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山
摘要:小學、初中、高中的美術教育主要是以美術鑒賞為主,以實踐體驗為輔助,我在十幾年的教學摸索中感受到:美術課就應當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如果單憑學生欣賞一老師引導一學生感受這條老路,會失去開設這門藝術的初衷,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這個課堂,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如何上好美術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美術;多樣化;實踐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認識。
1、教師上課的理念是影響美術課的前提
理念的轉變可以改變教師的以往經(jīng)驗,例如一堂課充滿民主、開放、合作的氛圍,教學是師生合作的交往,積極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將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jīng)驗,交流彼此的感受和體驗。教師的角色可以做出相應的轉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的配角。例如在《原始人的創(chuàng)造》一課中,當我問到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于勞動,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于游戲,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于巫術,你傾向于那種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時?有的同學說:“游戲”也有的同學說:“巫術”還有同學說:“勞動”。突然我聽到有個同學輕聲到:“也許三個可能都有”。是呀,為什么不可能是三個都有呢?他們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呢?這位同學看似不太守紀律的話反到提醒了我,這樣的問題他們提的多好呀?于是我馬上鼓勵那個提問題的同學把剛才的問題再說一遍,請其他同學也回答一下,結果一些同學都認同他的觀點,因為游戲也存在于勞動中,勞動的豐收又和巫術緊密相連,巫術又是可能通過游戲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等他們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在此基礎上通過實例與他們一起來分析原因。
通過這些課堂提問我認為教師要把主要精力轉到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培養(yǎng)學習能力上來,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習的學習,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營造開放式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始終在課堂上處于一種積極的,活潑的,興奮的狀態(tài)。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核心進行探索和討論,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
2、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教學形式多樣化是上好美術課的保證其一、教師授課結合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將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匯集在一起,在欣賞過程中,將不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觀、歷史等等有機組合在一起,再配上當?shù)匾魳?,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內(nèi)涵。例如:在上欣賞印象派畫家作品一課中,面對印象派的色彩于光影變化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印象派的色彩,筆觸,激情,配以印象派音樂大師名曲《月光曲》,加上教師的解說,讓學生在意境極妙的氛圍里既提高了審美能力,又了解了印象派繪畫,而且通過繪畫也初步了解了印象派音樂,達到美育的最終目的。其二、教師的授課方式不能光唱獨角戲,做好師生互動。在欣賞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而不能從頭講到尾,即便教師運用動聽的語調,做到聲情并茂,學生還是會感到枯燥無味。
因此,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問題,教師及時接收反饋信息,以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欣賞到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時,同學們對蒙娜麗莎的美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意見,在不同意見的爭議之中,反應出學生的審美的差異性、知識底蘊、環(huán)境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等等問題。教師善于引導,除了讓學生真正了解了到這幅畫的真正涵義以外,教師還能及時矯正部分心理偏移的學生的思想,真正做到育人之目的。其三、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強化美術作品相關故事情節(jié)的講述,以此激發(fā)學生對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在美術欣賞課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通過引入與美術作品有聯(lián)系的事物或知識,來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以達到欣賞的目的。例如《美術家眼中的自己》-課的教學活動是“嘗試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并與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從相冊中挑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自己個性特點的一張或幾張照片,談談自己喜愛的理由”,按舊的標準來說,這樣的課根本沒有“知識點”。我認為它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每一個人個性化的審美觀。又如《戰(zhàn)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中我要求學生以畢加索《格爾尼卡》為參照,以玉樹地震為題創(chuàng)作一副作品。學生通過作品表現(xiàn)了對災難的反思,表達出如何才能讓慘劇不在重演,讓美好永駐人間的情感,繪畫的訓練要求為這種情感提供了表現(xiàn)和宣泄的載體。再如《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眼睛》,這一課的標題就很能說明編者的意圖,每個學生的眼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王國,他們在欣賞藝術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這樣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個性審美和想象的肯定與自信。
3、以繪畫的實踐體驗進行美術教學是美術課的最終目的繪畫教學工作也應當是一個創(chuàng)造活動;在繪畫教學中必須采取合適的多樣的教學方法,結合一定的多媒體手段,教師繪畫的展示、學生繪畫的體驗與糾正,充分調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緊緊圍繞我校的民族中學特點、民族文化資源展開活動。例如在上初中線描這類課時,我就會讓學生認識學習烙鐵畫的繪畫特點;在上初中面具課時,我就會讓學生學習京劇臉譜的繪畫方法;在上這類課時我深深地感到了實踐體驗對于美術課的重要性??傊虾靡还?jié)美術課不僅讓我精神愉悅,更讓這些學生充滿活力,相信美育帶給他們無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