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書唐一
老舍在《駱駝祥子》里寫道:同樣一場雨,詩意的只有城里那些衣食無憂的詩人,貧苦的人們不過生計更加艱難。
最近有一則非常讓人心酸的新聞:8月23日,江西南昌的一輛公交車經(jīng)過某站臺時,一名女子跌跌撞撞想上車。那女子摔倒了又爬起,爬起來走了幾步又摔倒在地,這樣摔了幾次,才踉踉蹌蹌走到公交車旁。司機(jī)一看,趕緊把這名女子扶上車,一問才知道,這女子是要急著去上班。
看著這女子滿臉通紅,頭都抬不起來,還在掉眼淚,司機(jī)就勸她:“你這個樣子還去上班?趕緊去醫(yī)院看看吧?!蹦桥訁s一個勁兒地往車廂里走,一邊走一邊說:“我要去上班,不去就要扣掉300元全勤獎。”原來,這女子之前上完夜班后身體已經(jīng)不適,剛在醫(yī)院打了針,可為了300元全勤獎還是趕著去上班。這則新聞一出,很快就上了熱搜,無數(shù)網(wǎng)友感慨淚目,仿佛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但其中也有這樣的言論:“真是要錢不要命,不就是300塊嗎?命都不要了?這就是窮人,目光短淺,為了300塊連命都能拼掉?!?/p>
看到這些言論,我既憤怒又心疼,因為這群人的無知,也因為這群人的天真。我們總以為大家都有錢了,不會再有人為了區(qū)區(qū)300元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事實(shí)上,中國14億人有10億沒有坐過飛機(jī);有5億人從來沒用過馬桶;月收入超過5400元就打敗了80%的人……區(qū)區(qū)300元,可能只是你的一頓飯錢,但對于不少人來說,可能是孩子的學(xué)費(fèi)、父母的藥費(fèi)、家里的水電費(fèi)……我們被表面上的富足限制了想象力,看不到世界的本來面目。你沒窮過,你真的不懂。
身邊不少人找工作都說“月薪不過萬,根本活不下去”;有些人放了假,想著要去國外哪個海島度假;一有新出的口紅、化妝品,眼睛都不眨就買買買……自然而然的,他們看到有人為了幾百塊錢連命都不要,就覺得他們太傻:“這真的有必要嗎?”事實(shí)上,他們只是以己度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全世界的樣子,卻不肯放下自己的偏見,去看看真正的世界。
有一個名詞叫作互聯(lián)網(wǎng)的“集聚效應(yīng)”。什么是集聚效應(yīng)?假設(shè)你“朋友圈”里有100個人,每個人兩年最多旅游一次,發(fā)一周照片,這些人哪怕都是錯開了,你也會在100周里,看到全是旅游的照片。換句話說,這種錯覺會讓你把所有人的生活光鮮,湊成一個人的面,繼而認(rèn)為社會就是這樣的。
我們大概覺得,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富裕,月入過萬稀松平常,如果有人為了幾百元錢甘愿付出生命的代價,一定是價值觀出了問題。問題是,我們不都是生活在“北上廣深”,很多人沒我們想象中的那么有錢,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往往才是真實(shí)的世界。
作家蜘蛛在小說《十宗罪》中說:“有時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卻看不見社會底層最悲慘的世界?!痹谡鎸?shí)的世界里,沒有那么多光鮮亮麗的生活;也沒有那么多月入五萬元的神話,大家都為生活苦苦掙扎。很多人為了幾百元錢拼盡全力,并不是我們眼中的“傻”,而是以自己卑微的生命當(dāng)賭注,去抗衡生活的艱難和沉重。
所以,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里說的那樣:“每當(dāng)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這個世上,總有一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jīng)竭盡全力,多一點(diǎn)尊重,少一點(diǎn)高高在上的指責(zé),是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做的事。
(資源支持:微信公眾號“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