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榮春
生物在以往的觀點中被視為副科,特別是在初中階段,被教師以及學生所忽略,造成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習難度突然加大,給學生造成實質性影響。如今,生物作為中考中重要的門科之一,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做好教學方案的探討以及改進,從而最大程度上發(fā)揮教學的價值,實現質量提高。
一、做好課堂引入
課堂引入是我們進行教學的第一步,對于整體課堂的氛圍優(yōu)化,提升學生的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對于所授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把握教學脈搏,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課堂氛圍的優(yōu)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列比,強化記憶等辦法,讓學生能夠在盡快適應教學節(jié)奏,跟上教師思維,深入的理解教學基礎,從而有利于教學逐層開展。
例如,在教學初中“認識世界”這一單元時,大多數的教師可能是認為內容太過簡單,從而簡略講過,嚴重忽視了其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因此,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課本內容,總結教學重點和難點,從而做到良好的啟發(fā)作用。本文的重點是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師在進行引入的時候,可以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生物作為例子,如,家貓,雖然都是一種生物,但是因為遺傳多樣性的原因,造成了生物多樣性,由此導出,其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而貓有生老病死,有繁殖,遇到刺激有反應,從而導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性,新陳代謝,生長以及應激性等。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在啟發(fā)學生理解課本內容的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觀察生活的興趣。
二、做好內容灌輸
教學內容是固定的,但是由不同的教學方式能夠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因此,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應該認真分析教學重點,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在總結前人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做好教案優(yōu)化。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把握教學節(jié)奏,注意技巧灌輸,善于合理互動,從而利用有限有效時間,解決教學中存在的難點,疑點等。教師在教學時,也應該做到靈活應對,善于利用有效資源,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細胞”這一章節(jié)教學時,因其涉及生物體內部結構,內容較多也較為復雜,相對于學生而言,也較為抽象,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時間的分配,把握教學重點內容,由此提升其有效性。本章中重點內容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生物的細胞結構,學會運用顯微鏡進行實驗,了解并牢記各種生物細胞的差別,從而深入了解到細胞的功能。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該合理安排課堂教學與生物實驗的時間,在鞏固基礎上,及時地了解學生的難點,與學生形成互動。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共同研究,進一步加深交流,提升實驗技巧,從而促進教學質量有效性增加。
三、做好作業(yè)練習
合理選擇課后練習內容是鞏固學生基礎,促進學生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徑,但是面對如今的教學情況,需要注意的是,作業(yè)的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1) 符合教學內容,并在其基礎上可以適當進行少量拓展,以此達到鞏固學生基礎的作用。 (2) 應該注意學生能力以及技巧的培養(yǎng),因此,設計的方向應該針對于當堂內容,進行技巧性的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 (3) 注意學生思維及興趣的培養(yǎng),針對于學習內容以及相應的學習普遍能力,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達到精細又不繁重的程度。
例如,在進行“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學的內容涉及很多基礎內容與實驗,因此,學生在學習時,具有較大難度。而其中種子的結構需要加強基礎練習,從而讓學生在了解其基本結構的同時,可以區(qū)分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在種子時期的區(qū)別。教師在設計作業(yè)過程中,可以針對其不同進行設計,進一步鞏固這一部分知識。其另一個重點為其生殖器官的內在結構和作用,對于綠色開花植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隨機針對某種植物進行其生殖器官的分析,并作以形象的圖示,既鞏固了知識,也培養(yǎng)了興趣。
四、做好興趣培養(yǎng)
不論是學習哪種課程,興趣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在鞏固教學成果的基礎上盡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1) 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在組合中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既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正確的科學觀,又能夠最大可能地培養(yǎng)其動手實踐技能。 (2) 適當利用先進的教學資源,結合授課內容,豐富課堂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在改善教學環(huán)境的同時,發(fā)揮其優(yōu)勢,引導學生對于生物研究產生興趣。 (3) 利用實踐形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激發(fā)其研究潛力,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收獲知識,養(yǎng)成興趣,持之以恒,讓學生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
例如,在進行“綠色植物與生物圈”這一節(jié)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相應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展示我國遼闊疆域的各種植物資源,通過形象地刻畫,學生能明確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以及與其他生物的關聯(lián)性。培養(yǎng)學生探究植物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生物觀念。
五、結語
初中生物具有啟發(fā)學生進一步進行探究世界奧秘的作用,對于學生未來養(yǎng)成科學的生物觀具有重大意義。我們應該通過生動的課堂引入,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課后作業(yè)以及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探究觀念等方面進行教學,從而實現其質量持續(x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