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一向是小學教學內(nèi)容的一個難點,特別是中年級習作指導,由于學生詞匯不多,生活經(jīng)驗少,理解能力差,所以遇到寫作文課就提不起興趣,要么東拼西湊應(yīng)付了事?!白魑氖巧畹囊徊糠?,它離不開生活?!边@句話啟迪了我指導中年級作文教學的思路,那就是把習作和活動相結(jié)合,借此激起他們習作的興趣,學會了在玩中觀察,敢于大膽說,樂于動手寫,喜歡互相評一評,大大提升了他們的習作能力。本文就這“四部曲”談?wù)勛约旱膸c做法。
關(guān)鍵詞:作文;興趣;引導;教學
一、 活動入手,激趣導引觀察
中年級學生,剛接觸到作文,難免有畏懼心理,加上平時生活積累不多,尚未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所以我根據(jù)中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通過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fā)他們習作的興趣,讓他們在活動中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并因勢利導,讓他們在玩中觀察。
例如我在指導一節(jié)四年級習作指導課中,我先在黑板上貼上四組的詞語,不過這四組詞語都是用色紙遮住了,然后我就告訴他們,在習作前,老師先安排一次游戲,這個游戲叫“注拼音比賽”。同學們聽到有游戲,興致都提到挺高,有的拍手叫好,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吹酱蠹遗d趣調(diào)動起來了,我開始向他們講比賽規(guī)則:這次比賽分為四個小組,也就是班里四個組就成了四個比賽的單位,等下老師會分給你們每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只彩色筆,然后第一個同學上黑板,撕掉第一個貼紙的詞語,并用最快的速度給這個詞語注拼音,注完后迅速返回,并及時把彩筆交給第二個同學,依此類推,每組十個同學,比賽相對應(yīng)的各有十個詞語,每個同學只能注一個,下面的同學只能對本組的同學提醒對或錯,不能具體讀出拼音,每個詞語十分,共一百分,比的是速度,更要求準確。講完比賽規(guī)則,看到同學們情緒很高時,我因勢利導,提醒學生別只顧玩,要留心觀察,用自己明亮的眼睛,生動地拍下每個讓你難忘的動作,會注音的同學怎么樣?不會注的怎么樣?整個課堂氣氛怎么樣?然后開心地問:“同學們,記住老師的小要求了嗎?”
二、 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因勢利導鼓勵“說”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要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活動后,我把又及時地把課堂活動的主動權(quán)交給他們,充分展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他們課堂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他回憶剛才看到了什么?聽到哪些?自己有哪些想法?或者看到哪些可笑的舉動,課堂上同學們表現(xiàn)怎么樣?我的這些誘導性的問題一拋出,同學們便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說:“快輪到我上去注拼音時,我的心怦怦地跳,擔心注不好。”有的說:“剛才我在注音時,由于太緊張,注完音沒標調(diào)就要走,幸虧李勇大聲提醒了我,我才補上音調(diào)?!庇械恼f:“剛才我看到我組的林娜最可笑,注拼音完后一轉(zhuǎn)身剛要把彩筆遞給張小蝶,沒想到張小蝶跑得太快,兩個人撞個滿懷,都滾倒在地,太可笑了。”有的說:“剛才聽老師說習作前要先玩游戲,我這心里是樂開了花。”有的說:“賴勇同學也太可笑,他剛才上去,估計不會注拼音,在上面一直抓頭發(fā),不知如何是好,后來才見他咬咬牙,胡亂地注下拼音,便低著頭,紅著臉急匆匆地下來了。”有的說:“第一組被宣布獲得第一名后,個個洋洋得意?!庇械恼f:“看到第四組的得知自己是最后一名時,個個都垂頭喪氣,仿佛是泄了氣的皮球?!蓖瑢W們七嘴八舌地說,說得生動,說得具體,因為我注意了“導”的技巧,拓展了學生思維,讓他們把自己所看到,所想到的,所聽到的都痛快淋漓地說了出來,既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豐富了大家的詞匯,大家在說的過程中,可以互相糾正,互相借鑒,循序漸進中就徹底克服習作難的恐懼,也為下一步的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chǔ)。
三、 因勢利導,規(guī)范“寫”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學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的工作。對于四年級作文初學者,教者應(yīng)多花心思,因勢利導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列提綱的習慣?!墩Z文課程標》指出:“能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根據(jù)這個要求,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注意提醒他們,應(yīng)先梳理好結(jié)構(gòu),落實好習作提綱,自然就掌握了分段的技巧。當然定好作文題目才是最關(guān)鍵的第一步。例如在這節(jié)習作指導課中,我是這樣指導他們定題目的。我先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放手讓他們給這篇作文取題目。有的說:“記一次活動”。有的說:“記一次注拼音比賽”。有的說:“記一次有趣的注拼音比賽”。隨著討論的深入,大家對活動的主旨定位更是越來越準確。定好了題目,我因勢利導,以導問為線,讓大家討論如何寫的問題。同學們有的說:“可按比賽順序?qū)憽?,就是說按“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后”的順序來寫”。有的說可按時間順序?qū)懙?,在大家討論比較中,大家對習作的提綱就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最后一致同意,用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后較為合適。在完成定題和寫作提綱的指導后,我相應(yīng)做了板書,讓學生對段落,對重點有了更為清晰的把握,并對題眼“有趣”做了特別的強調(diào)。通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步驟,讓學生一步一步走進習作的天地,養(yǎng)成規(guī)范寫作的順序。
四、 因勢利導,引導好“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將來的不教”。只有指導好寫作的方法,今后學生作文也就事半功倍了。由于每個班級學生基礎(chǔ)不一,寫作水平高低不一,如何整體引導,如何以點帶面,就成為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在這節(jié)習作指導課中,我為了讓學生形成習作審美的一種共識,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然后自挑一段自己喜歡的先寫,寫完后討論交流,最后,每一組把大家公認的那一段上臺展示誦讀,我用相機把他們習作放大在大屏幕,大家先聽一聽,后議一議,再改一改,然后上臺評一評。通過這個看、聽、改、評的步驟,讓同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找出了某些層次混亂、錯詞病句,不生動或不具體等諸多毛病,在評的過程中,學生個體思維不斷碰撞。思路日漸清晰,語言表達更為準確,好詞好句也不斷推陳出新。
總之,在作文教學嘗試中,我深深體會到只有讓學生在玩中學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快樂作文四部曲也成為我指導中年級學生作文指導的法寶。在這基礎(chǔ)上,我還嘗試從做游戲向課本劇表演等方面拓展,讓學生不斷體會各種活動帶來的快樂,在不斷地觀察,不斷地說,不斷地寫,不斷地評當中,他們習作的興趣越來越濃,習作能力提高很快,綜合能力也越來越強,并能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馬媛.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
作者簡介:
周衛(wèi)華,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霞寨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