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蕓
摘 要: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在教育過程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給數學課程加以創(chuàng)新以及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提供很好的條件。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一定的整體性、組合性、聚合性等特點,況且劃分的數學的雙基層、問題解決層、數學精神層多個不同方面,且形成了相互有聯系不可或缺的整體。數學核心素養(yǎng)直接對人們對數學觀念和的數學素養(yǎng)的培育有直接影響。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yǎng);生產路徑
引言: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發(fā)展過程中重要基本素質的綜合,具體的是學生一年具備的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適應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本文討論了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和生產路徑,最后提出了如何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建議。
一、數學核心素養(yǎng)與其生成路徑
(一)何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
我國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是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的體現,通過不斷完善和改良傳統(tǒng)教育方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將側重帶點放在教育實際轉化為社會可用技能的整個過程,協(xié)助同學明確自己的認識觀、社會觀、價值觀、幫助學子不但提升自身,以掌握進行社會必要的技能和素質??傊诵乃仞B(yǎng)有“真、善、美”這三個維度,更是對數學文化價值的理解;善是可以使用數學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美是對數學充滿熱愛和欣賞。
(二)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策略
關于數學核心的生產是對數學的內容、形式、以及有關數學的技能思維、品格轉化的過程,通過做、記、寫等來提升對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深化與掌握。數學的基礎和基本技能是學生上學期間必須掌握的。同時記憶在數學的學習中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若是沒有記憶則無法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只有將知識記牢后才能加以運用。比如數學概念、命題等內容都需要記憶。這里的記不是硬記而是指有目的有計劃的帶著對知識的理解來進行記憶,只有領會了知識中真正的含義后,對有關的知識點進行理解性記憶。數學學習記憶不但要理解其表面內容,也要將零散知識點聯合起來,建立一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點對于培育核心素養(yǎng)十分重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記憶學習數學知識知識底層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若想培養(yǎng)更高層面的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便需要在做與悟中學習。在聽講中學習數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課堂中學習到的最基礎數學知識,不能深入了解數學知識。而在做中學指的便是動手去做,參加各類數學活動,比如折紙、試驗、游戲等等,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想,學習解答數學題的方法。其中需要同學們在活動中發(fā)揮自身悟性和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去領會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通過記、做、悟學習數學知識對培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有積極用處。三種學習方法相互遞進,只有經過了做中學來領會學習的方法,進而通過悟中學來追尋數學學習的樂趣。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不斷遞進的過程。
二、高中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路徑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以往的教學只重視學習所取得的成績,而忽視了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應該不停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加入新的教學方法,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教師在進行知識展示時需要設置一些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幫助同學們思考。例如:在學習“直線、平面平行性質”時,老師可以提出問題“直線和平面、平面和平面”之間有什么樣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讓學生指導課程的重點進而激發(fā)其進行思考。在進行中老師要觀察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理解,可以使用暫停的方式來總結同學們對問題的思考,從而幫助大家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并讓更易于理解。
(二)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讓學生做中學,需要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這便需要教師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使用多媒體來培養(yǎng)其空間思維;借助情境教學來設置出需要對教學情境,從而起到讓學生的分析觀察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比如:使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在講到“指數、對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老師使用板書或者學生通過課本來練習,這樣方式只可對有限幾組的數據加以描述,會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對知識的描述產生懷疑,但是若是使用計算機來協(xié)助作圖,學生便可以在屏幕中借助作圖,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例如:“假設F(x)和G(x)均是實數集R上的定義函數,并且x-f[g(x)]=0有實數解,那么g[f(x)]不可能是以下哪個?①x2+1/5;②x2-1/5;③x2+x+1/5;④x2+x-1/5。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一下幾個進行講解:1.設問題;2.組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學習;3.各個小組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組的解題思路;4.老師對結果進行歸納,再加以詳細講解。在講解是教師要將相似題型進行系統(tǒng)性的歸納總結,以便以后遇到類似題型時學生有清晰的解題思路、步驟和方法,給同學們構建完整的解題框架。
(三)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需要多樣化,要能夠將教學評價體系使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評價中不但要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也要使用到動作、眼神、肢體等配合進行評價,給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微笑是表情和加油的肢體動作,都可以對學生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為了引導其正確的思路,老師在評價中還用眼神、肢體引導或是點頭肯定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協(xié)助學生樹立自信,讓其可以全面發(fā)展。
三、結束語
只有讓學生養(yǎng)成了核心數學素養(yǎng),才可以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學會應用數學知識,進而在學習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同時培養(yǎng)此素養(yǎng)對學生將來是發(fā)展也有關鍵作用,能夠為社會提供各種人才。
參考文獻:
[1]朱立明, 胡洪強, 馬云鵬.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與生成路徑——以高中數學課程為例[J]. 數學教育學報, 2018(1):42-46.
[2]蔣智東. 從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角度談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高三復習為例[J]. 中學數學, 2016(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