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娥
【摘要】 ?教師是學生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承載著培育祖國未來建設者的重任,要讓自己的教育適應學生,讓孩子們打心眼里信任你、尊重你,教育者本身應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學識,提升個人的修養(yǎng),做到民主、公正、信任,對學生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的效益,達到“以德育人、以愛育愛”的最高境界。
【關鍵詞】 ?信任 與時俱進 因材施教 以德育人 以愛育愛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032-01
教師是學生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承載著傳播知識、思想、真理的使命,也被賦予塑造靈魂、生命、新人的重任?!澳昴隁q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對每一個學生、每一屆學生負責任是我們老師應具備的為師宗旨。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受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教育的缺失,個個成了家里的土皇帝,打不得、罵不得,作為老師的我們應如何是好呢?二十多年的育人經(jīng)驗告訴我:要讓自己的教育適應學生,先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以德育人,以愛育愛,才能讓孩子們打心眼里信任你、尊重你,心甘情愿接受你的教育,同時也讓自己的德育工作開展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下面談談我的認識與做法。
一、一個民主、公正、有道德修養(yǎng)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作為一名教師,你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時刻謹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平時工作中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井然有序開展工作,積極進取,從生活小節(jié)上體現(xiàn)出來的道德文明、知識修養(yǎng),都將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無形之中將學生引導成為具有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之心,如養(yǎng)成不在公共場所喧嘩的習慣;有著無需別人提醒的自覺,如見到垃圾果皮自覺彎腰拾起的好品質;還有著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品質,如上課自覺約束自己,認真聆聽的好習慣。同時,我們作為一名老師,要想學生對你的教育心服口服,還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對待同一件錯誤的事情,在批評指正時不能存在偏私,對優(yōu)秀生和學困生應一視同仁,讓他們在批評指正過程中認識錯誤,及時糾正。對待班級的決策、班干部的選拔,我都用民主選舉、民主討論的形式產(chǎn)生。這樣,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明確人人都要自覺為班集體爭榮譽,才能在班集體里健康成長的道理。一捆稻草丟在大街上是垃圾,綁在白菜上是白菜的價格,綁在大閘蟹上是大閘蟹的價格,與誰綁一起決定自己的價值,只有讓學生在老師的潛移默化引導中,自覺成為文明守禮、積極進取之人,才能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真正體現(xiàn)每一個人的價值。
二、積極上進而又具有學習能力的教師才能與時俱進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身須有長流水?!苯處煹募绨蛏峡钢囵B(yǎng)未來祖國生力軍的重任,所以我們教師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的能力,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生從多媒體上了解的知識比課堂上學習的更豐富多彩。因此,我們教師要想深入了解學生,和他們說說心里話,能為他們解答疑難問題,就要平時多學習新生事物,多看書,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醞釀更多的知識,而將有用的課外知識適當穿插到課堂教學中去,讓孩子們覺得老師就是老師,知道得很多,學識豐富,由對你的尊敬中潛移默化自覺去閱讀課外書籍,增長知識,也促進一個班良好學風的形成,同時也縮短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更加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三、信任是打開師生溝通之門的鑰匙
一個好的老師會用心去和學生溝通,善于聆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對你由衷地信任,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判定學生的思想行為,一旦做錯事情就批評、寫檢討、見家長等教育方式只會讓學生更加反感和叛逆,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我班有個學生叫陳振榮,他個人非常調皮,平時沒有什么紀律的約束,不會判斷是非對錯,所以常違反紀律、打架,是老師眼中的問題生。我接手后,了解到他本是一個聰明又愛打籃球的孩子,但是希望得到老師同學的關注和肯定,所以在課堂上時常制造點噪音引起老師同學的注意,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于是我嘗試放學后和他打籃球,走進他的生活,并指出他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教給他學習的方法,課堂上給予他更多的關注和輔導,讓他覺得你是個可以信任的人,聽從你的教育。漸漸地表現(xiàn)有所轉變,也能自覺遵守紀律。一天,外面村子有個婦女過來學校校長室投訴,說他在周末去打籃球時將人家搭好的瓜棚給拆了。面對校長的質問,他低下了頭。這時我心平氣和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不會故意將人家瓜棚拆了,你能和老師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嗎?”聽到我信任和關心的話語,他眼眶紅紅的,才交待出原因,原來瓜棚在籃球場旁邊,他見打球時經(jīng)常進去撿球,怕同伴們跑得快,瓜棚的竹子會對人造成傷害,所以才把它拆掉。我和他分析了很多事情不能私自處理,要經(jīng)協(xié)商才能完成,本是好意,但是會因為處理不當變成過失。在教育下,他認識到錯誤,后來看到他有較大的進步,遇到難判斷對錯的事情會先和我商量再去做,這就是信任,也是這份信任,使我對他的教育立竿見影,也更好地開展我的班級管理工作。
四、因材施教是使教育達到“以愛育愛”的重要手段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材施教才能將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真正發(fā)揮,讓不同的人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肯定和發(fā)展的機會,教育才能產(chǎn)生最大的力量,以致于達到“以愛育愛”的最高境界。
記得去年我剛接手的一班學生中,發(fā)現(xiàn)黃小玲和張穎這兩名女生是同桌,她們兩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上課總是做低頭一族,不看黑板,更別說讓她們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回答了。經(jīng)了解、觀察,小玲同學是個學困生,因成績差常被老師和同學遺忘,因此,總是覺得上課很難熬,聽不懂,于是喜歡畫簡筆畫打發(fā)時間,畫著畫著也忘卻了老師還在上課呢,而張穎同學是個中層生,長期缺乏老師的關注和表揚,所以導致她沒有上進心。面對她們兩個,我沒有過多的批評,而是通過聊天方式走進她們的內心,教給她們學習的方法,抓住小玲同學的閃光點,我還送了她一本簡筆畫書籍,并引導她要在課余的時間里認真畫為她專門成立“一幫一”學習小組,通過同學的幫助,老師的輔導,她漸漸地對學習有了信心,上課也專心多了,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還經(jīng)常協(xié)助老師出好班級的黑板報,那栩栩如生的簡筆畫漂亮極了,得到老師、同學的表揚。張穎同學因得到老師課堂上的關注,經(jīng)常提問,慢慢地也向上層生靠攏了,后來還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主動參與班集體活動,熱心助人,看到她上課時專注的眼神,回答問題的認真,我的內心一陣溫暖。不同的學生做到同樣的關注,同樣的問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是真正實施一把鑰匙去開一把鎖的方法,才能取得教育的最大效益。
一個好的教師是學生人生路上的領路人,使學生學習的榜樣,教育工作雖辛苦,但收獲著幸福和快樂,我們要與時俱進,以德育人,以愛育愛,才能肩負起培養(yǎng)祖國未來建設者的重任。
[ 參 ?考 ?文 ?獻 ]
[1]李軍.探尋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6):342-343+358.
[2]楊莉亞.溝通心靈,激發(fā)興趣——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策略[J].才識,20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