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個夏天》采用第一人稱,敘述妞兒的成長之路,以細膩的筆墨展示了人物成長中的困惑和艱辛。本文結合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提出的關于人的維度理論,從妞兒的生理成長、心理成長、精神成長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成長;生理;心理;精神
“成長小說就是以敘述人物成長過程為主題的小說,它通過對一個人或幾個人成長經歷的敘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變化過程。”弗蘭克爾提出,人是生理、精神和心理組成的統(tǒng)一體,相應地,人的成長就包括了生理、精神和心理三個維度的成長。三者自有其獨特性,缺一不可且相互影響。
一、生理成長
生理作為生命存在的根本性物質形式,與個體成長密不可分。妞兒對自己生理的關注是從青春期開始的,她注意到自己與成年同性之間的差別,并且因沒有女性所特有的曲線美而自卑?!拔业念^發(fā)不像往常那么卷曲了……不像馬麗娜的身段那樣富于曲線美。”惶惑、羞澀是青春期少女常有的情緒,面對日漸不同卻不符期待的生理變化,妞兒的自卑和敏感更是切實可見。
女性的成長,是肉身覺醒的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男性的啟蒙?!八闯鑫液ε?,卻假裝沒有看見……他兩只手在我身上亂摸?!鼻嗄甑挠|摸和輕吻使她意識到自身生理的成長,“我的臉蛋兒就像別在我臥室里的那些明星照片一樣。”
又一個夏天,妞兒二十歲,已然成長為一個美麗女性?!拔翌^發(fā)很長,披在肩膀上……我有兩片粉紅色的嘴唇,兩道修整,描畫過的黛眉,前額上披著柔軟的劉海?!边@種從私下的自我崇拜走向女性特征在群體前展示的過程,是女性成長的一個過程,他人的認可和贊賞,是每個女性最想得到的確證。
二、心理成長
1.缺乏安全感與自我價值認同
安全感是成長的核心內容,是僅次于生理需要的地基。很多時候,妞兒需求是被忽視甚至斥責的。在陪孩子玩耍的問題上,父親一味推諉,只顧喝酒閑談。母親也失職,忽視孩子的安全和情緒。薩提亞說,“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或者一個面部表情都是一種信息,會影響孩子對自我價值的判斷?!碑斖赖呐藛栨簳粫染茣r,她母親回答是“不知道”。妞兒敏感地察覺到,大人是希望她喝酒的,而她極度希求他人的認可,所以妞兒“只好說想喝?!辨旱母改笡]有給予孩子足夠的、穩(wěn)定的愛,使得妞兒安全感缺失、自我認同價值低下。妞兒喝酒時“害怕不雅觀”,她對形象的在意正是對自我價值感確認的希求。
2.逃離家庭與闖入性的世界
隨著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尤其是經過琳達一事后,她需要到更寬廣自由的空間里接觸更多人與物?!?0年代離家出走的青少年尤其以匆忙投入兩性關系為標志?!睂η嗌倌甓裕越佑|是神秘而令人興奮的,也是他們通往成人世界的大門。妞兒在酒吧外偶遇的青年,是她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引路人。面對青年的搭訕,妞兒盡量表現(xiàn)得像個有經驗的成熟女人那樣游刃有余。青年的親吻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妞兒的自我價值,但是妞兒對他人及世界缺乏信任,對現(xiàn)實和未來欠缺確定感和可控感,所以她在接觸性的時候,“頭腦懵懵懂懂的,想不出該怎么辦?!?/p>
3.自我審視與自戀
女性的生理不僅承載著隱秘的生命體驗,更直接關乎主體的自我建構。妞兒自我審視的過程也是她通過自戀進而達到自信的心理成長歷程。“我們經過一扇蒙著塵土的玻璃窗,我瞥見了自己的影子。我頭發(fā)很長,披在肩膀上……我漂亮得大方。”“十三歲的少女們準會一本正經地細瞅著我,揣摩我的一舉一動?!辩R子里的自己擁有完美女性的形象,妞兒正視并享受生理的物質性,“自戀”而自信。妞兒的心理成長也離不開婚姻和生育,“他笑瞇瞇地看著我,愛撫著我的胳膊。……我的肌肉是柔韌而厚實的,什么東西也損傷不了它?!背蔀閯e人的妻子并且被愛,成為母親并且被深深需要著,這樣的倫理身份的重建,已然讓妞兒建立起自我價值認同。
三、精神成長
弗蘭克爾認為:“‘對意義的思考’,是青年人成熟的先決條件。”他將意義意志視作人的生命的原始驅動力,它是人通過自己的選擇,戰(zhàn)勝環(huán)境的限制并努力探索人生意義的一種人格動機和精神自由。成長主體的精神發(fā)育離不開這種意義意志的支持,成長主體在成長過程中對生命意義不斷追問的意志,可以看做是他們在精神維度上的自我生成。
當妞兒提出關于人生意義的諳問,“為什么某種單純、健康、誠實的人總是注定要失去一切呢?”“我為什么要嫁給杰西呢?”“我這是怎么了?”“我該怎么辦呢?”諸如此類關乎價值、理性、觀念并且令其感到困惑甚至痛苦的問題時,就意味著她在精神層面上逐漸擺脫幼稚走向成熟。妞兒的成長之路正是伴隨著這些形而上的思考展開的。在這個過程中,妞兒理解了婚姻,雖然她對未來有隱隱的擔憂,總是害怕自己會變得和母親那樣絕望,而丈夫會變得像父親那般麻木,但這并沒有因此影響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因為我已經學會了所有?!泵鎸ι畹某林嘏c苦悶,妞兒時刻“提醒自己是沉浸在愛中”。強烈的意義意志使妞兒建立起自我確證和自我同一感,幫助她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
生理是個體身份認同的關鍵標志;通過重新審視自己的身體,妞兒學會通過“自戀”接納自己的恐懼和真實的自己,逐漸獲得內心力量;通過對自己及社會的不斷發(fā)問與思考,認識并承受到人生的艱難。妞兒成長就是這樣一個從幼年到成年、從缺失安全感到重新建立自我認同、尋找建立意義意志的過程。
參考文獻
[1]保羅,孫向東.安全感[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
[2]賈林祥.意義與人生——意義治療的理論研究[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
[3]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邵偉萍(1997—),女,漢族,廣東茂名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本科生,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