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衛(wèi)東
2001年,我接手了初三年級5班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當我第一次踏入我的班級,我猶如來到了“花果山”,學生有追逐打鬧的,有舞刀弄棍的,也有發(fā)呆發(fā)愣的……我是“孫悟空”嗎?我有降服眾猢猻的“金箍棒”嗎?
? 上課了,學生還在說話打鬧,課堂亂七八糟。課間,我班學生亂竄,騷擾其他班級的學生,老師們紛紛上門告狀!道理說盡,無用!罰掃地、罰抄作業(yè),無用!怎么辦?
? 準備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教案時,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做了大膽的設計。這一天,我故意遲到了一分鐘,當我背著吉他走進教室,喧鬧的教室突然安靜下來,我乘此機會,撥動了琴弦……
? “喝一壺老酒,讓我回回頭。回頭啊望見,媽媽的淚在流。每一次我離家走,媽媽送兒出家門。每一回我離家走,你一步三回頭……”
? 隨著音樂的展開,隨著吉他的律動,我看見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睛……這堂課,效果出奇地好,“猴兒們”靜下來聽課了,規(guī)矩了。下課了,好多學生聚集在我的周圍,談音樂,彈吉他,師生之間的隔閡逐漸消融了,緊張對峙的師生關系緩和了。
? 我抓住時機,重新組建班委和各種互助小組,我知道從學習上要迅速扭轉局面是不可能的,我決定從清潔衛(wèi)生入手。我選拔了一名跟我學習吉他的學生小曾做勞動委員,他有組織領導能力,在勞動中常常以身作則。在他的帶領下,我班衛(wèi)生工作多次受到年級、政教處的表揚,表揚增強了孩子們的信心,表揚凝聚了班級的精氣神,表揚改變了學科教師的看法。
? 一個月,班級面貌迅速改變,其他班的班主任都說,“花果山”上的“猴兒們”被我收服了。在隨后的工作反思中,我寫道:班主任的綜合素質,特別是一些特殊技能如唱歌、書法、朗誦、舞蹈、體育等,會起到潤滑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