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1 青島大學醫(yī)學部基礎醫(yī)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3;2 臨沂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山東 臨沂 276005)
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發(fā)展與T淋巴細胞、嗜酸細胞、中性粒細胞的變化相關,與TNF-α、IL-6的表達水平也有著密切的相關性[1]。因此,這些指標的表達情況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吉馬酮屬于一種單環(huán)倍半萜類化合物,在近年來的藥理研究工作中得到重視[2]。本研究采用吉馬酮治療支氣管哮喘小鼠,觀察其對上述指標的影響。
1.1病例選擇 選擇33只支氣管哮喘實驗小鼠作為觀察組,其中雄性17只,雌性16只,體質(zhì)量250~300 g,平均(276.54±29.45)g。另選擇同時期培育的無支氣管哮喘的實驗小鼠30只作為對照組,其中雄性15只,雌性15只;體質(zhì)量260~295 g,平均(268.34±26.21)g。兩組小鼠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小鼠均由本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前在清潔級恒溫25℃的環(huán)境中采用標準的飼料進行喂養(yǎng),自由取水。制作支氣管哮喘模型小鼠為觀察組,兩組均抽取外周血2~3 ml待檢。觀察組行腹腔注射0.5%的吉馬酮溶液,1 h之后,再次抽取外周血2~3 ml。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3],RIA法測量TNF-α的濃度,ELISA法測量IL-6的濃度[4]。
觀察組給藥前CD4+、CD4+/CD8+、TNF-α及IL-6高于對照組(t=3.15~13.77,P<0.05),CD8+水平低于對照組(t=2.12,P<0.05);給藥后觀察組CD4+、CD4+/CD8+、TNF-α及IL-6均有下降,CD8+水平增高,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外周血相關指標的對比
大量的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吉馬酮能夠對肝癌、乳腺癌、肺癌細胞等產(chǎn)生較強的抑制增殖作用,促進癌細胞凋亡,對細胞周期產(chǎn)生較強的阻滯作用[5];能夠顯著降低支氣管哮喘患者促進炎癥細胞因子IL-6及TNF-α的表達水平,同時還能夠使得抗炎介質(zhì)TNF-β及IL-10的表達水平明顯升高,還能夠減少因炎癥性病變導致的病理病變[6]。另外,也有研究報道指出,吉馬酮能夠幫助提高免疫力的等[7]。本研究中,應用吉馬酮處理支氣管哮喘小鼠模型,其外周血T淋巴細胞、IL-6、TNF-α的表達水平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結果證實了吉馬酮突出的藥理作用。
總之,支氣管哮喘與健康小鼠外周血T淋巴細胞、IL-6、TNF-α的表達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吉馬酮能夠使上述各項指標得到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