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淇
北京林業(yè)大學?是不是學種樹的?幾乎所有人在聽到“北林”的名字后都會這樣想。實際上,“北林”的確以林學為特色,但若因此認為“北林”只有林學的話,那可真是太小瞧她們了。圍繞著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需要,她們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拔尖創(chuàng)新型和復合應用型人才。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這是共和國第一任林業(yè)部部長梁希先生的夙愿,也是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愿。
最美校園:草坪和大道
從正門進入“北林”,眼前就是一片很茂密的草坪,因為在主樓前面,所以被稱為主樓草坪。這片草坪很有來頭,是“北林”的院士孟兆禎先生親手設計的。孟先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并于2011年獲得中國風景園林終身成就獎。主樓草坪在地形上進行了處理,西側高,東側低,四個角上做了植物群落的圍合,邊上還有兩棵很大的松樹。草坪的設計從整體空間到每一株植物都很講究,植物搭配很有特點,草坪整體上是一個內向型空間,如果站在外圍看,只能感受到草坪的茂盛,只有從高處俯瞰,才能看到全貌。草坪的植物群落里也種植著一些不常見的植物,比如觀賞性較高的畸葉槐、皂莢、絲綿木、黃金樹等?!氨绷帧泵磕甓紩@塊草坪進行精心維護,及時更新樹種。園林設計專業(yè)的同學們也常常以這片草坪為案例,對其結構、空間和植物進行分析和學習。
挑個好天氣在“北林”漫步,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枝葉間的縫隙灑在地上,放眼望去,藍天白云、繁花似錦、綠草如茵。
“北林”有幾條按照不同植物名稱命名的大道:銀杏大道、懸鈴木大道、楊白蠟大道。而這些樹木上往往都有一個小小的標牌,詳細地記錄著樹木的科屬、拉丁文名、花期、花色、果期、用途等信息。有的還有二維碼,用手機掃一下可以看到更多關于此類植物的信息。
而銀杏在“北林”眾多植物中當之無愧地成為標志性符號,因為每到深秋銀杏大道是“北林”的一大特色。銀杏大道由南至北縱貫“北林”,兩側樹木枝椏相連。每到秋天,銀杏葉黃了,隨風飄落,打掃衛(wèi)生的清潔工不會把落葉全都掃走,就任憑金色的落葉層層疊疊地堆在地上??梢哉f銀杏大道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北林”人度過了他們最珍貴的青春,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北林”的懸鈴木大道很漂亮,路兩旁種著很多高高的美國梧桐和法國梧桐。楊白蠟在“北林”的校園里也是多見的樹種,它屬于落葉喬木,高高大大。夏天遮擋著陽光,秋天也是一地落黃,雖然葉片很小,但也很美。
珍奇物種:孤木和化石
在“北林”,聚集著很多專業(yè)領域有建樹的老師以及熱愛植物的同學,所以校區(qū)經(jīng)常會有比較稀奇的在北京其他地區(qū)很難遇到的植物。據(jù)說,“北林”有200多種不同的植物。這些珍奇的樹都是老師們從天南海北搜集來的種子,自己種在校區(qū)里的,能長出來的就都留下了。因為樹種繁多,學習植物園林的同學們在學校里就可以實地考察,完成實習任務?!氨绷帧钡闹参锎蠖喽加凶约旱摹吧矸葑C”,如果看到哪株植物身上掛著二維碼,拿出手機上去掃一掃,就能獲得它的基本信息。
除了主樓草坪的畸葉槐,比較少見的還有一般不做綠化樹種的落葉喬木凍綠。據(jù)說“北林”原來一共栽了兩棵凍綠,有一棵因為雪災死掉了,同學和老師們對此都非常惋惜。冬天的時候,北京就很難見到仍有生機的植物了,但是在“北林”,還有很多常綠樹煥發(fā)著生機。
“北林”除了有很多生長繁盛的樹,還有幾塊有著非常久遠歷史的樹干化石隱匿在校園里,十分珍貴。從“北林”小南門進入,草地上可以看到幾截非常粗壯的硅化木化石,又稱木化石,有1.5億年的歷史,樹木在漫長的歲月里漸漸被硅化、礦化,變成今天的樣子?!氨绷帧钡墓杌揪蛿[在草地上,沒有任何玻璃罩子之類的保護,所以遠看并不是那么起眼,走近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是化石,上面還隱約可以看到年輪纏繞的痕跡。這種歷史悠遠的古董級植物,北京一些高校里也有,但它們要么被放在陳列館里,要么露天放在外面卻被玻璃罩罩著。除了硅化木,“北林”的植物化石還有烏木,都是校友捐贈的。烏木又名“陰沉木”,它有很粗壯的樹干,放置在草地上,幾乎與大地融為一體,化石前面立著一塊小小的牌子,寫著它的學名,形成原因和發(fā)掘地:“陰沉木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埋入古河床等低淺處……”
此外,在學校一食堂空地處有一株連理枝,是一棵柳樹和一棵榆樹長在了一起,如同戀人相互依偎。學校要改造一食堂,為了保護這棵樹,把這棵罕見的樹移植到了別處。
“北林”校園雖不大,但經(jīng)過幾代“北林”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北林”擁有占地1.2萬余畝的后花園——鷲峰國家森林公園。它不僅是學校重要的科研、教學基地,同時也是國家AAA級景區(qū)。全國林業(yè)系統(tǒng)三分之二的院士在這里誕生,10萬名綠色人才從這里走出。適地適樹的首倡者沈國舫、中國水土保持事業(yè)奠基人關君蔚、國際梅品種登錄權威陳俊愉、風景園林大師孟兆禎、三倍體毛白楊之父朱之悌、中國園林專業(yè)創(chuàng)始人汪菊淵等大師皆是“北林”出身。
三峽工程生態(tài)恢復,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舟曲泥石流治理,南方冰凍雨雪災害災后重建,中國生態(tài)屏障建設……都能看見“北林”人的身影。
如今的“北林”正如當年梁希先生所希望的那樣,一步步朝著“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的夢想前行……
“北林”作為全國重點大學,除林學、生物學、林業(yè)工程等特色專業(yè)外,其他專業(yè)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像風景園林、城鄉(xiāng)規(guī)劃、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園藝、景觀設計等專業(yè)也都頗有名氣。也就是說,“北林”不是只種樹,而是提供了育種、認樹、栽樹、養(yǎng)樹、醫(yī)樹、防火、管理樹、賣樹、砍樹以及加工樹的一條龍服務,是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