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平
摘要:毋庸置疑,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而心理健康作為學生成長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自然也成為了教育教學活動中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對于心理問題多發(fā)的小學留守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將根據當前留守小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現(xiàn)狀,談一談應該怎樣對留守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策略
簡單來說,留守學生主要是指與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分離并且留守在農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親屬監(jiān)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難發(fā)現(xiàn),在留守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中,由于缺少來自父母的直接關心與教育,再加上實際監(jiān)護人個人素質普遍較低,造成了監(jiān)護不力,所以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關心與照顧。同時,由于留守學生生活地區(qū)通常較為落后,導致學生缺乏必要的物質環(huán)境。正是由于以上這些原因,使得留守學生普遍存在較為明顯的心理問題。因此,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工作重點,并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對教育過程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留守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表現(xiàn)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留守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是比較復雜的,總結來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學習方面的問題。厭學是學習問題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由于大部分留守學生的個人行為習慣比較差、不愿意參加活動、對學習難以產生興趣、生活比較無聊煩悶、自卑心理比較嚴重,導致學生逐漸在學習活動中喪失樂趣與信心,甚至開始在學習中自暴自棄,進而陷入惡性循環(huán)當中。
第二,人際關系方面。(1)叛逆心理比較嚴重,由于外部環(huán)境的催化,所以留守學生步入青春期的時間普遍是比較早的,這就使得學生過早出現(xiàn)了逆反心理,具有這種心理傾向的學生通常具有較為明顯的抵觸情緒,其具體表現(xiàn)就是攻擊意識比較強,不服從管理,更有甚者還會出現(xiàn)盲目沖動、打架斗毆的情況;(2)留守學生由于缺乏與家長的溝通,難以感受到來自親情的呵護,所以學生長期處于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中,這極為容易使學生形成比較孤僻內向的性格,導致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減弱,對人際交往過于敏感。
第三,挫折應對方面。在成長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對于這些挫折,很多留守學生采取的都是以逃避為主要表現(xiàn)的消極應對策略,這種挫折應對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情境中使挫折狀態(tài)有所改變,但這種消極的行為方式卻會如影隨形,并且會逐漸習慣化、穩(wěn)固化。
二、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策略
1.傾注真情,深入了解學生
不難理解,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當中,教師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之一,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實行都需要依靠教師來實現(xiàn)。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對傳統(tǒng)的學生觀進行轉變,改變以往過于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教育理念,用更多精力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為此,教師應對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以此來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善意與關心。同時,教師還應深入了解學生各個方面存在的心理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了對本班的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會有意識地增加課內外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通過長時間的接觸來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了解,從而取得學生的信任,二是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全面的分析,而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大致掌握了學生在學習心理、人際關系、挫折應對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問題。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接受教師的教育,我通常會采用感化教育的方式。如:本班有一些學生存在頂撞老師、遲到早退等問題,對于這些學生,我并沒有一味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而是通過聊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以此來分析學生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之后,我并沒有要求學生立即改正錯誤,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了行為習慣的改進。最終,通過這種傾注真情的引導教育方式,為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2.優(yōu)化氛圍,構建校園環(huán)境
校園環(huán)境是學生賴以發(fā)展和成長,并不斷走向社會化的重要土壤。從個體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通常是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的。毋庸置疑,只有在更加和諧、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中,才能使學生主動轉變不良的行為方式與行為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學校應充分重視良好校園環(huán)境的營造,從而在整體上促進學生構建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本校為了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第一,校園主環(huán)境建設,這主要是指校園物理環(huán)境的建設,為了呈現(xiàn)嶄新的面貌,學校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了美麗、明亮、整潔、新穎的校園環(huán)境;第二,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我和其他老師會不斷組織學生開展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等方面的活動,以此來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優(yōu)化師生以及同學之間關系的目的,進而有效促進學生心理環(huán)境的改善;第三,加強校風、班風、教風、學風的“四風”建設,通過這種方式來逐漸改變學生的精神風貌,這對于學生心理環(huán)境的改善同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搭建平臺,強化教育效果
教師應該明白,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成為一項十分系統(tǒng)化的工作。因此,為了提高教育的質量,學校應該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全面的滲透,從而全方位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行。為此,學校應構建多種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通過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的有機結合擴大教育的范圍與體系,以此來強化實際的教育效果。
在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開設了多種專門渠道和非專門渠道。在專門渠道中,學校聘請了一些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師,并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而心理健康教師除了要負責接待學生的主動咨詢之外,還要定期開展一些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此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在非專門渠道中,我和其他教師會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到學科教學、班級德育、課外活動等各個方面。最終,通過這種全方位的滲透,逐漸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水平。
4.家校聯(lián)系,擴大教育范圍
正如前文所述,留守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來自父母的關心。因此,學校應該通過恰當?shù)姆绞脚c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以此來實現(xiàn)家校聯(lián)動教育,也只有通過家長的配合,才能使學校的教育措施發(fā)揮出更大的價值。
在日常教學之余,我和其他老師會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如:我們會利用春節(jié)等家長返鄉(xiāng)的時間請家長到學校進行交流,在和家長的溝通中,我們會給家長講解一些比較科學的教育理念,以此來使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比較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最終,通過這種方式,逐漸使家庭教育納入到了學校的教育體系當中,從而有效維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總結來說,在留守小學生比較集中的學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在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以此來了解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并根據現(xiàn)狀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瑞軍.加強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文學教育,2015,0(10).
[2]王俊霞,張德勇,葉建武,?等.農村留守兒童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預防醫(yī)學,2017,29(4):405-406,410.
[3]歐亞萍.論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9,(47):19.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教育裝備和實踐教育專項課題成果《?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學生共同體成長研究 》〔2018〕-JKGHZBSYZX-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