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君
淺淡的午后,溫暖細(xì)碎的陽光剛好溢滿書柜,踮腳取下高高在上的一本,吹去灰塵,淺粉色的一本,是《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的長篇神魔小說,是作者李汝珍在海外采拾地方風(fēng)物、鄉(xiāng)土俚語及歷史古跡,“消磨三十多年層層心血”而寫成的?!剁R花緣》共計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為開端。其中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歷海外三十余國的奇異經(jīng)歷,后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shè)的女試,及考取后在一起飲酒游戲、賦詩談笑的情景。書中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tǒng)、反對武則天篡政的政治傾向。
《鏡花緣》一書的命名取意于“鏡花水月”一詞,蘊涵著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思。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diào),通過夸大和變形的手法寫出了社會的丑惡和可笑,也寫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社會。雖然故事發(fā)生的場所都是虛無縹緲之地,情節(jié)在當(dāng)時又是極其荒誕離奇的,但是作者借此來揭示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生活,給我們讀者的感受先是滑稽可笑,隨后細(xì)品卻是嚴(yán)峻和可悲。
書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第十四回,唐敖一行人來到了無腸國,多九公向唐、林二人介紹了此國國人的特色:此處之人“吃下物去,腹中并不停留,一面吃了,隨即一直通過”,而那些想發(fā)財?shù)娜思摇耙蛩灾铮搅烁怪须S即通過,名雖是糞,但入腹內(nèi)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將此糞好好收存,以備仆婢下頓之用”。然而就是這樣,那些想發(fā)財?shù)娜思胰韵硬粔?,不但不讓仆婢吃飽,而且“三次、四次之糞,還令吃而再吃,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糞莫辯,這才另起爐灶”。如此夸張的描寫讓讀者在捧腹發(fā)笑的同時,更看到了那些為富不仁、刻薄成性的富人們的丑惡嘴臉。他們?yōu)榱艘患褐活櫹氯藗兊乃阑?,不惜一省再省,?yán)重的剝削行為令人難以接受。但這不是作者的有意夸張,而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千奇百怪的國家,千奇百怪的風(fēng)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幻夢一般。故事中的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緒,時而語調(diào)激昂,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想象;時而語調(diào)低沉,寫下對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獨具匠心地通過對虛幻世界的描寫,無情地諷刺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虛偽,寄寓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走出書本,看看人生有時就是鏡中花,水中月,卻又讓人存了念想。明知得不到,還是要嘗試抓住,可最終還是像猴子撈月似攪碎清冷月影……
在寧靜的午后,手里捧一杯暖茶,靜靜翻開書本,細(xì)細(xì)品味清雋的文字,幸福,由書中來……
(指導(dǎo)老師:文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