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潔
摘要: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內容中,英語閱讀教學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2011年重新修訂的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做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中階段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接下來我將通過幾年來在一線工作中的任教經(jīng)驗,把學生英語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并加以分析,以期能夠對這些問題做出改善。
關鍵詞:英語閱讀;詞匯量;語法;技巧
學好英語最關鍵、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英語詞匯方面的問題,詞匯是閱讀理解的基石,也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最大難題,通常表現(xiàn)在詞匯量不足,詞意理解等三個方面。
1.難題就是詞匯量的不足
高中生在學習階段需要掌握的單詞量是小于閱讀理解的選詞范圍的。一篇文章中必定會出現(xiàn)幾個生詞,這幾個生詞就有可能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擴大知識容量,詞語、內容遷移能力燈光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
難題就是對詞意的理解掌握不全面
英語中許多單詞都是一詞多義,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先入為主的記住第一個或最常用的意思而忽略其它意思。以至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用單一意義去閱讀文章導致理解不通的問題。例如這段句子:I always miss you.so I miss you.so I miss you.so I miss you so much now.這里的miss分別是躲避,錯過,失去,想念的意思,詞意不清或記得不全的學生肯定是難以理解的,閱讀效果自然就下降;第三個難題就是對于構詞法的不重視。單詞的前后綴是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方法。如果學生忽略了構詞法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詞匯量的擴展,還可能導致相似單詞詞意混亂,嚴重影響閱讀理解。而單詞前后綴的學習又常常不被教師和學生重視,因此在做閱讀理解時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難題。
英語語法方面的難題
對英語語法的學習和掌握,是正確高效的進行英語閱讀的必要條件。英語語法是英語學習的枝干,在語法的基礎上填充詞匯,才能構成完整的句子。對語法不熟悉,就會因為弄不清句子結構而無法理解句子的正確意思。而在閱讀理解中,出于表達的需要,英語句子的結構是富有變化的,這又一步加深了理解的難度。對英語句法不熟悉,即便知道單詞意思,也可能導致翻譯出錯。反之,對句法熟悉,有某個單詞不知道意思,也可通過語境來猜測出其正確意思。因此,理解必須以嫻熟的句子結構知識為基礎。例如:When a new movement in art attains a certain fashion,it is advisable to find out what its advocates are aiming at,for,however farfetched and unreasonable their principles may seem today,it is possible that in years to come they may be regarded as normal.這個句子中含有多種句式,不了解句式結構甚至連主語都無法判斷。
2.閱讀技巧方面難關
基礎知識方面的難題說完了,接下來是閱讀技巧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這一方面首先需要解決的難題就是如何加強對文章的總體理解能力。很多學生詞匯量達標,句法也熟悉,但閱讀題還是容易出錯,這就是因為對文章總體理解能力不足。這些學生可能就在以下幾點上出現(xiàn)了問題。
1.對文章的文體沒有概念,閱讀所有的文章的題都是用同一種閱讀方法,這樣做費時費力,嚴重影響了了考試做題時的效率。不同文體閱讀方式是不同的。例如說明文與記敘文,前者較為嚴謹,做題時需要特別關注細節(jié),盡量搞清每個詞匯的意思,以此為基礎解答題目;而后者則更注重文章的主旨脈絡,做題人需要圍繞作者的中心思想來進行答題。根據(jù)文章的不同文體來改變閱讀的側重點,是一種增強閱讀能力的很重要的方式。
2.閱讀時經(jīng)常性的不關注關聯(lián)詞。關聯(lián)詞是承接段落間的轉折,延伸,因果等邏輯關系的紐帶,有關聯(lián)詞才便于使段落形成一個整體,表現(xiàn)出文章的主題。關聯(lián)詞所在的句子中就很有可能包含著文章的主旨脈絡。閱讀時忽略關聯(lián)詞會導致無法理清楚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思維脈絡,使文章的中心思想難以被理解。
3.閱讀時不分主次。例如說明文,作者一般在主要段落闡述自己的觀點或看法,在次要
段落通過例證來證實這些觀點。有總-分,分-總,總-分-總等結構。閱讀不分主次就會使文章主旨模糊不清,短時間內找不出文章的主題甚至錯誤理解文章主旨,舍本逐末。
4.指代詞的對象不清。指代詞是句子間的銜接手段。指代詞有it,him.he,everybody等
人稱指代,還有this,that,these,those,the等地點指代,時間指代。如果沒有弄清楚指代的對象,句意就無法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就會顯得含糊不清。
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識也影響著學生對于英語文章的理解能力。在特定的語篇中,關于使用英語的國家的歷史,宗教,價值觀念甚至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等非語言知識,都會給缺乏這方面知識的讀者造成迷惑。例如,Passion day,“受難節(jié)”,,沒有相關方面的知識,是無法對文章的意思有足夠的了解的。
3.閱讀習慣的難關
而由于學習條件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只能依靠材料本身的信息去理解閱讀材料。這樣就對理解文章和做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也是妨礙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難題。這些習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閱讀時情不自禁的隨著文章讀出聲。這是由于平時讀書養(yǎng)成的習慣引起的,要盡力
去克制。學會心讀或者默讀,用“心讀”或默讀的速度是出聲閱讀速度的兩倍以上,習慣后可以大大提高閱讀速度,節(jié)約時間。
2.閱讀時手指著單詞一個個閱讀。這就是指讀,是少部分學生的閱讀習慣,這種方式下閱讀文章的速度要依賴于手指滑動的速度。同第一條,“心讀”或者默讀的效率遠勝于指讀。
3.反復重讀。閱讀時單詞看不清或看不懂,眼睛再看一遍句子確認一下,這是很正常的。但有時因為心理作用,不放心已經(jīng)讀過的句子,下意識回去看一眼,這就養(yǎng)成了重新看的不良習慣。讀下一句時還在回想上個句子,頻繁的反復重讀,浪費時間,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也會不清晰。
4.閱讀時頭部擺動。學生在閱讀時頭部擺動的現(xiàn)象也較為常見,情緒緊張的時候,頭部的擺動就更加明顯了,實際上,眼睛左右移動完全可以勝任閱讀的需要,頭部的擺動不僅無助于理解,反而減慢閱讀速度,影響閱讀效率。
結束語
不僅如此,東西方思維差異也是導致英語閱讀理解障礙的原因之一。東方人偏重綜合思想,而西方人偏重分析思維,兩者大相徑庭。因此閱讀英語文章時,應跳出東方人的思維模式,以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這樣子文章也會容易理解很多。
參考文獻:
[1]針對學生高中英語閱讀弱難點的剖析及解決對策研究[J].林穎.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06)
[2]高中英語閱讀的難點剖析與對策研究[J].周冰楠.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2)
[3]高中英語閱讀課策略初探[J].黃小芬.教育現(xiàn)代化.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