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秀英
[摘? ?要]轉(zhuǎn)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技術活,在轉(zhuǎn)化過程中,教師既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又要掌握有的放矢的技巧。教師應讓后進生感受到被愛與信任,尊重與理解;善于挖掘后進生的閃光點,并加以贊賞和鼓勵;有耐心,給后進生反復、改正的機會;恰當使用表揚與批評;對后進生有合理的期待。這樣,這些“遲開的花”一定都能美麗綻放。
[關鍵詞]后進生;轉(zhuǎn)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1-0082-02
常言道:“十根手指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個性差異等不盡相同,每個班級中總有一些所謂的后進生。后進生是指綜合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作為教師,該如何轉(zhuǎn)化后進生,讓他們能享有平等發(fā)展的機會,從而全面落實素質(zhì)教育、提高教學質(zhì)量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讓后進生感受到被愛與信任
愛是教育的起點。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關心和愛護的需要,特別是從小學開始就伴隨著呵斥、嘲笑和處罰的后進生,他們更渴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和認同。教師對他們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和信任,能打開其心扉,激發(fā)其向上的動力。有經(jīng)驗的教師還會把對后進生的愛不露痕跡地轉(zhuǎn)化為集體的行動和關愛。
如在班級中進行“全民選舉”,每周評選進步最大的兩名學生,請班級代表宣讀他們的進步獲獎詞,請這些學生上臺發(fā)表“獲獎感言”,并由教師親自給這些學生的家長打電話報喜等。通過這類活動,一方面讓他們感受到同學和教師對他們的關注、支持和肯定,找到集體歸屬感;另一方面也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信心,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信任。
無數(shù)事實證明,當學生得到集體和周圍環(huán)境的接納和肯定時,他們會更容易認可自己、相信自己,并因此產(chǎn)生強烈的上進愿望和信念,從而以更好的表現(xiàn)來證明自己。所以,讓后進生感受到被愛與信任,喚醒其內(nèi)在動力,是轉(zhuǎn)化后進生的靈丹妙藥。
二、讓后進生感受到尊重與理解
被尊重和理解是人的內(nèi)在需求。如果說“愛”是轉(zhuǎn)變學生的關鍵,那么“尊重和理解”則是推動學生前進的動力。后進生長期處于不利地位,備受批評、打壓,大多自卑心重、自尊心強,唯恐別人看不起自己,時常如斗雞般豎起全身的羽毛,隨時準備與全世界戰(zhàn)斗。教師如果不能掌握這些學生的心理,就容易刺傷他們那過于敏感的自尊,致使他們“破罐子破摔”,給教育工作帶來難題。
教育工作中,教師最頭疼的就是那些將違紀當成家常便飯的“頑固分子”,他們的家長要么不管,要么管不了,將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這類學生我行我素,常常擺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陣勢,對班級建設的破壞性很強,教師簡單的批評、處罰根本起不了作用。教師要理解這類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體諒他們的苦衷,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與其溝通,如:“雖說很多人都說你的種種不是,但老師特別理解你,其實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你都頂著巨大的壓力,甚至要看很多人的臉色,很多時候,大家只看到你表面的鬧事和不好的成績,卻沒有看到你背后的著急和壓力。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渴望變好,老師相信,你只是暫時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你愿意和老師說說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嗎?”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苯^大多數(shù)的后進生都愿意向理解自己的人敞開心扉,并為之而努力,當他們真心改變時,進步是非常驚人的。
工作中,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并不代表他品質(zhì)有多惡劣,品德有多敗壞,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尋求大人的關注與理解罷了。教師如果能看到他們的深層心理需求,做到“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善于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并加以贊賞和鼓勵
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后進生由于自卑心理作怪,看不起自己,也覺得周圍人對自己不滿意,進而感到孤獨無助,看不到希望。他們常常放大自己的缺點而忽視自己的優(yōu)點,不少人甚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教師若能通過啟發(fā)或是用“放大鏡”讓后進生去尋找那些自己原先不曾意識到的優(yōu)點,并在眾人面前“高調(diào)地”肯定和贊賞他們,很容易便能喚醒他們的決心和勇氣,他們會猛然覺醒: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很好。從而產(chǎn)生進步、向上的信念。
