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韞儉
摘? 要:古詩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開展古詩文教學時可以借助朗讀來實現對學生的情感熏陶。本文從多方面探討古詩文教學中朗讀技巧的應用及其對學生情感熏陶的必要性,以此來提高小學古詩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朗誦技巧;情感熏陶;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042-01
古詩文教學中可以借助朗讀來實現文字與聲音之間的轉化,再加上一定的朗讀技巧來充分感受古詩文作者的內在情感。在為小學生講解古詩文時可以應用一定的朗讀技巧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思想情感,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們對古詩文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實現對學生們的情感熏陶,從這一層面上講,古詩文教學中朗讀技巧的應用具有必要性,但是如何提高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效率和質量成為小學語文老師重要研究的問題之一。
1.朗誦時要讀出作品的畫面感
(1)結合古詩文作者的創(chuàng)作特點
不同古詩文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在朗讀環(huán)節(jié)需要注重對不同作者不同特點的充分把握,并在把握作者寫作特點的基礎上掌握其感情基調。例如,李白的詩作特點為浪漫主義,因此在朗讀李白的《靜夜思》和《贈汪倫》時需要充分表達其內在情感,營造安靜祥和的畫面感,并透過這一畫面感來充分表達作者的內在情感。《靜夜思》一詩中借助對夜景的描繪來表達漂泊他鄉(xiāng)的孤寂感,因此在朗讀這一詩作時需要充分渲染清冷月光,并在這一情景中表達出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顿浲魝悺芬辉娡瑯痈缓星椋诶首x時需要重讀“深千尺”和“不及”,以此來表達詩作者對這份友誼的珍重及對別離的不舍。在掌握李白詩作特點的基礎上可以引入其他詩句來訓練朗讀能力,同時可以借助營造意境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對詩句的理解程度,以此來實現對學生的情感熏陶。
(2)結合古詩文內容的不同風格
針對不同寫作題材的古詩文內容需要注重朗讀時的辨識度,在閱讀田園派詩人所描繪的農家生活類古詩文時,需要注重朗讀的自然性和質樸性,因此在朗讀這類古詩文時不需要太多朗讀技巧,但是在朗讀抒發(fā)感慨的古詩文時需要掌握作者的情感,并在朗讀時充分表達作者的內在情感。例如,在朗讀白居易的《憶江南》和漢樂府的《江南》古詩文時,學生們需要盡可能應用自然質樸的語調來朗讀,并在朗讀中構造出唯美的江南情景。但是在朗讀李紳的《憫農》古詩文時,需要充分掌握這一古詩文的內在寓意,表達出對農耕工作者的憐憫之情,而這一情感的表達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朗讀技巧之上。在學習古詩文時應用朗讀技巧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情感表達,這不僅有助于為學生們渲染出一定的情感表達情景,而且有利于學生們增加對古詩文含義的理解掌握程度。
2.借抒情方式感受作者思想感情
古詩文通常用凝練的詞句來表達深層次的情感,因此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時需要借助朗讀技巧來充分掌握古詩文的抒情方式,并在此基礎上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內在情感。例如,在學習賈島的《尋隱者不遇》一詩時,學生們首先需要了解這一古詩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從探訪者角度來挖掘詩作者當時的創(chuàng)作情感,嘗試引入“求而不得”的思想情感來充分表達這一詩作內容。在學習部分表達懷才不遇的古詩文時,學生們需要注重朗讀的力度,盡可能采用重音和拖長音的方式來表達出詩作者寫作時的孤獨和吶喊,通常這類古詩文的情感建立在一定的情景之上,學生們在朗讀描繪景色的詩句時需要渲染出孤寂深沉之感。借助古詩文的抒情方式來朗讀古詩文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內在情感,進而有助于了解詩作者的文字表達風格和古詩文特點。
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活動時,老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們了解古詩文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們自主劃分音步。例如,在學習一篇新的古詩文內容時,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播放朗讀資料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朗讀來提高學生們的朗讀技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們分析古詩文中表達情感的字眼,并在這一分析基礎上來判斷這一古詩文的情感基調,在判斷對的前提下為學生們講解這一古詩文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創(chuàng)作背景,以此來增加學生對古詩文作者和古詩文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了解,引導學生們了解古詩文的情感基調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有助于在朗讀古詩文時實現情感的逐步深入。部分老師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這樣雖然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思考能力,但有時會出現偏離古詩文內容的問題,因此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時需要注重朗讀環(huán)節(jié),借助朗讀環(huán)節(jié)來更好地掌握古詩文內容和古詩文情感基調。立足于古詩文內在含義和作者的成長環(huán)境能夠更好地構建情感基調,例如,在朗讀部分文風較為清淡的古詩文時,部分學生會受其詞句影響而產生寡淡的感覺,這些古詩文在朗讀時要注重節(jié)奏和語調,需要學生們將親切真摯的感情融入到朗讀環(huán)節(jié)中,以此來挖掘清淡文風下的內在感情。
3.結束語
古詩文的創(chuàng)作往往飽含一定的情感,因此在對學生開展古詩文教學時需要借助朗讀技巧來渲染情景并實現對學生們的情感熏陶。朗讀技巧對于古詩文教學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借助朗讀技巧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有助于引導學生們加深對古詩文的理解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潘芳珍.古詩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方法探微[J].基礎教育研究,2019(01):72
[2]潘紅英.經典古詩文誦讀訓練方法探索[J].語文建設,2018(27):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