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劉秋蘋 楊芬 吳玉華
【摘 ? 要】 對108國道改建城固段漢江濕地景觀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因地制宜、科學規(guī)劃、分區(qū)配置等方面的建議,為加快漢江濕地恢復、使108國道改建城固段漢江濕地景觀規(guī)劃更加合理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108國道改建城固段;景觀調(diào)查;建議
Landscape investigation and suggestion of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108 in the Han river wetland reserve
Wang Qiong ? Liu Qiuping ? Yang Fen ? Wu Yuhua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of the han river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gu se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108,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terms of loc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zoning allocation,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speeding up the restoration of the wetland and mak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the han river wetlan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gu se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108 more reasonable.
[Keywords] ?108 national highway reconstruction urban solid section; landscape survey; advice
濕地素有“地球之腎”“天然水庫”“生物超市”之美譽;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漢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是2009年經(jīng)省政府批準建立的以保護朱鹮及其它珍稀水禽、南水北調(diào)重要水源地水質(zhì)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qū),既是候鳥的遷徙通道和停歇驛站,也是珍禽朱鹮的重要棲息地和國家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具有極高的生態(tài)區(qū)位。108國道改建城固段緊臨漢江濕地,為了切實發(fā)揮好漢江濕地生態(tài)功能,營造沿線優(yōu)美生態(tài)景觀,我們對108國道改建城固段漢江濕地景觀進行了調(diào)查。
1 ?108國道改建城固段漢江濕地景觀現(xiàn)狀
1.1 ?濕地野生植物景觀
108國道改建城固段漢江濕地景觀以自然植物景觀為主,人工配置景觀為輔,漢江濕地保護區(qū)分為核心區(qū)、緩沖區(qū)和實驗區(qū)。核心區(qū)以水生草本、濕生草本植物為主,主要分布有蘆葦群落、禾草群落、莎草群落、芒群落。緩沖區(qū)和實驗區(qū)以人工植物群落為主。蘆葦群落平均高2.5米,蓋度90%,分布在長期積水或季節(jié)性積水較淺區(qū)域,呈大面積片狀分布;禾草群落分布于河岸一級階地的河岸邊、路邊等,面積較大,無積水地,群落物種單一,禾草蓋度達80%—90%,處于絕對優(yōu)勢,伴生植物有狗尾草、地錦、蒼耳、水蓼、艾蒿等;莎草群落以濕生莎草科植物為主,平均高0.3至0.8米,蓋度80%,呈片狀分布在地表長期濕潤的河灘地;芒群落分布于一級階地、河岸邊或路旁,塊狀或片狀分布,蓋度90%以上,伴生種有莎草、白茅等;人工植物群落:以楊樹、水杉、柳樹、楓楊、桑樹、苦楝樹、刺槐及農(nóng)作物為主,主要分布在河堤、村莊周圍及路渠兩旁。
1.2 ?濕地野生動物資源
在漢江濕地河床的草地、叢林、淺灘分布的野生動物有16目35科116種,其中以鳥類為主,分布有國家一級野生動物朱鹮、黑鸛等2種,國家二級野生動物大天鵝、蒼鷹、普通鵟、鳶、紅腳隼、雕鸮、長耳鸮、短耳鸮、縱紋腹小鸮等9種,陜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蒼鷺、白鷺、夜鷺、池鷺、牛背鷺、豆雁、斑頭雁、斑嘴鴨、綠頭鴨、赤麻鴨、畫眉、紅嘴相思鳥等12種,另有眾多的一般保護野生鳥類在漢江棲息、覓食,普通秋沙鴨、小、鳳頭、鳳頭潛鴨、白眼潛鴨、普通鸕鶿等,為漢江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 ?存在的問題
2.1 ?人為的干擾和破壞
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對濕地的破壞行為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108國道城固段的改建,對漢江濕地野生鳥類的干擾造成一定的影響,采砂(石)、淘金等生產(chǎn)活動對河床的破壞,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使?jié)竦刂参锓N類不斷減少,鳥類棲息地日益縮減,降污凈化功能不斷下降。
