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以生為本”的思想,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這一方法就逐漸被提出,并且也受到重視加以應用。英語作為一個實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加強課堂中的語言交流和氛圍創(chuàng)設。本文主要是分析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問題情境;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李揚,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洋學校。
引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創(chuàng)設的情景進行獨立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挖掘英語學習的樂趣,同時起到提升思維能力和專注度的作用。盡管當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被重視,但是基于教學任務、學生基礎等實際情況,一些教師在應用過程仍然是存在問題,卻沒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
一、問題情境法的特點
問題情境法主要是以教師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掌握,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核心在引導學生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兼顧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創(chuàng)立有效的氛圍,提出有效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交流。此外,學學生在問題探討過程中,也能做到發(fā)散思維,積極發(fā)言,不斷反思,加強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高自學能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中遵循的原則
1.合理性原則。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關注學生能力,在問題設計中逐漸深入,面對不同能力學生,問題難度要不一樣,注意建立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師在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過程中要注重合理性原則,難度要符合學生英語能力,問題特色要符合學生興趣,應用時間要適度,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
2.互動原則。在問題情境法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注重互動原則。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課堂主體之間互動。要達到參與互動普遍目的,要注意到以下幾點問題,首先就只有學生對知識點熟悉,才可以提升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度;其次是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需要有層次性,不能簡單也不能過難,這樣才能激起大家互動和交流,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交流能力等。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分組,讓每組學生綜合素質平均,使得學生在交流中盡可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彌補自己的短板,挖掘英語學習的魅力。
3.和諧平等性原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需要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氛圍。一旦教師沒有形成和諧平等的課堂環(huán)境,極大程度上會限制學生能力發(fā)揮和學習積極性。所以,在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應該和學生形成類似朋友的和諧關系,進而充分在提問中帶動學生參與和積極思考,為高效課堂提供一份正效應。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情境法的應用流于形式。提問是每個課堂上都會進行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卻沒有提升教學質量的一大原因就是問題情境法的應用流于形式。學生在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上存在差別,在多數(shù)英語教學課堂中,出現(xiàn)問題情境法流于形式,提問對象多為優(yōu)等生,或者在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問過程中引導不夠,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法創(chuàng)建有效的問題情境,無法營造和諧高效的課堂氛圍。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時應該注重這一策略實施過程中的內涵,突出其實踐性和科學性。
四、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1.創(chuàng)建情境式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難題,就會很容易產生學習煩躁的心理,失去繼續(xù)學習興趣,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開展。對此,英語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位置,去調整一些教學方式,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教學情景,形成有效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問題思考過程中逐漸形成思維能力。創(chuàng)建有效的問題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趣味性,讓學生在思考中進步,在克服問題過程中成長。
2.創(chuàng)建情境式提問,建立知識框架。不難發(fā)現(xiàn),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知識點是層層遞進的,具有極大的關聯(lián)性。要想提高英語課堂的高效性,幫助學生形成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旦學生形成建立知識框架的能力,一方面學生可以靈活應用英語來解決英語難題,一方面有利于強化學生學習能力。而基于教師對考試重點的把握,教師有著自身的英語框架,在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中,大大發(fā)揮教師的能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重點。具體應用方法,英語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完成復習和預習工作,加以課堂上提問策略,加深和解答知識點理解,最后結合多媒體功能展示本堂課知識框架圖,再進行問題情境法,讓學生對一個簡單的知識框架圖進行口述和擴展,回憶本節(jié)課的內容。而在多堂課,一章內容結束后,再進行一次提問和回顧過程,這樣才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的作用。
五、結語
在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教學實踐,進行完善和改進,達到最合適科學的位置,讓學生體會英語的魅力,并且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也為學生之后學習和發(fā)展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健.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探究[J].青海教育, 2018(Z1):61.
[2]林靜.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提問策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J].英語教師,2018,18(2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