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摘 要:“再創(chuàng)造”理論認為:數學學習不應該只是知識灌輸,而應該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即,在經歷、體驗中理解數學概念、公式、符號語言,掌握數學知識。根據“再創(chuàng)造”理論,數學課堂應該實施體驗式教學,以學生的既有經驗和心理狀態(tài)為指導構建體驗環(huán)境,幫助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從而掌握數學學習規(guī)律,提高數學學習能力。那么,如何應用體驗式教學呢?本文以“猜數游戲”的教學為例探究而來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 數學 體驗式教學
小學數學實施體驗式教學價值巨大。首先,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可以增強學習的自主性,積極參與情感、行為、認知等方面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其次,體驗式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參與、發(fā)現、探索新知,明確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最后,體驗式教學注重實踐體驗和直觀感受,有利于學生輕松獲得數學知識,深刻記憶數學知識,從而增強數學實力。因此,小學數學課堂實施體驗式教學具有必然性。那么,如何實施體驗式教學呢?由于體驗式教學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體驗經歷、交流展示和應用拓展,所以,教師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組織一些教學活動,下面我就以我的三個教學實例來說明體驗式教學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如何開展的:
一、組織游戲體驗,感知知識
體驗、經歷是體驗式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旨在幫助學生發(fā)現問題,樹立解決問題意識,從而激發(fā)探索新知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感知新知,優(yōu)化新知學習過程。然而,小學生是一個主要依賴感性思維的群體,一般的體驗活動不能達到最佳效果。而游戲是激活小學生思維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師可以組織游戲體驗活動,促使學生在游戲中調動各種感官,感知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體驗式教學“猜數游戲”時,我組織了一次游戲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礎。具體如下:
我: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老師拿出一些棋子放在一只手里,數量只有老師知道,同學們可以來猜一猜老師手里有幾顆棋子。期間,同學們可以向老師提問:是多了,還是少了。按座位依次來猜,看看大家猜幾次可以猜對。
學生對此表現很大的興致,齊聲回答:好!
學生一:5個
我:多了
學生二:4個
我:多了
學生三:2個
我:少了
這時我手里的棋子數量已經很明顯了,大家齊聲笑著說:3個!
通過這樣的小游戲式教學,學生們都很認真的投入其中,在猜數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復習了10以內的數,加深了對數的認知,加深了對數的大小比較,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簡單的猜數游戲奠定了下一步體驗學習的基礎??梢?,游戲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感知知識,促使學生激發(fā)探究興趣,奠定了教學基礎。
二、開展交流體驗,自主探究
在體驗式教學中,交流體驗非常重要。在初步感知數學知識之后,學生進入深入探究知識、解決問題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組織合作交流活動,建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組內討論,交流疑難問題,獲得學習知識的不同方法,學習他人更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共同進步。因此,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展交流體驗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由討論,取長補短,以深刻理解所學知識。
例如,在體驗式教學“猜數游戲”時,在學生初步認知知識,生成知識探究興趣之后,我組織了交流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環(huán)境中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深刻理解知識。具體來說:首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形成合作探究環(huán)境;其次,提出問題,指明小組合作探究方向。即:老師將6顆棋子放在兩只手里,猜一猜兩只手里分別有幾顆棋子?之后,各小組展開了交流、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分一分的方式,獲得了老師兩只手中所有可能的棋子數:0和6;1和5;2個4;3和3這幾種可能。最后,引導各小組閱讀教材的“說一說”,總結、歸納分棋子活動,得出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計算法則,掌握知識。在整個過程中,通過交流體驗,學生體會了加減法的互逆關系,深刻理解了加減法的含義。可見,交流體驗可以幫助學生透徹掌握知識,提高體驗式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進行拓展體驗,內化知識
在體驗式教學中,拓展體驗是最后一環(huán)。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鞏固所學只是并且學會靈活運用。在拓展體驗中,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鞏固基礎知識,然后,層層遞進,利用重難點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將新的外部經驗轉化成內部經驗,鞏固知識、內化新知,進而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體驗式教學“猜數游戲”時,在深刻理解知識之后,學生應該內化、應用知識,提高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為此,我組織了拓展體驗活動,讓學生將“折半查找”帶到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問題、內化知識。具體來說,首先,構建生活情境,即:小明去賣西瓜。一個西瓜是6斤,小明媽媽交代買4斤。那么,這個西瓜應該切去多少斤?其次,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求解。在求解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體驗了“6的加法和減法”,提高了靈活應用“6的加法和減法”的能力,增強了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梢?,拓展體驗有助于學生鞏固、內化數學知識,強化數學應用能力;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在體驗式教學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生動、形象、具體地體驗數學知識,從而深刻掌握知識;學生可以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理解數學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應用數學意識;學生可以體驗應用知識的過程,提高實際問題解決能力。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無論對于教師來說,還是對于學生而言,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要樹立對這一教學方法的正確認識,不斷完善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教學難度,真正實現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岳曉鵬.小學數學體驗教學策略芻議[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2.
【2】龍娟娟.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體驗式教學[C].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2011:22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