2.2 ?濕地景觀色彩單調(diào)
漢江濕地植被喬木主要以楊樹水杉,草本以禾本科植物群落為主,植物種類較少,景觀色彩主要以綠色為主,色彩單調(diào)。
2.3 ?缺乏科學規(guī)劃
濕江濕地實驗區(qū)為周邊村民種植的農(nóng)作物,以蔬菜為主,規(guī)模小,缺乏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理念,缺少科學規(guī)劃,農(nóng)業(yè)附加值低。
3 ?景觀規(guī)劃與配置建議
規(guī)劃區(qū)位于漢江濕地保護區(qū)以南,東起博望鎮(zhèn)新莊村,經(jīng)河坎、巨家灣至梁家庵,依據(jù)所處地理位置,將其劃分為三區(qū),即,漢江河堤至河道中心區(qū)、漢江河堤兩岸景觀區(qū)和108國道至漢江河堤景觀區(qū)。
3.1 ?漢江河堤至河道中心景觀配置
以漢江主河道為主軸的濕地生態(tài)區(qū),是漢江濕地的核心保護區(qū)域。景觀結構及植物配置以保護河道自然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主,同時恢復因挖沙而遭受破壞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區(qū)以靜態(tài)觀賞為主,在植物配置時,盡量保護水域環(huán)境,以鄉(xiāng)土樹種和原生植被為主,景觀營造以濕生植物為主,選用生長最旺的、最耀眼的鄉(xiāng)土植物作為主題植物,在水邊種植、蘆葦、黃菖蒲等,水中以荷花、千屈菜、水蔥、鴨舌草等點輟,河漫灘濕地,以狗牙根作為地被草種,其上以孤植或叢植的形式栽植刺槐、楓楊、烏桕、楊樹、水杉、紫薇、石楠、大葉女貞等等鄉(xiāng)土喬木,同時點綴紅楓、紫荊、垂絲海棠、紅葉石楠、楓香等色葉植物,豐富視覺感受,提高濕地凈化能力,為鳥類的棲息繁衍提供適宜的生境,形成秋葉荻花、荷花飄香、鷺鳥爭鳴、蛙聲月下、柳堤春曉、笠翁垂釣的迷人畫卷。
3. 2 ?漢江堤岸景觀配置:
3.2.1 ?植物景觀區(qū) ? ?可選擇的植物類型豐富,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宜本地生長的鄉(xiāng)土樹種,包括耐濕的喬灌木以及一些濕生草本植物,如,楊樹、銀杏、香樟、水杉、落羽杉、池杉、楸樹、黃連木、烏桕、苦楝、楓楊、垂柳、櫻花、石楠、海桐、紅葉小檗、鋪地柏、石竹等。植物配置采用片植或群植的形式,做到有疏有密,留出一定的透景線,配置時應盡量使岸邊四時有景,具有特色,可安排不同花期、葉色的喬灌木分層種植,在最下層可配置草本花卉或地被植物,以延長、豐富木本植物的觀賞期,例如,栽植四季常綠的香樟、廣玉蘭,杜英,秋季葉色變化的銀杏、楓香、烏桕等,使人留戀忘返。
3.2.2 ?野生鳥類觀賞區(qū) ? ?漢江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鳥類資源豐富,每到晴天麗日,眾多雁鴨科、鷺科、雀形目、鹮科鳥類云集區(qū)內(nèi),蔚為壯觀,吸引了周邊縣內(nèi)觀鳥愛好者前來欣賞。為倡導文明觀鳥,積極宣傳愛鳥、護鳥保護知識,打造人鳥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在108國道改建段巨家灣河堤邊設置野生鳥類觀賞區(qū),在區(qū)內(nèi)適量種植谷物、高粱、向日葵等農(nóng)作物,為鳥類遷徙、覓食、繁殖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同時設置鳥箱、鳥巢、取食盤等,吸引眾多鳥類前來棲息、覓食,既保護了鳥類,又滿足了人們親近大自然的愿望。
108國道至漢江河堤為濕地游賞區(qū)。對周邊土地合理規(guī)劃,科學引導周邊村民種植經(jīng)濟效益好附加值高,無公害無污染的蔬果,打造一個集游人參與的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果園。突出“自然、生態(tài)、野趣”,在保護濕地生態(tài)的前提下,融入動態(tài)游憩,強調(diào)游人參與,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以 “六園”搭建與游人的互動平臺,園與園之間以花卉點輟其間,形成景觀隔離帶,實現(xiàn)既尊重周邊村民的種植習慣,提高其經(jīng)濟效益,又營造色彩斑斕的迷人景觀。繽紛蔬菜園:觀賞果蔬集觀賞綠化美化等多功能于一體,結合周邊群眾的種植習慣,引導農(nóng)民,種植彩葉蔬果,如五彩辣椒、櫻桃、番茄、袖珍黃瓜、彩葉萵苣、紫甘藍等,既豐富餐桌,又使人們得到了美好的視覺享受。鮮果采摘園:建立桃園、草莓園、獼猴桃園、葡萄園、西瓜園等時鮮水果,引導游客參與種植、施肥、修剪、采摘,體驗勞動樂趣,形成寧靜安逸、田園特色的優(yōu)美畫卷。濕地童趣園:將漢江濕地水流引入,形成蜿蜒曲折的溪流,滿足兒童戲水需求。設計趣味性、科普性強的兒童游樂項目,如戲沙、摸魚、抓蝌蚪等,達到親水樂水的目的。 植物科普園:種植各種濕地植物,以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葉植物、木本濕地植物、荷花、睡蓮等植物。 垂釣園:將漢江水流引入,建立人工垂釣園,養(yǎng)殖魚類,開展以養(yǎng)魚、賞魚、釣魚、摸魚、吃魚等以魚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形成一處以“魚”為主題的旅游場所。多彩花卉園:以夾竹桃、桂花、木芙蓉、冬青、紫薇、杜鵑、紅花檵木、月季、芍藥、菊花、格桑花、鳳仙花等花色艷麗、葉色鮮艷的灌木、草本花卉點輟其間,作為“六園”的隔離帶,豐富濕地的綠化層次和色彩。
通過動植物景觀配置,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美景,既有效保護了濕地動植物資源,加快了濕地恢復,又為人們休閑提供了一個絕佳去處,在觀花賞葉,鳥鳴蟲吟中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審美情趣。