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琴
摘? 要: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心里反應,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或喜或悲或怒或樂。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老師和家長會認為孩子們不良的情緒宣泄是因為孩子年齡太小,還不夠懂事,以后長大了自然就好了。但實際上如果孩子們不懂得如何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合理宣泄自己的負性情緒,這對孩子今后人生幸福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關(guān)鍵詞:幼兒;情緒;繪本教學
【中圖分類號】G 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6-0061-0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在幼兒園健康教育中提出“情緒安定愉快”的目標,在教育建議中指出要“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diào)控情緒”。繪本作品一直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因此我們嘗試利用情緒繪本教學來疏導幼兒的負面情緒,以此促進幼兒的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自主閱讀
優(yōu)秀的繪本有豐富而有趣的畫面,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悅的體驗,是一種“悅讀”。教師注重讓幼兒帶著問題自主閱讀、自己觀察和感受,獲得繪本中的圖文信息,這是幼兒感知情緒、體驗情緒的必然途徑。
如在繪本教學“菲菲生氣了”中,我們先讓幼兒通過觀察畫面,猜想菲菲的心情,說一說她為什么生氣?然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閱讀繪本,尋找答案,再進行集體交流。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讓孩子非常貼切地感受菲菲的心理,了解情緒的歷程。
這種以自主閱讀為主的設計模式不但能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還能讓孩子細致觀察繪本的畫面,了解繪本的內(nèi)容,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閱讀習慣。我們發(fā)現(xiàn),根據(jù)不同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推薦幼兒閱讀某一繪本,有助于其逐漸消解原本占據(jù)小小心靈的消極情緒起到獨有的“療傷”作用。
2.師幼共賞
幼兒與教師一同觀看情緒繪本內(nèi)容,在觀看情景的過程中進行提問,以開闊幼兒思維,再回到繪本內(nèi)容與之對比。在這種方式中,教師注重引導幼兒讀圖猜想故事內(nèi)容,幫助幼兒積累情緒體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會設計一些啟發(fā)式的問題來引發(fā)幼兒的情感體驗。如在繪本教學《當我害怕時》教師啟發(fā)提問:“你們覺得小兔子害怕的東西還有什么呢?”幼:“看去很兇惡的壞人,孤單的黑夜”。師:“嗯,看樣子小兔子和我們一樣,有這么多害怕的事情。那我們遇到害怕的事情會有什么反應呢?”幼:“想要逃跑,告訴老師”。師:“小朋友們害怕了可以告訴老師,但是小兔子害怕時你覺得會和我們的反應是一樣的嗎?”合理的體驗式提問幫助幼兒建立了繪本跟自我的聯(lián)系,并進行情感的遷移。
3.閱讀分享
教師鼓勵幼兒分享表述閱讀過的繪本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分享繪本的故事,即幼兒講述自己所閱讀過的繪本故事,要講清楚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果,故事主角的情緒狀況和變化,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繪本所表達的情緒,以此豐富幼兒的情緒詞匯,促進情緒語言的表達和情緒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如在繪本閱讀分享《我不想生氣》中,我們通過“回憶故事—確認主角感受—比較—自我應用”的主線來引導幼兒理解繪本,感受繪本中的情緒并引導幼兒進行自我遷移,促進幼兒情緒能力的發(fā)展。
第一,回憶故事:我們的繪本主要講了什么呢?
第二,確認主角感受:當小兔子生氣的時候他是什么樣的感覺?小兔子生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小兔子為什么會生氣呢?小兔子怎樣變得不生氣的?
第三,比較:你曾經(jīng)有生氣的時候嗎?為什么生氣呢?你看過其他人生氣嗎?他們?yōu)槭裁磿鷼猓?/p>
第四,自我應用:如果你生氣了,怎樣讓自己不生氣呢?當別人生氣的時候,你應該怎么辦呢?
4.表演體驗
情景表演繪本故事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是繪本閱讀與討論活動的延伸。很多時候,繪本的閱讀能夠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他們常常情不自禁的對繪本進行角色的語言和動作等方式的回應,從而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繪本情緒。從一個閱讀者變成一個表演者,表演繪本故事是培養(yǎng)幼兒情緒能力的重要方法。為了幫助孩子們充分地感受和體驗繪本故事的角色情感,我們設置了閱讀表演區(qū),提供相應的服裝、道具等多種材料,讓幼兒能夠借助表演進入故事的情境,遷移體驗,充分感受繪本閱讀的快樂單調(diào)的閱讀方式只會減弱幼兒閱讀的興趣,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述閱讀過的繪本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情感。如在繪本活動《生氣湯》中讓孩子們圍成一個圓圈形的“鍋”,對著大鍋大聲說出自己最生氣的事,邊念兒歌邊游戲;又如在《不開心小樹》中表演不開心小樹是怎樣變成開心的小樹等,這些多元的表現(xiàn)方式讓幼兒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使其表達情感的方式更具個性化,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的情緒管理能力。
5.自制“情緒繪本”
有專家指出:“要讓兒童有意識地去觀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并將所觀察到的情緒與行為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兒童便能夠時時敏感于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與表現(xiàn),并學會對自己的想法、情緒反應與行為負責?!蔽覀儑L試讓幼兒用“自制情緒繪本”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鼓勵幼兒和同伴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為孩子們提供了觀察、記錄以及反思自我情緒的機會。教師通過對幼兒情緒繪本的觀察,可以看到幼兒情緒的發(fā)展及經(jīng)歷,有利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對幼兒情緒管理能力進行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