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小學作文教學走入了盲目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成人化”現(xiàn)象比較突出、作文教學課流于形式等誤區(qū)。為此,要改變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就要適度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讓學生置身情境中并且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中安排的習作訓練,優(yōu)化作文教學結構,提高習作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作文;教學;生活
一、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誤區(qū)
一是盲目創(chuàng)設情境。習作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固然重要,但是情境創(chuàng)設如果過度,會導致學生無從下筆,更有“作秀”之感。
二是教師指導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小學生作文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否則學生的習作中表現(xiàn)的將是不真實的生活。在一節(jié)《寫景》的作文課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泰山、西湖等風景名勝,然后讓學生選一處自己最喜歡的景物來寫??墒菍W生對風景名勝的了解實在太少,所以學生的習作大多模仿作家的描寫,很少有自己的真實感受。
三是“成人化”現(xiàn)象比較突出。小學生的作文應當充滿童真、童趣,可是教師在指導時,很少把“童心”融入其中,往往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代替了學生的理解和感受。使學生的習作“成人味”十足,靈性的兒童語言和感受喪失殆盡,“開頭喊口號,中間作報告,結尾表決心”的“八股文”氣息非常濃厚。
四是作文教學課流于形式。許多語文教師忽略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作文教學課流于形式,形成了“講解習作要求──念范文──打草稿──批改──講評”的固定不變的作文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高,學生也難以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
二、優(yōu)化作文課堂教學,提高習作指導實效的策略
(1)適度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讓學生置身情境中,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通過情境指導學生習作,這是習作教學的有效途徑,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習作教學的基本要求。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可以是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情境,也可以是通過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但是習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適度,習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學生的習作服務的。創(chuàng)設情境要以能打開學生寫作思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為目標。情境創(chuàng)設過“度”,會導致學生無從下筆,更有“作秀”之感,從而影響了學生習作的效果。
(2)注重從說到寫的過渡。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非常重視學生的說話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發(fā)展總是遵循由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的規(guī)律,說是寫的前提和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說,再把說的話寫下來。這樣,既能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又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寫。既進行了說的訓練,又進行了寫的訓練,使說和寫都得到了發(fā)展。
(3)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小組之間的互動、學生互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教學洋溢著民主的氛圍,教師始終要扮演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的角色。
(4)讓學生的習作在對話中生成。教師要注重“對話”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習作在對話中生成”。讓學生在“對話”中打開寫作思路,找到寫作素材,激發(fā)寫作靈感,醞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生與自己心靈的對話”,學生在習作中能迸發(fā)心靈的火花,表達真情實感。
(5)引導學生寫真實的生活。習作的選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并能說真話、實話、心里話,表達真情實感,選題要具有開放性,要為學生的寫作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注重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讓作文教學走出課堂,走進廣闊的社會生活,走進大自然。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體驗、多閱讀,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留心周圍的一切事物,寫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表達自己最想表達的真情實感。
三、結語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習作教學中,我們應當深入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精神實質(zhì),扎扎實實地進行習作訓練,使學生的寫作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馮曉琴.學生習作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2010(5):94.
[2]屠素鳳.小學生習作“抄寫”始[J].語文教學通訊,2013(36).
作者簡介:黃運(1976—),男,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