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羊琴
【摘 要】《給教師的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廣大教師的,大學期間就有老師把這本書推薦給我們,畢業(yè)從事生物教學后的我,趁著教學之余看了很多,受益頗深。書中的一百條給教師的建議,每條都談了一個問題,理論結合案例,這對身處一線的教師具有極大借鑒意義。
【關鍵詞】給教師的建議;課堂興趣;探討
一、書中探討的問題
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對于剛為人妻、初為人母的人來說,我讀了筆者的見解感觸很大。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我需要思考的問題。我總在抱怨工作、生活的沖突,二者無法兼顧,可老天是最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為什么別人能做到?我聽了一位名師的講座后很是震驚,為了工作,剛為人母的她晚上照顧小孩,睡眠斷斷續(xù)續(xù),但凌晨四點起來開始備課。我很慚愧,初為人母的我手忙腳亂,生活工作一團糟。以前整天一大堆事在后面追著自己,大把時間被消耗的同時效率十分低下,自己想做的事被一拖再拖,最后匆匆完事,我想以后要減少花在“應付”上的時間。
二、書中提到的建議
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我從來沒想過利用教師的身份管教學生,我尊重學生,也期待學生尊重自己。我深知,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學生與老師之間就會豎起一道墻,師生之間傳遞知識也就無從談起。學生問問題,我從來不說這么簡單的都不會,也從來不說這道題講過了,更不會大喊大叫。我們不能控制別人,但能控制自己,為了更好地控制課堂,首先必須樹立自我控制的良好形象,并堅持下去。在課上,我想竭盡全力變著花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臉皮也“厚”了許多,目的是把課進行下去,讓大家聽懂學會。參加工作的前兩三年,我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傳遞知識的同時給他們帶去更多正確的價值觀,2015年6月,我的第一屆學生高中畢業(yè),我和他們笑著說再見,心中滿滿的幸福。
樂觀的教師會培養(yǎng)出積極樂觀的學生,我始終相信,教師的態(tài)度具有感染力,它的力量能彌漫在整個教室里,學生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他們的老師,所以無論事情好壞,我總會用積極和表揚的口吻表達,不是偶爾,而是隨時隨地。
三、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
開學的第一天,看著他們的表現(xiàn),我沒有列出一大筐規(guī)矩,但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我覺得自己一畢業(yè)就能碰到你們這群熱情有活力、謙恭有禮貌的90后很幸運。我相信,我和你們這些90后沒有代溝,一定能相互配合,一起度過美好的高中生活。在這里,我先向大家說聲謝謝,謝謝你們!”毫無疑問,這番話語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受到肯定的他們,自然會努力做得更好,這比一條條規(guī)矩更能“收買人心”。
我的第一次公開課成功結束后,第二天我很開心地走進教室,向他們娓娓道來:“昨天校長表揚你們啦,說你們這么多人,上課時沒一個睡覺的,回答問題也很積極,最后上完課多媒體教室干凈如初,素質真高!我聽了之后,心里樂開了花,一激動在校長跟前加了一句‘他們是我教出來的。”學生聽后,哄堂大笑,收尾的時候趁熱打鐵,再來句激發(fā)斗志的話語:“我一直覺得我們很牛,希望大家能一起再接再厲,不負校領導之表揚,揚帆遠航!”其實,校長壓根就沒有說過那番話,但我覺得與其向學生侃侃而談自己教的如何精彩,不如把他們推上主角,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信任、被表揚,從而信心滿滿、再接再厲,這不是事半功倍么?
晚自習時,一個學生盯著教材的目錄發(fā)呆了好久,這時你會怎么做?是一位學習成績中等但不穩(wěn)定的學生,我不確定他是否走神了,走到他身邊輕聲說道:“看著目錄回憶知識點這個方法很好,但可能比較容易走神,你可以試試邊回憶邊寫重要的知識點?!睕]有傷害他,順便介紹了一個學習方法。事后很久,他向我說道:“有人看到我看著書不動就說我發(fā)呆發(fā)傻,只有你懂我?!甭犃酥?,我很高興,又多了一位粉絲,但也很后怕。學生是敏感的,你的一個眼神、一句無意之詞、一個動作,都可能被他們感知解讀,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學生面前看似隨意,其實不易。在背后我已悄然反復琢磨了好多遍,當然絕不是揣摩過后的虛情假意,而是真情實意地不讓學生有所誤會,正如那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做我會表揚,集中注意力聽課我會表揚,樂于助人我會表揚,不隨地丟垃圾我也會表揚。表揚的同時,我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他們不斷進取。當然,表揚時一定要真誠,不能對一般的甚至不好的表現(xiàn)也提出表揚,學生能覺察到你的表揚里摻雜的“客套話”。教師應發(fā)掘學生真正的閃光點并贊揚,不要忘記提醒學生改正身上的不足。
教書給予了我太多美好的回憶,我熱愛這份職業(yè),所以從早忙到晚也絲毫不覺得累,希望從事這個行業(yè)的同仁也有滿滿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韓慶梅.我們老師缺什么——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J].遼寧教育,2012(09):15
[2]孫希.給予關愛,學會賞識——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有感[J].教育科研論壇,2010(01):20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