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超
了解我國軍事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新的軍事領導制度之前,中國的軍權主要掌握在個人手里。這是辛亥革命以來軍閥操縱控制政黨及政府、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的重要原因,正因為此弊端,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如何廢除軍閥政治,使中國人民從困苦中解放出來,人民軍隊作出了正確的選擇:絕對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聽從中國共產黨的指揮。
最近,央視直播的《尋路》《淬火成鋼》等電視連續(xù)劇,讓當代青年人對中國革命的現(xiàn)代史又有了深刻的認識。1927年,由我黨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tǒng)治的第一槍。南昌起義時,我們黨成立了以黨的領導人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作為黨領導起義的中心,從此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軍隊、指揮軍隊、建設軍隊的偉大開端,從此也開始了對舊軍隊、舊制度的宣戰(zhàn)。同年9月,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部隊在向羅霄山脈進軍途中,進行了建軍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三灣改編”,第一次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排有黨小組、班有黨員的新制度,部隊的一切重大問題都要經過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這套制度的建立,標志著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本輪廓大致形成?!凹t軍艱難奮戰(zhàn)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根本原因?!边@是毛主席在艱苦戰(zhàn)爭年代對“軍魂”的最初總結。
為進一步完善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建立黨領導人民軍隊的各項制度,1929年12月,紅四軍在古田召開了第九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指導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即《古田會議決議》。這標志著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思想形成。此后,經過歷次革命戰(zhàn)爭與和平時期多種風險的考驗,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在全軍牢牢確立并扎根踐行。
紅色江山,風景如畫;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無論時代怎么發(fā)展、戰(zhàn)爭形態(tài)怎么演變、體制編制怎么調整、環(huán)境任務怎么變化,我國實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不能有絲毫動搖,更不能丟。不忘初心向前進,砥礪淬煉開新局。新時代,只要我們高標準堅持踐行“軍魂”思想,人民軍隊就一定能無敵于天下,為我們黨鞏固執(zhí)政地位提供可靠力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