到中學生活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生心理和學習方式上的轉(zhuǎn)變,把握好七年級英語教學,為學生更高層次的英語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立足七年級英語教學實踐,對英語教學的起步方法進行了相關(guān)分析論述,旨在推動七年級英語教學發(fā)展,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七年級英語;起步教學;策略分析
在七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找準七年級英語教學的銜接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以此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目的。
一、七年級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的英語水平分化較大,優(yōu)秀的學生在課堂上一點就透,后進的學生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說不出記不住也寫不出;其次,學生普遍受母語影響很大,沒有一個很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以至于學生書寫標點符號不規(guī)范,“中國式”語序的句子隨處可見等等,學習起來很困難;另外,大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懂得好何去學習。
二、做好七年級英語起步教學分析
1.從字母、英標入門,搞好語音教學
語音是語言的基礎,英語發(fā)音是初學者的最大障礙。學習英語入門是關(guān)鍵。英語的讀音又是入門的關(guān)鍵。初中一年級英語總的教學時間又緊迫,因此字母讀音我們通常一起教,具體做法分五步進行:①教一些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和26個字母,第一堂課內(nèi)容要簡單,學生容易接受。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建立信心;②集中教音標,用音標掛圖把48個音標全部呈現(xiàn)給學生,區(qū)分元音和輔音。然后重點教爆破音和摩擦音;最后教10對清輔音和濁輔音。學生掌握了發(fā)音的部位和方法,學起來就很容易;③重點教元音音標。首先區(qū)分單元音和雙元音,單元音發(fā)音較難些,一定要告訴學生要領(lǐng),對難的發(fā)音重點突破;④復習鞏固48個音標的發(fā)音,重點放在發(fā)音困難的音標上,爭取人人過關(guān);⑤利用音標重新拼讀字母以及單詞表里的單詞,學習拼讀的技巧和方法,在使用中強化。學生發(fā)音準確,能自己拼讀單詞,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對接下來的英語教學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習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預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使學生明確新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在哪里,并帶著疑問上課,這樣就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是否會有效的預習直接關(guān)系著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形成。因此教會學生學會預習這個階段至關(guān)重要。為此,最初我和學生實施預習訓練,先教會學生“看書”:對于七年級新生,我領(lǐng)著學生一塊兒一塊兒地讀英語課本,告訴他們首先要明白本單元要學到哪些知識,這塊知識從本單元正上方中間語言目標可得知。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要從Grammar Focus處找出,需要掌握的重點詞匯,需要提前單純背會的單詞,還有一些重難點單詞要求課下翻資料查用法,課文要通讀到何種程度,要完成哪些習題,等我都提前講明要求,并在開學的最初幾周里專門抽出在校時間讓學生集體預習。到學生比較熟悉了能獨立完成了再放手。
其次通過及時檢查來反饋預習情況。通常做法是上課先就某些預習中的基本知識提問,常針對中等一般學生。同時每節(jié)課要設置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來提問優(yōu)秀學生,以便促其課下預習更深入,鼓勵學習超前,培養(yǎng)學優(yōu)生。
3.構(gòu)建課堂學習競爭機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英語課程歸根到底是一門語言類課程,而語言的學習重在運用,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及運用的過程中能夠逐漸習慣英語方式的表達,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階段步入初中生活,活潑愛動、好勝心強。在英語起步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合理的英語學習競賽機制構(gòu)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促進英語課堂的教學實踐。例如,在每一次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利用課堂活動時間分組派出代表進行詞匯的PK活動,各小組代表在教室后面依次站成一排,由主持人在規(guī)定的單元內(nèi)容中選擇詞匯拼讀出來提問,參賽者通過口語的形式搶答后,回答正確的前進一排,回答錯誤的后退一排。如,主持人說n—o—t—e—b—o—o—k,參賽者回答“notebook”,首先到達講臺位置的小組獲得勝利。通過這樣的形式刺激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程度,奠定英語課程學習的基礎。
4.在第二學期注重培養(yǎng)學法與自信心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第一學期為了抓好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筆者在課堂、作業(yè)、背誦等方面都進行較多干預。第二學期開始,逐漸放手讓學生去應對自己的學習。如課堂上讀哪篇課文,聽寫哪些單詞要自己提前做好準備;作業(yè)錯題、聽寫錯詞和練習冊錯題要自己更正好;單詞、課文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去組長處背誦好;指導學生如何預習、復習,課后要自己安排好英語學習時間;如何把握好課堂空隙與自習課的英語學習等等。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同學等其他外力因素推動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筆者在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下,對其進行及時的、動態(tài)的分組,就近原則,基本能讓學生方便地進行一對一的學習。學生改正好的作業(yè)本、聽寫本需給組長檢查,讀、背、學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向組長請教。在此幫教過程中,后進生能在敦促下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能在課堂上有事可做,增加課堂參與度。組長也在幫助組員的過程中,進行學習上的思考與鞏固。
三、結(jié)語
在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應根據(jù)學生特點,因材施教,重視入門階段的教學,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要我們在學習英語新教材之初,認真做好學生學習的各個銜接工作,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也就是邁向了成功,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史曉明.淺談七年級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J].未來英才,2016(15).
[2]林洪彬.淺談七年級英語課堂的直觀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6(2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