對一個調(diào)皮搗蛋,但精力充沛、有體育天賦的學生,教師通過讓其帶領全班同學進行體育鍛煉,參加校運會為班爭光等方式引導其向體育方面發(fā)展,揚長避短。對一個愛好表現(xiàn)、有文藝細胞的學生,讓其組織文藝會演,盡其所長……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勵人,當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時,便沒有人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筆者曾遇到過一個自卑內(nèi)向、成績比較差、盲目艷羨其他外向小伙伴的女學生。為了讓其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筆者專門跟她分析她性格形成的原因、性格的特點及優(yōu)劣等等,與她探討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性格的外向與否,而在于努力和揚長避短;告訴她很多如甘地、愛因斯坦、喬布斯、奧黛麗·赫本這樣的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在強大光鮮的外在形象下都隱藏著一顆內(nèi)向的心,讓她意識到自己雖然內(nèi)向,但擁有溫和安靜、好學上進的優(yōu)點,只要愿意努力,也能開啟美好的人生之路。在筆者的幫助和鼓勵下,她變得自信、陽光起來,成績步步提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每個后進生都有閃光點,關鍵在于教師的發(fā)現(xiàn)和引導。當學生堅信自身擁有“美好的一面”時,其一定能得到發(fā)展。
四、有耐心,給后進生反復、改正的機會
教師要明確,后進生的轉(zhuǎn)變和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下子就想把學生教好,既不現(xiàn)實也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不少教師很心急,恨鐵不成鋼,看到學生老是犯同樣的錯誤就忍不住數(shù)落:“你不是說要改正嗎?怎么今天又犯了?你上次寫的檢討還在我這兒呢!”這樣便會將學生好不容易點燃的奮進火苗撲滅。
每個學生的覺醒都有一個過程。對于一些違紀嚴重的后進生,教師可以先與他們約好改變惡習的時間期限,同他們一起制訂出具體的改變計劃,細化目標,并給予真誠的幫助,注意給其反復的機會。當后進生出現(xiàn)反復時,教師要認識到螺旋式上升、在曲折中前進是生命的常態(tài),針對這樣的情況,更要拿出足夠的耐心和信任來等待。這既體現(xiàn)了教師對生命差異的尊重,也是一種教育智慧。教育是慢的藝術,只有教師擁有靜待花開的豁達與從容心態(tài),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才能有緩沖的空間,也才能真正實現(xiàn)。
五、恰當使用表揚與批評
恰當?shù)谋頁P如春風拂面,令人精神百倍,能鼓起學生前進的風帆。教師應如何把握表揚的“度”呢?
其一,要具體。一味用“干得好”“你正棒”這種籠統(tǒng)的夸贊,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沒有什么益處的。到底好在哪里?教師要具體、準確地指出來,如:“這個問題,你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回答很完整!”“這個觀點很有新意!”等,讓學生感到教師在實事求是的肯定他,從而更加努力。
其二,要發(fā)自內(nèi)心。例如教師可說:“今天的勞動課你將地拖得很干凈,謝謝你!”“你這次作業(yè)全對了,字也寫得很工整,真為你高興!”
其三,要暗含鼓勵。教師對學生的表揚要給他們指明努力的方向,激發(fā)其斗志。如面對有進步的后進生,教師可說:“這次你成績進步了,真為你高興。期待你下次更出色哦!”面對熱心助人的學生,教師可夸獎:“我最佩服那些正直善良、熱心助人的人!”等。
“良藥苦口利于病”,及時的批評如清醒劑,讓學生少走彎路。在批評學生時,教師要注意幾個細節(jié):
首先,用暗示法,給其改正的機會。如看到后進生違紀,不要急于批評,可以用眼神進行暗示提醒或搖頭表示否定。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所以通過“溫馨提示”的方式,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其次,采用“三明治”法。即先肯定,然后指出不足,再提出希望。如學生上課開小差,教師可以說:“你是一個聰明、肯動腦筋的孩子,如果你能更認真聽課些,就更好了,你愿意努力嗎?”通過“包裝”的批評,學生更容易接受。
再次,因人而異、機智處理。在批評性格內(nèi)向、臉皮薄的學生時要注意措辭委婉含蓄。在批評自尊心較強的學生時,可以通過學生私下討論的方式,要注意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實質(zhì),并允許學生發(fā)表個人見解。當學生有強烈的抵觸心理或情緒激動時,要先安撫學生情緒,盡量避免矛盾升級。可以用以下的話語,如:“你怎么啦?你是不是覺得很委屈、憤怒?”“他這樣對你,你當時很生氣,對嗎?”
最后,就事論事,不翻“舊賬”。批評的目的是讓學生改正錯誤,而不是制造沖突。對過去的錯誤喋喋不休只會令學生厭惡和不耐,著眼于學生的現(xiàn)在和未來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
教師在轉(zhuǎn)化后進生的過程中,離不開表揚與批評。如果說表揚是加油站,能讓學生再接再厲,那么批評就是防疫站和急診室,能避免錯誤的延續(xù)。恰當?shù)谋頁P與批評,會讓教育事半功倍。
六、合理的期待
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學習成績,教師對后進生所抱有的期待要合理。過低的要求沒有價值,過高的要求容易讓學生喪失信心,產(chǎn)生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達到目標的感覺,從而放棄努力。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稍高一點的要求,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下桃子”。這樣會令其斗志昂揚,躍躍欲試,努力進步。
轉(zhuǎn)化后進生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師不斷去摸索、嘗試、總結。無論教師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明確:轉(zhuǎn)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技術活,既需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又要掌握有的放矢的策略。面對后進生這一朵朵“遲開的花”,教師要做技藝高超且聰明的“園丁”,因地制宜地用愛心、信任、尊重、理解和耐心等來施肥、澆灌,讓每一朵“遲開的花”都能迎風成長、美麗綻放。
(責任編輯? ? 農(nóng)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