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翠蘋
摘要:語文是一門表達性很強的學科,而寫作恰是其書面表達的一部分,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寫作教學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立足于寫作素材、寫作技巧、寫作角度、寫作訓練等細節(jié),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核心素養(yǎng)?策略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學習中,很多學生都覺得寫作是語文課程中最難的一部分,因此對寫作的興趣不大,甚至有學生反映一提到寫作就頭疼。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與語文寫作的綜合性有一定的關(guān)系,但是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應當注重積累。所以,在教師不僅要抓住專屬寫作教學的時間,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也要進行寫作滲透,多角度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故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
1.基礎:寫作素材
素材是寫作的基礎,沒有素材的積累,很容易出現(xiàn)無話可寫或者泛泛而談的情況。所以,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意識到素材積累的重要性,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也要幫助學生進行素材積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素材,積累而不用或者不會用,素材的積累就會失去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寫作素材的整理和記憶是素材積累和應用的前提,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整理和記憶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教學時,課文中涉及到了少數(shù)民族的部分內(nèi)容,非常適合作為寫作素材積累起來。因此,在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我就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幾張不同民族的特色服飾圖片,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也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這些民族課文中都提到了。學生很快就被這些具有民族特色服飾吸引了注意力,圖片上有簡單的關(guān)于服飾的介紹,如:傣族服飾,上半身是露臍的背心,下半身是窄的長裙,五彩繽紛,美不勝收等等。這樣簡單的介紹可以讓學生迅速了解服飾的特點,并且在圖片展示過程中,我提醒學生將感興趣的特色服飾特點記下來,作為寫作素材積累。在學生做筆記的同時,我提醒學生進行服飾方面的素材整理總結(jié),并時常翻看記憶。通過這樣素材積累,學生在寫作中可以很容易地達到“言之有物”的狀態(tài)。
2.關(guān)鍵:寫作技巧
寫作講究有感而發(fā),但也需要寫作技巧的修飾。據(jù)很多學生反映,同是寫一樣事物,自己寫的總是不如別人寫的生動深刻。這其實并不是能力不足的原因,而是因為寫作技巧。也就是說,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時應當注重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教學,讓學生在了解寫作技巧的基礎上練習寫作技巧的應用。
例如:在進行《花的學?!返慕虒W時,這篇課文中用到了多處擬人的修辭手法,讓文中的景物描寫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了。在學生閱讀過課文之后,我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找出文中哪些句子寫得好,并說說為什么。有學生覺得“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寫得好,也有學生覺得“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這句寫得好,通過閱讀好像就能想象出具體的景象是什么樣的。我告訴學生你們也可以寫出這么好的句子,有很多學生明顯不信?;诖?,我引導學生學習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并讓學生試著用此進行造句。通過之前的閱讀學生已經(jīng)體會到了修辭手法的妙用,所以對修辭手法造句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如:有學生將一群群的花比作嬌美的仙子。通過這樣的寫作技巧學習,學生的寫作能力會得到穩(wěn)步的提升。
3.提升:寫作角度
寫作角度的尋找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而言至關(guān)重要。寫作角度是學生對寫作主題的思考,從寫作角度可以看出學生的思考角度和思考程度?;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考深度。這樣一來,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寫作角度的優(yōu)化和寫作質(zhì)量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學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我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問題是老屋為什么一直沒有倒下。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發(fā)現(xiàn),老屋因為小貓、老母雞和蜘蛛的請求一直沒有倒下,在討論中很多學生都認為老屋是因為善心而沒有倒下,但也有學生想到了其他方面,如:有學生覺得老屋充滿愛意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小貓、老母雞和蜘蛛給了老屋被需要的感覺,可以讓老屋實現(xiàn)它的剩余價值,所以,老屋才一直沒有倒下。這樣的理解得到了其他學生的認可,也有學生因此想到了其他方面。在討論之后,我提醒學生在寫作時也要從多種角度來分析寫作主題,力求寫出新意。多角度討論和刻意的寫作引導,對學生寫作角度的尋找大有幫助。
4.優(yōu)化:寫作訓練
紙上談兵不如實戰(zhàn)演練,寫作訓練是寫作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在語文教學中,專門的寫作課時的安排并不多,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抓緊寫作教學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而且還要在語文其他方面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片段化的寫作訓練。這樣一來,不僅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還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討論來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的意識,并提醒學生在寫作時也要多角度思考。在此基礎上,我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寫作主題,即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有一天突然倒下了,是它沒有愛了嗎?是別人不需要它了嗎?是……請學生以此為話題,找出盡可能多的寫作角度,并從中挑選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角度,嘗試著寫一寫。之所以會設計這樣的寫作訓練,是因為《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故事性很強,這個寫作主題是關(guān)于此文的續(xù)寫,學生的寫作興趣較高。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可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應當注重基礎,著眼于寫作的各個細節(jié),精雕細琢。并且,教師需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注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有了充足的寫作興趣,學生在寫作學習中會更有動力。如此一來,師生共同努力,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蔣曉波.核心素養(yǎng)是引領學生步入寫作殿堂的階梯[J].基礎教育研究,2018(16):73-74.
[2]吳修翠.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143.
[3]孫元德.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